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准确理解词义

准确理解词义

1.3 词汇理解翻译时要照顾到具体词语的正确理解和传译,因为词是构筑词组、句子、段落和篇章最基本最具体的单位。

翻译中的错误,大多表现在词语方面。

英语词语讲究一词多义,越是普通常用的词,其在词典中的义项就越多。

翻译者免不了误判词义,影响到译文内容的精确性。

这种一词多义可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1)专有名词先天性歧义;2)普通词语先天性歧义;3)普通词语结合后产生新义;4)普通词语与专业术语的词义混淆。

导致望文生义的主要原因是疏忽大意,未能根据上下文语境正确选择词义。

1.3.1 专有名词先天性歧义[1] A succulent desert cactus, …native to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merica.译文:一种多汁沙漠仙人掌,…原产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评析:此句中的 America 不能译为“美国”,这里涉及普通历史、地理常识。

事实上,America 和 American 严格来说应作“美洲”和“美洲的”解,现在则更多地用来指称“美国”,即“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坚合众国)。

因此此词应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注意区分,否则就造成上义词与下义词关系的混淆。

例中的 America 应为自然地理概念,而非行政概念。

[2] the first permanent Anglo-American settlement was established in 1821.译文:第一个永久英裔美洲人定居点建立于 1821 年。

评析:本词皆可解作“英裔美洲人”或“英裔美国人”,根据上下文判断,得克萨斯 1821年成为开发地,直到 1845 年才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第 28 州。

因此,“英裔美国人”是以后的事。

[3] there are now 35 in England, eight in Scotland, two in Northern Ireland and one in Wales.译文:现在在英格兰有 35 所,苏格兰有 8 所,北爱尔兰有 2 所,威尔士有 1 所。

评析: England 常泛指“英国”。

而“英国”和“英格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英国”之谓有其历史由来,它的英文全称是“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 UK,即联合王国。

其中英格兰历来势力最大,主宰大不列颠事务,故转而代表全国。

如今约定俗成,只好将就,但翻译时务必弄清其具体所指。

就有人将 England 翻译成“英国”,结果和后面的“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造成概念上的混淆。

在本句中,England 只宜译成“英格兰”,它和“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等构成英国(UK)整体。

[4]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is of Indian and mixed descent, with minorities of African descent, East Indians , and others.译文:居民以印第安人和混血人为主,有少数非洲后裔、东印度人等。

评析: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1997),Indian 指:1(native or inhabitant)of the Republic of India 印度共和国的(土著或居民);印度的;印度人。

2= American Indian, 美洲印第安人。

而 East Indian,根据《英汉大词典》,意为“东印度人”,是旧时西方使用的一个含糊和不确切的名称,一般指印度、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等。

这些带有浓厚历史、地理色彩的词语极易造成混乱。

解决的办法唯有了解历史和地理,详加考证,否则极易出错。

1.3.2 普通词语先天性歧义普通词语的一词多义是英语中极其普遍的现象。

这些多义词主要来自于下面几个方面:原始意义与引伸意义(如,candidate 从原始意义“穿白衣服的人”到引伸意义“候选人”);普遍意义与特殊意义(如,case 从“事例、实例”这一普遍意义到“病例”和“案件”两个特殊意义);抽象意义与具体意义(如,beauty 表示“美貌”这种抽象意义到“美人”这一实体);字面意义与比喻意义(如,cool 的字面意义为“凉的”比喻为“不热情的、冷淡的”)(汪榕培、李冬,1983)。

现举数例阐述之:[5] Maurice Sendak , US artist, best known for his illustrations of children’s books.译文:莫里斯·森达克,美国画家,以在儿童书籍中画插图最为出名。

评析: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1997),artist 指 person who practises any of the fine arts , esp. painting(美术家)。

但许多人都把它理解为“艺术家”,因为 art 一词更常用来表示“艺术”,泛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文学等,它还指技术、技艺、技巧等。

在本例句中仍以“美术家”或“画家”更为准确。

[6] stye A small abscess at the root of an eyelash. Styes, which comm only occur in crops, are usually treated with warm compresses to drain the pus.译文:麦粒肿睫毛根部的小脓肿。

一般是成群出现,常以热敷排脓的方法治疗。

评析:英文划线部分很容易译成“农业上普遍见于庄稼物”,说明该词被理解为“庄稼”的诱惑力极强,且孤立地看并无错误。

解决的办法就是联系上下文来置疑,因为在这里出现“庄稼”是不合逻辑的。

[7] Translations of French romances, Latin histories, and saints’ lives were part of the saga tradition…译文:法国传奇故事、拉丁历史剧和使徒列传等翻译作品也属于萨迦传说的一部分。

评析:此句英文划线部分有“历史剧”的义项,但不少学生常习惯翻译成“历史”[8] nyalas are shy and nocturnal, inhabiting dense undergrowth, ….译文:林羚易受惊,夜间活动,居住在稠密的下层灌丛中,……。

评析:此句英文划线部分极易译成“害羞”,这主要涉及词的搭配问题。

但人们常常拘泥于基本义而难以在译文中考虑词义是否搭配。

[9] If the skin has become thoroughly wet or one has perspired a great deal, sunscreens should be applied as often as every 30 to 60 minutes to maintain a reasonably high degree of effectiveness.误译:如皮肤已完全潮润,或大量排汗,则应每隔 30 分钟或 60 分钟使用遮阳屏幕,以保证适当的高效。

改译:如果浑身湿透,或者大量排汗,应每隔 30 分钟到 60 分钟涂用一次防晒油,以保持理想的防晒效果。

--《翻译批评散论》(132)评析:误译中的“遮阳屏幕”令人费解,sunscreens 确有“遮阳帘”和“遮阳板”一类的含义,但它还有“防晒油”的含义。

因其多义,导致误解。

[10] Clark in “Handle with Care”: A bittersweet case of double identities.误译:《小心翼翼》,主角克拉克,这是一部集好人和坏蛋于一身的啼笑因缘片。

改译:《小心翼翼》中的克拉克——一个具有双重人格、令人又喜又忧的角色。

评析:原文中的 case 是多义词,冒号后的成分显然用来说明主语 Clark 是怎样一个人。

case 在这里是指 an extraordinary character, 即指具有某一特点的人。

可惜这词义太偏,如果原文是 man 或 person,怎么会引起这样的麻烦?[11] I have been to Edinburgh just for two days, and my brothers have followed in the train of my trip.误译:我到达爱丁堡刚刚两天,我的兄弟们就乘坐我旅行的火车接踵而至。

改译:我到达爱丁堡刚刚两天,我的兄弟们就循着我的行踪到来了。

--《译事余墨》(51)评析:英文句子有点蹩脚,是那种不够地道却又从语法上找不到什么毛病的句子。

问题出在 train 这个词上。

从词源上讲,train 的意思更接近“a succession or series of things”(一列或一溜东西)。

火车不就是一串车厢和车头组成的东西吗?这个误译是因为对 train 这个词了解不够细致所致。

in the train of 意为“接着”、“继……之后”。

可以说,这个词确实令人迷惑,尤其是其上下文也起了误导作用。

1.3.3 普通词语结合后产生新义根据陆国强(1999:20),以名词为中心的语义结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由词组,另一种是固定词组。

自由词组可以随意组合,见词知意。

固定词组具有习语性,是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

这一类词组多半表示转义,带有隐喻性,其表达方式形象生动。

英语中由形容词+名词(短语)合成的结构在转译成汉语时不受词性的制约,也多半不能用对等模式来移植,如 white elephant(无用而累赘的东西),fond dream(黄粱美梦),happy medium (中庸之道;折衷办法),narrow escape(九死一生),proud flesh(伤口愈合后凸现出来的疤)等。

下面从《麦克米伦百科全书》译文中摘出的例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12] He …was prominent in the ragged schools movement. (ME)误译:他以破衣学校运动而闻名。

改译:他在推动贫民免费学校运动中表现出色。

评析:“ragged school”在英国历史中指“贫民儿童免费学校”。

译者不可凭词的表面结构去直译。

在英文中 ragged school 经过了几次词义的引伸转义:穿破衣者→贫民→无钱读书→为他们设立学校→提供免费教育。

[13] An indoor game for two or four players that originated in Englan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from real tennis. (ME)原译:一种两人或四人参加的室内运动,19 世纪末起源于英格兰,由真正的网球发展而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