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教学论_王磊_《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_王磊_《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双基2、探究式教学3、活动表现评价二、简答(每个5分,共10分)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

2、你认为新课程高中必修教材有哪些特点?从内容、体系和呈现方式进行说明。

三、论述题(共25分)1、请概括现行化学教学评价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2、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及教学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金属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2)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育中都含有哪些内容?写出这些内容在现行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大体学习顺序,并简要分析这样学习顺序的原因。

(3)谈谈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任课教师姓名:胡久华刘小英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科学素养2、探究式教学3、档案袋评价二、简答(每个5分,共10分)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2、简明分析现行高中教材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体系。

三、论述题(共25分)1、请概括现行化学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2、请设计“盐类水解”一课时的教案。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双基答题要点:传统的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包括:有关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最基本概念和初步原理;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重要事实及其基本规律;实验观察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简单化学计算的技能;运用科学语言和化学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技能。

(3分)现代双基中的基本知识除了包括传统中的基本知识外,还有能够反映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社会生活和技术进步相互关系的知识以及有关化学问题的知识;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性知识,有关化学问题的知识。

基本技能除了包括传统双基中的基本技能外,还有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高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能。

(2分)2、探究式教学答题要点: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1分)。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2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分)3、活动表现评价答题要点: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评价方式(1分)。

它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2分),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认识和应用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多方位的评价。

(2分)二、简答(每个5分,共10分)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

答题要点: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为模块、学分制,共有8个模块,分为2个必修和6个选修。

必修为化学1和化学2,共4学分;选修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

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需要学习两个必修模块和一个选修模块,达到6学分。

(3分)这样的课程结构,让全体学生都学习化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

必修模块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的,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例如比较喜欢文学或英语的学生,可以学习化学与生活,满足生活中需要的化学知识;喜欢化学的学生可以选择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等模块,了解更深入的化学知识;喜欢实验的学生可以选择实验化学等。

(2分)2、你认为新课程高中必修教材有哪些特点?从内容、体系和呈现方式进行说明。

答题要点:新课程高中必修教材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应用,引导学生认识真实的化学。

采取学科中心、认知过程中心、社会生活问题中心相融合的多元课程设计取向。

在内容上,选择核心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根据必修模块的定位和作用,必修教材的内容面广而难度较低,为的是给学生学习其他选修模块奠定必要的基础。

内容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分)在体系上,元素化合物知识打破了原来的以族和周期为组织线索的方式,采取是核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织方式。

概念原理知识的编排考虑学生的认识顺序和知识的逻辑顺序,再结合概念原理的作用和功能进行编排,在必修化学1中主要是电解质与电离、氧化还原反应等,放在主要元素化合物之前,作为元素化合物学习的理论基础。

在必修化学2中,主要有原子结构、化学键、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

主要是在必修化学1的基础上提升对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的认识。

(2分)在呈现方式上,采取以栏目和正文结合的方式,附加各种精美的图片,从而引导教学方式的改变。

学习活动性栏目如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迁移应用等,资料性栏目如身边的化学、化学与技术、化学前沿等。

(1分)三、论述题(共25分)1、请概括现行化学教学评价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10分)答题要点:主要特点:化学教学评价正在经历着从知识取向→双基取向→能力取向→实际应用取向→科学素养的多元取向的转变,以及从单纯基于考试和测验的评价向基于多样化的评估手段的转变。

但是这个转变过程非常艰难和缓慢,还远未完成。

(4分)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观念陈旧落后;评价功能过分偏狭;评价手段过分单一,例如评价仅只作为对于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的工具;过分强调评价的竞争刺激作用;将评价等同于考试和测验;将考试和测验全部集中在对知识学习水平的评价上;评价过于追求客观、标准、量化,已经严重的要素化和细节化;将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与中考甚至高考完全对应起来等方面。

(3分)如何改变:以质性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定;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景性;过程评价鱼结果评价并重;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纸笔评价、档案袋评价与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

(3分)2、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及教学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5分)(1)设计“金属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答题要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金属钠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等);过程与方法(观察方法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鲜明的实验现象激发兴趣,对金属的研究充满好奇等)(3分)教学重难点:化学性质中金属钠与水的反应(2分)(2)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育中都含有哪些内容?写出这些内容在现行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大体学习顺序,并简要分析这样学习顺序的原因。

答题要点: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具体内容:初中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金属铁、酸碱盐等,高中有:律前元素X2(Cl)、氧族(S)、碱金属(Na),律后元素氮族、碳族、镁、铁、铜等(3分)大体学习顺序如上所呈现的顺序。

原因:从简单到容易,从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和知识的逻辑顺序;与概念原理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发挥概念原理的指导作用,同时为获得概念原理知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2分)(3)谈谈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答题要点: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贴近生活、贴近社会重视学生的科学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培养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网络物质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共5分)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科学素养答题要点: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的的比喻说法。

科学素养强调普通教育定向。

现在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2分)。

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学者对科学素养的具体含义的阐释不相同。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将科学素养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分)2、探究式教学答题要点: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1分)。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2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分)3、档案袋评价答题要点:档案袋评价是一种学业成就评定方式(1分)。

档案袋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地收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和学业成就。

(2分)学生在学习档案中可收录自己参加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料,如实验设计方案、探究活动的过程记录、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有关的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总结等。

教师根据档案袋中资料的数量和质量等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可以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

(2分)二、简答(每个5分,共10分)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答题要点: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为模块、学分制,共有8个模块,分为2个必修和6个选修。

必修为化学1和化学2,共4学分;选修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

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需要学习两个必修模块和一个选修模块,达到6学分(2分)。

这样的课程结构,让全体学生都学习化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

必修模块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的,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例如比较喜欢文学或英语的学生,可以学习化学与生活,满足生活中需要的化学知识;喜欢化学的学生可以选择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等模块,了解更深入的化学知识;喜欢实验的学生可以选择实验化学等。

(3分)2、简明分析现行高中教材的元素化合物和概念理论知识的体系。

答题要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主要是按照族来组织的,例如高一学习碱金属、卤素、氧族、碳族,高二学习氮族;有机化合物知识主要分为两大类:烃和烃的衍生物,分别从典型的具体代表物的学习上升到类别。

(2分)概念理论知识主要是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穿插编排,一是考虑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需要,一是考虑学生的认识顺序。

主要的体系为:高一: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化学键),高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含平衡常数、盐类水解、中和滴定、电离度删)高三:晶体的类型与性质(含金属晶体),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配平、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离子反应的本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电解原理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