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上数的认识说课稿_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上数的认识说课稿_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上数的认识说课稿_西
师大版
1.1 万以上数的认识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认识,并将这两部分知识加以整合。

教材在中间安排了十进制计数法教学,使学生知道数位、数级和计数单位,这是对亿以内数的认识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作用。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

如:教材中含有大量的科学知识、环保知识及国情知识等素材。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3.知道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

正确说出数位顺序表及十进制计数法。

过程与方法:能熟练的数万以上的数。

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认识数位顺序表。

〔5〕教法、学法
教法: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各种感观协同活动。

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亲身经过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充分表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学法:合作学习: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及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好奇心是创新的营养,学生有了好奇心,就会增强学习兴趣,教科书中的单元主题图设计了利用生活经验开头并产生问题,这样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的结合。

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和以前学过的数做一个对比,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讨论:这些数你会读吗?从而引出学生学习的欲望。

让学生自己发现:原来在三年级学习的最高位是千位的数的读法已经解决不了主题图中所出示的大数了。

从而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分为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数位顺序表、数的组成三个环节
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
让学生利用数数游戏展开学习。

一个一个的数,数到十;
一十一十的数,数到一百;
一百一百的数,数到一千;
一千一千的数,数到一万;
一万一万的数,数到十万;
十万十万的数,数到一百万;
一百万一百万的数,数到一千万;
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一亿。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大数的意义,使学生从数数的过程中知道:0个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让学生有一定的发现后自己阅读教科书的第8页。

在阅读的过程中引起第二次思考: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不同?使得难点迎刃而解了。

2、认识数位顺序表
数的组成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相应的数,培养了学生一一对应的思想。

在拨数的过程中,认识了大数的组成。

〔三〕巩固应用
利用课本第12页练习题进行巩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从而可以很好地消化本节课。

〔四〕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既可以说一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谈一谈情感上的收获。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语言概括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
计数单位
数位
十进制计数法
板书设计力求简单,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在设计板书时遵循了简洁、实用的原那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