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安装使用说明
任何旋转零部件都有潜在的危险,用户应用护罩将联轴器恰当的保护起来。
为保证机器和联轴器的长寿命工作,用户必须正确的选用和安装联轴器。
1. 联轴器的安装
1. 检测两轴端之间的距离:
首先应将主、从动机器转子置于运转位置,注意两机器的轴向窜动应使其靠向工作时的位置,
然后检测两轴端之间的距离,并调至安装总图上规定的位置。
2. 启封、清洗全套联轴器的零组件。
3. 安装盘的安装:
安装盘的内孔与轴颈的配合一般设计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因此安装前应仔细检查
安装盘内孔和轴的外径,保证表面清洁、无毛刺。
对平直轴:将键放入轴上的键槽中、键端不应凸出或凹入轴端,以齐平为好。
将安装盘放在油
槽中加热,温度为120~150℃,加热保温后,根据联轴器安装图并注意按位置标记迅速装于
轴上要求的位置、安装盘与轴端一般应齐平。
加热时不允许局部加热,以免变形。
对于锥形轴:按平直轴装键同样要求将键装在轴上、然后将安装盘装于轴上,并用手推紧,
再用螺母紧固,使安装盘轴向移动至其固定位置。
由初始位置移至工作位置的距离也称为轴向
推进值。
轴向推进值=毂径配合过盈值/锥度K
毂轴过盈值可由安装总图或技术条件上查得或者按如下推荐:
带键直孔:0.0005~0.00075mm/mm×轴径
带键锥孔:0.001 mm/mm×轴径
无键液压装配孔:0.0015~0.0025 mm/mm×轴径
最后将螺母锁紧。
4. 安装盘的找正:
为了确保安装盘的正确安装,可利用百分表检测安装盘的外圆及端面,外圆和端面的跳动均不
应大于0.05mm,可利用百分表检测安装盘的外圆及端面,外圆和端面的跳动均不应大于0.05mm,
对外圆直径大于250mm或对锥孔配合的安装盘,端面跳动在极限情况下允许为0.08mm。
5. 检测两安装盘之间的距离
首先应将主、从动机器转子置于运转位置,然后测取两安装盘之间的距离F(在圆周向取3~4
个读数的平均值),并使F尺寸符合安装总图上的尺寸(或间隔轴与这个片组实测尺寸之和),
误差控制在0~0.4mm的范围内。
若要采用轴向预补偿,则要根据所需的轴向预补偿数值来调
整两安装盘之间的距离,此数值一般取联轴器所联驱、从动机安装盘端面距离的冷热变化值。
根据这一数值可采用实测法或估算法,以实测值最为准确。
6. 机组的调中
调中是安装中最重要的环节,可根据机器设备的种类和调中要求,采用如下三种方法之一来实现:
a. 用千分表分别对联轴器安装盘的端面和外圆测取跳动值,此种方法可认为最准确的方法,但稍麻烦。
b. 用二个千分表在联轴器安装盘的外圆上同时测得数据,如图2所示。
此法好而快,它无需考虑轴端的
变动,特别在现场可简便而快捷地完成测量工作。
c. 直尺和内卡钳方法,如图3,适用于要求不高,精度较低的场合。
图1
图2
图2
我们推荐前两种方法,后者根据用户经验也可使用。
在用a) 、b)两种方法进行对中找正时,若机组需要(例如轴头距离较长,或对中精度要求特别高)应计入表杆下垂量对不对中值的影响。
可预先按下面步骤测出标竿的下垂量,并作记录。
1. 按实际找正所需的表杆长度L固定好表架,然后将磁力座安装在刚性较好的平板上。
2. 把平板先放正,再反放,读取千分表读数之差值,如图4所示。
图4
安装时许用的不对中数据,即轴向、角向(安装盘端面跳动)、径向(安装盘外圆跳动),三向不对中数据应由各种设备制造厂提供,当联轴器用户无要求时建议采用附表的数据或共同协商给定。
1. 安装叠片组件、间隔轴
按标记将叠片组件、间隔轴放在两安装盘之间,并按标记对准,然后分别将两端的精密螺栓、衬套、自锁螺母(或槽形螺母)对号装入(当零件上无标记或标号时表明安装无角向位置要求)。
先紧固一端螺母,紧固时要尽量注意使螺栓不要转动,严格按拧紧力矩要求,用扭力扳手按对角顺序至少分三次均匀拧紧(拧紧力矩要求见附表),然后按拧紧力矩要求再拧紧另一端螺母。
对槽形螺母,拧紧后应穿上开口销,并翻边紧固,保证运转时不松动或脱落。
• 自锁螺母装配时,应涂少量中性润滑油。
• 自锁螺母允许多次使用,但若用手能自由地将自锁螺母锁紧部位拧入螺栓或自锁螺母收口部位有裂纹等缺陷时应报废,严禁再使用。
1. 慢慢地转动机器2~3转,确认它转动自由。
2. 安装联轴器的护罩。
1. 使用维护
1. 定期检查
a. 螺母是否有松动。
b. 开口销是否有折断或缺损。
c. 观察片组的外层表面是否有碰伤、裂纹,过度的永久变形等缺陷。
d. 传扭螺栓配合段表面是否有明显揉伤。
e. 检查机组轴对中是否已变化,不对中数值已超出规定,必要时应重新进行对中调整。
1. 监测
必要时可在机组运转过程中测量机组的振动值,如振动值已超出振动烈度范围,应停机检查原
因。
2. 联轴器的拆卸
拆卸前应熟悉联轴器的结构和装拆程序。
观察各零部件之间是否有相对位置标记,螺栓、螺母、
衬套是否有编号,以便于再装配时对好相对位置标记,紧固件对号入座。
另外,拆卸时应注意
保护好膜片的表面,以防碰伤。
3. 更换配件
发现叠片组件或紧固件有损坏时应及时更换配件。
叠片组件允许个别更换未经动平衡的联轴器,紧固件允许个别更换,经动平衡的联轴器,紧固件应成套更换。
附表:*
千分表指示值mm
端面 外圆
D/DJ4-6 0.05 0.05 4
D/DJ4-14 0.05 0.05 5
D/DJ4-22 0.05 0.05 7
D/DJ4-44 0.05 0.05 10
D/DJ4-44 0.05 0.05 10
D/DJ4-112 0.08 0.08 25
D/DJ4-142 0.1 0.1 45
D/DJ4-220 0.11 0.1 80
D/DJ6-142 0.06 0.06 25
D6-220 0.08 0.08 25
D6-280 0.1 0.08 45
D6-440 0.1 0.1 45
D6-560 0.12 0.1 80
D6-880 0.14 0.12 80
D6-1100 0.15 0.12 150
D6-1400 0.16 0.12 300
D6-2200 0.18 0.14 300
D6-3500 0.2 0.16 600
D8-2200 0.14 0.12 300
D8-2800 0.16 0.12 300
D8-3500 0.18 0.13 400
D8-4400 0.2 0.14 400
D8-5600 0.22 0.15 600
D8-7100 0.24 0.16 600
D8-8800 0.24 0.16 600
*注
本表除拧紧力矩外,其余均为建议推荐值,仅供用户参考。
用户也可按实际使用情况,将表中数据适当减少或放大,但用户务必要使安装误差与机组实际所需补偿误差之和不大于联轴器所规定允许补偿值,如此才可保证联轴器的安全可靠使用。
**注
为了使联轴器补偿能力增大或使联轴器的受力件长时间处于最低应力状态下工作,安装时可采用预补偿技术,即:根据机组冷热状态轴的相对位置变化情况,冷态安装时先使联轴器挠性元件产生相反方向的变形,热态时机组轴达到接近理想的对中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