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算法框图的基本结构及设计完整PPT课件

算法框图的基本结构及设计完整PPT课件


p1(abc). 2
框图如下:
开始
输入a、b、c
解 算法步骤如下:
1.输入三角形三边长a、b、c;
2.计算
p
1 2
(a
b
c)
;
3.计算 Sp(pa)p (b)p (c);
p 1 (a bc) 2
Sp(pa)p (b)p (c)

4.输出S.
输出S
结束
.
四、课堂小结 1.算法框图(也叫流程图)的概念 (1)定义: 算法框图是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
连接程序框
连接点
连接算法框图的两部分
.
3.画算法框图的规则 (1)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开始
(2)算法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 输入a
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终端框是任何算法框图中
a ≥0
必不可少的, 表示算法的开始和
Y
结束;
输出 |a|=a
N 输出 |a|=-a
(4)判断框只有一个进入点, 但
结束
有两个退出点; 其他程序框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 成, 语句与语句之间, 框与框之间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逻辑结 构, 我们称之为顺序结构.
开始
从点A出发作一条射线
在射线上取点C, 得单位线段AC
步骤甲 步骤乙
在射线上作线段 CE=EF=FG=GD=AC
连接DB
过点C作BD的平行线交AB 于M,即为线段AB的5等分点
结束
真 步骤甲
开始
输入y


4整除y
是 100整除y 否
否 400整除y 是
输出“y不是闰年” 输出“y是闰年”
结束
.
三、巩固练习
练习1.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a、b、
c, 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
积的算法, 并画出框图,(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
为a、b、c, 则面积为
Sp(pa)p (b)p (c)其中,
确、清晰、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
(2)构成: 带有箭头的流程线; 程序框内必要的文字说明.
2.算法框图的图形符号及作用 3.画算法框图的规则 4.顺序结构定义及应用 5.选择结构定义及应用
.
§2 算法框图的基本结构及设计(1) 一、算法框图
1.算法框图(也叫流程图)
开始
输入a
a ≥0
Y 输出 |a|=a
N 输出 |a|=-a
结束
.
2.算法框图的图形符号及作用
终端框 (起止框)
输入、 输出框
处理框 (执行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表示算法的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赋值、计算
判断框 流程线
判断一个条件是否成立,用 “是”、“否”或“Y”、 “N”标明
分析理解
公历闰年判定遵循的规律为: 四年一闰, 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公历闰年的简单计算方法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年份即为闰年)
1.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 2.能被400整除.
.
2.选择结构
在算法的流程中,先根据条件作出 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作的结构称 为选择结构.
假 步骤乙
判断条 件真假
.
例2.通常说一年有365天, 它表示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所需要的 时间,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简单. 根据天文资料, 地球围绕太阳一周 所需要的精确时间是365.242 2天文年. 这个误差看似不大, 却引 起季节和日历之间难以预料的大变动. 在历法上规定四年一闰, 百年少一闰, 每四百年又加一闰, 如何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呢? 请设计一个算法, 解决这个问题, 并用框图描述这个算法.
.
二、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开始
1.顺序结构
例1.尺规作图, 确定线段AB一个5等分点. 从点A出发作一条射线 作法 作图步骤如下:
在射线上取点C, 得单位线段AC
P
CE在=E射F线=FG上G作=DG线D段=AC F
E C
连接DB
A 过M点C作BD的平行线交ABB
于M,即为线段AB的5等分点
结束
.
抽象概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