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第2章讲解
• 电子数据交换通关系统是海关原有报关自动化系统(H883系统)的延 伸、发展和提高。它在H883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了通关手续, 用户在许多情况下不必派人到海关办理报关手续。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三、电子数据交换的特点
• (1)EDI的使用对象是不同的组织之间,EDI传输的企业 间的报文,是企业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
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跨组织信息系统的桥梁,因此需要有一 套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中,可供各参与方在各个业务领域 广泛使用的数据结构化、格式化的标准,才能保证各参与 方之间能够顺利完成数据交换。EDI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 分为语言标准和通信标准两大类。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一、电子数据交换的概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EDI工作组从法律上将电 子数据交换定义为:电子数据交换是计算机之间信 息的电子传递,而且使用某种商定的标准来处理信 息结构。
联合国标准化组织将EDI定义为:将商业或行政事 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 理或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 方法。
电子数据交换 用户大约已有 1.2万家,95 %以上的贸易 申报表格已由 EDI进行处理
•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已有2.5万家大型企业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美 国100家大型企业中有97家采用电子数据交换。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有3万多家公司采用电子数据交换,西欧 有4万家EDI企业用户,包《括电化子商工务概、论电》(子第2、版)汽人民车邮、电出零售业和银行。
客户间的各种金融交易单证的安全有效的交换。 – 2.商业EDI应用
通过采用EDI技术来进行货运订单的自动处理,实现了 订单数据标准化及计算机自动识别和处理,消除了纸面 作业和重复劳动,提高文件处理效率,加快了公司把货 物运输到销售地的时间。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1. 1997年7 月1日 美国
克林顿政府 开始采用电 子数据交换 方式进行政
府采购
国外电子数据的发展
2. 1997年 英国
3. 1997年 日本
大约有l万家 有800多个注
公司应用EDI, 册的增值网
并以每年20 可提供电子
%~30%的速 数据交换服
度增长
务,大约有5
万家EDI用户
4. 1997年 新加坡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中国香港零售业中的百佳超市连锁公司是应用EDI的典范, 172家连锁店,由以太网联系30家大买主,向500家供贷商订 购10 000多种商品。
★各省、市、自治区及中央部委几乎都设立专门职能部门来负责协调EDI的
应用推广工作。经过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推广,EDI从应用最多的进出口贸 易行业逐渐扩展到了商检、税务、邮电、铁路、银行等领域。
本书的定义为:电子数据交换是企业间通过传输标 准格式的电子数据而实现的交易活动。它是建立在 专用的增值通信网络基础上的,可以看做是现代电 子商务的雏形。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二、电子数据交换的发展概况
• (一)国外电子数据交换发展概况 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平均每做成一笔生意需要30份纸面单
• (2)EDI所传送的资料是一般业务资料,如发票、订单等 ,而不是指一般性的通知。
• (3)EDI传输的报文是格式化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这 是计算机能够自动处理报文的基本前提。
• (4)EDI使用的数据通信网络一般是增值网、互联网。 • (5)数据传输由收送双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交换
资料,不需要人工介入操作。 • (6)EDI与传真或电子邮件的区别是:传真与电子邮件,
五、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组成
• (二)EDI软件和硬件 • 1.EDI软件 • EDI软件的主要功能有格式转换、翻译和通信。
EDI软件的工作过程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五、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组成
• 2.EDI硬件
V A N 为 接 的 硬 件 组 成 结 构 图
1991
• “中国促 进EDI应 用协调小 组”成立
1996.2
1996. 12
1997.1
我国外经 贸部成立
•联合国贸易网络 组织中国发展中 心在北京成立
了国际贸 易EDI服
•同年北京海关与 中国银行北京分
务中心
行在我国首次开
通EDI通关电子
《电子商务概论》划(第款2版业)人务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 (二)HTTP •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超文本传输协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本
章
主
要
互联网基础
内
容
Web开发技术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第一节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 一、电子数据交换的概念 • 二、电子数据交换的发展概况 • 三、电子数据交换的特点 • 四、手工方式与电子数据交换方式的比较 • 五、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组成 • 六、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互联网 的发展 历史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二、互联网协议
• (一)TCP/IP • TCP/IP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 • TCP/IP通信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 • (1)应用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协议(SMTP)、文件传输
中国台湾省 实现EDI跨 行付款作业
案例2.1 中国海关电子数据交换通关系统
• 中国海关电子数据分项通关系统是指海关与通关对象之间运用EDI技 术自动交换和处理通关文件,并利用海关计算机应用系统及时、自动 地完成整个通关过程的电子数据交换实用系统。
• 电子数据交换通关系统涉及进出口货物报关、审单、征税、放行等通 关环节,以及包括报关行、金融单位、仓储、运输企业和国际贸易行 政管理等部门。
需要人工的阅读判断处理才能进入计算机系统。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四、手工方式与电子数据交换方式的比较
手工条件下贸易单证的传递方式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EDI条件下贸易版单社证白东的蕊传岳云递康方主编式
五、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组成
• (一)数据标准化 • EDI标准是指EDI专用的一套结构化数据格式标准由于EDI
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 (2)传输层: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及应用程序之间的通
信服务,主要功能是数据格式化、数据确认和丢失重传等。 • (3)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
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 ),如网际协议(IP)。 • (4)网络接口层(主机—网络层):接收IP数据报并进行传 输。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二)国内电子数据交换发展概况
•目前,一批国内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单位已开始使 用EDI进行商务活动。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有: 中国电信的公用电子数据交换网(CHINAEDI)、 首都电子商务工程、上海信息港、中国电子商务 信息系统(CECIS)、中国企业信息标准化及 EDI应用项目(EDICHINA),以及海关总署、 交通部和外经贸部的EDI项目等。
第二章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引例1:上海联华超市EDI的应用
• 上海联华超市集团公司从1998年3月开始,与北京商学院、杭州商学院、上海商业高 新技术开发公司合作开发自己的EDI应用系统,这个EDI应用系统包括配送中心和供货 厂家之间、总部与配送中心之间、配送中心与门店之间的标准格式的信息传递,信息 通过上海商业增值网EDI服务中心完成。上海联华超市使用EDI保证了数据传递的及时 、准确,降低了订货成本和库存费用,那么什么是EDI?EDI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EDI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五、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组成
• (三)通信网络
– 1.点对点方式 – 2.增值网方式 – 3.信息处理系统方式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六、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
– 1.金融EDI应用 金融EDI采用EDI技术,能够实现银行和银行、银行和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第二节 互联网基础
• 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 二、互联网协议 • 三、IP地址与域名 • 四、企业内部网和企业外部网 • 五、互联网的应用
《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 白东蕊 岳云康主编
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 互联网是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并且有独立计算能力的计 算机系统经过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相互连接,在网络操作 系统和网络通信软件的控制下,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集 合。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 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 引例2:互联网的应用
• 供电企业A是一个大型企业,员工多,部门多,工作点分散,业务种类繁杂,这就需 要一种强有力手段,使企业内部信息能有效交流,各部门协调一致工作以完成任务, 对外界环境变化能及时作出反应。企业内部网上,可以实现以下应用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