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硅晶圆产业发展规划

硅晶圆产业发展规划

硅晶圆产业发展规划近年来,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市场规模和产能均得到明显提升,其中,6英寸及以下产品的产能和市场份额占比都趋于下降,而12英寸产品的重要性得到明显提升,预计未来硅片尺寸增大化是必然趋势。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支撑点,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新型产品生产和应用,积极开展产能合作,有效提高区域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为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据国家和xx省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区域产业xx年发展情况,制定该规划,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部分规划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立足满足国内需求,以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和应用为重点,培育壮大企业规模,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坚持原则1、区域协同,部门联动。

深入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发展,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打造产业发展链条,形成错位发展、共同发展格局;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合力。

2、开放融合。

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3、创新机制,深化改革。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稳妥推进产业体制改革。

加大科技创新政策、资金投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4、产业联动,协同发展。

统筹协调产业与关联产业联动发展,培育关联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成链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行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扩大高端产品服务供给,加快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5、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要素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核心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发展新格局。

6、政府引导,市场推动。

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研究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第三部分产业发展分析近年来,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市场规模和产能均得到明显提升,其中,6英寸及以下产品的产能和市场份额占比都趋于下降,而12英寸产品的重要性得到明显提升,预计未来硅片尺寸增大化是必然趋势。

从出货量来看,2015年以前,半导体硅晶圆的出货量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状态。

2016年,在全球DRAM和3DNANDFlash出货量大幅增加的带动下,半导体硅晶圆的出货量增长势头明显,2016年达到10738百万平方英寸,同比增长2.9%。

但由于全球硅晶圆国际几大工厂的产能有限,且产能利用率全部已经达到了100%的水平,导致出货量仍旧跟不上下游需求的步伐,进而造成硅晶圆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

2017年全球硅晶圆(含磊晶硅晶圆)出货面积连续四年打破历史纪录,连续5年维持增长,达到118.10亿平方英吋,较2016年增长9.98%。

此外,由于下游需求旺盛,厂家持续扩大产能,2018年前3季度全球硅晶圆出货面积达到95.03亿平方英寸,再创历史新高。

2018-2021年全球硅晶圆片出货量的预测,2018年硅晶圆片出货量将达到124.45亿平方英;同时,增长势头将延续到2021年,即未来几年全球硅晶圆市场将持续强劲。

从市场规模来看,2007年至今全球硅晶圆市场规模波动变化。

2017年,在硅晶圆出货量和价格的双双提升的影响下,市场规模得到快速扩张,营收规模达到了87.1亿美元,也比2016年的72.1亿美元增长了20.8%。

但是,由于硅晶圆单价仍比历史最高点低很多,因此硅晶圆销售金额距离历史纪录的121亿美元仍有较大差距。

2018年硅晶圆出货量持续增长,预计全年的销售额在96亿美元左右。

未来全球硅晶圆市场规模仍有较大想象空间。

而从产能布局来看,近年来,全球硅晶圆产能持续扩张,但增速有所放缓。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硅晶圆产能在1790万片/月左右,同比增长了3.3%,增速较2016年明显下降。

从细分产品的产能来看,硅晶圆按照直径大小总体可以分为6英寸及以下(150mm及以下)、8英寸(200mm)和12英寸(300mm)三大类型。

2014-2017年,6英寸及以下的产品产能占比不断减小,而12英寸产品的产能占比不断增长。

可见,硅晶圆供应厂商的产能布局重点正在向大尺寸硅片倾斜。

事实上,芯片的成本与硅片面积有直接关系,在面积大的硅片上,一次能够蚀刻出更多的芯片,并且芯片撞上硅片缺陷的概率变低,提高芯片的良品率。

因此,半导体产业一直在追求面积更大的芯片。

尽管从各尺寸硅片成为主流尺寸的时间点来看(1986年4英寸、1992年6英寸、1997年8英寸、2005年12英寸),大尺寸硅片的发展时间较短,但是目前已成为业界主流,占所有硅片需求的60%以上,而6/8英寸硅片的需求比例被进一步压缩。

2017年,12英寸的硅晶圆市场需求占比高达67%,较2014年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估计2018年大尺寸硅片的市场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由于制造设备更换和良品率等问题,18寸硅片的研制虽然已投入数年,但成本高、回报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陷入停滞。

因此,预计未来数年12寸硅片仍将是市场主流,各大厂商将以提高12英寸硅片的纯度和精度为生产重点,以此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014-2018年全球硅晶圆细分产品市场需求结构第四部分区位背景分析经济增长符合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财政总收入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实际利用外资增长xx%,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xx%,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前列。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综观国内外形势,世界上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交锋碰撞,但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全方位竞争,但也打开了“变道超车”“换车超车”的广阔空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发展势头强劲、优势日益凸显。

要辩证看待形势,增强必胜信心,化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良机,众志成城再登高,扬优成势开新局。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xx%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xx%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xx%,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xx%、xx%,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xx%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x%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xx%左右,节能减排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是推进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本前提。

(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孕育新空间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变革期,全球利益格局更加复杂,市场、科技、资源、文化、人才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国际规则主导权的争夺更加激烈,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逐步增加。

新兴经济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挤压,以市场换技术发展高端制造业难度加大。

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型升级实现历史性交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先进机器人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孕育了新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机遇。

(二)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结构调整从扩能增量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经济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拥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国家在宏观调控手段上,由需求侧调控逐步向需求侧与供给侧调控并重;在区域发展上,积极推动实施区域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在推动经济增长上,针对房地产业和一般制造业发展动能不足的情况,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

(三)跨越发展面临新机遇区域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实现借势崛起。

国家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有利于强化生态、交通区位等比较优势,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和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是当前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必须贯穿于当前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

第五部分发展目标主要经济指标:xx年增加值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主营业务收入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利税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

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目标:进一步提高集中度,重点企业由目前的近xx户,减少到xx户。

第六部分主要发展任务(一)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健全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突出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最大程度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