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PPT课件

《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PPT课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新课教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答案】 14.0 25.0 0.35 0.42 0.35 25.【0 m解m析,】AD间AC的=平1均4.0速mx3度AmTD为,AC间=的3平×均0.0速2(度25为.0x2A×TC 10= -32)×m0/.s0≈20(.1442.0m×/s1.对0-描3述) mB/点s=的0.瞬35时m速/s;度A来D说=, AC段所取的位移间隔更小,更能接近B点的真实速度,即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 m/s.
D、F两点间的距离过小, 测量误差会增大。所以实 际测量过程中要根据需要 及所用仪器的情况,在要 测量的点附近选取合适的 位移和时间。请考虑此实 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图1.3-3 计算每隔0.06s的平均速度纸带示意图
思考:此实验中产生误差 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新课教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新课教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速度
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速度通常用字母v 表示,如果在时间t 内物体的位移是x
v x t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 )。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时(km/h或km•h-1 ),厘米每秒(cm/s或cm•s-1 )等。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比较下列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
【问题1】 自行车在30min内行驶8km,汽车在相同时间内行驶50km。
【问题2】 运动会上举行百米赛跑,甲同学用时13.5s,乙同学用时12s。
【问题3】 比较上两题中自行车和乙同学运动的快慢。
方法:单位时间内走过的位置变化(即位移)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新课教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三、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用手拉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时,纸带运动确定时间内的位移就被记录下来,据此 可以计算纸带运动的速度。
图1.3-2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示意图。若想计算实验时运动纸带在D、G两点的平均速度, 只需测出D、G间的位x 移 和所用时t 间 ,就可以算出平均速度: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注意:这里 的速度和初 中所学速度 的含义不完 全相同。
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方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新课教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通常是变化的。所以,由x t
求得的速v度
,表示的只是物体
v x t
图 1.3-2 计算每隔01s的平均速度纸带示意图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新课教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每隔0.1s(或更短)计算一次平均速度。
1. 在图1.3-2中选取纸带上一点为起始点0,后面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用数字
1,2,3,...标出这些计数点;
2. 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0的距离x,记录在表1中;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新课教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答案】交流 限位孔 复写纸 (n-1)×0.02 s BAEDCF 【解析】A项中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B项中应将纸带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并压在复写纸的下面;D项中纸带上记录的时间Δt=(n-1)×0.02 s.合理的实验步骤为BAEDCF.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c
新高考教学设计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情景引入
问题?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你记得 初中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吗?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同时段, 运动的快慢一样吗?
将算出的各计数点的速度值记录在表2中。
表2 手拉纸带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位置
0
1
2
3
4
...
x/m
x /m t
v /s
/(m/s)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四、速度—时间图像
新课教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以用图来直观表示。以时间t横轴,速度v为纵轴, 坐标中的图像为速度—时间图像或v-t图像。
x
当 非常非常小时,运动快慢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此时,t我们就把 叫作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新课教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作速率。汽车速度计不能显示车辆运动的方向,它的示数实际是汽车的速率。 日常生活中说道的“速度”,有时是指速率,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例5】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 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AC=________ mm,AD=________ mm.那么由此可以算出纸带在AC间 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 m/s.
【答案】BC
【解析】由v x 可得该人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选项B正确;前4s内的平均速速v为 x 1 2 3 4
t
t
4
m/s=2.5m/s,C正确;因无法确定该人的瞬时速度,选项A、D均错误。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新课教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例3】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 率为v2,求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
思考:如下图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 它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 (2)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 (3)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怎样变化?
【答案】(1)具有一定的初速度;(2)运动方向在t3时刻发生变化;(3)0~t1时间段内,速度均匀增 大;t1~t2时间段内,速度不变;t2~t3时间段内,速度均匀减小;t3时刻后,速度反向均匀增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典例讲解
新课教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例1】 下面描述的几个速度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 A.子弹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 m/s C.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为80 km/h D.足球以20 m/s的速度飞入球门 【答案】B 【解析】790 m/s是击中目标时刻的时速度;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是在一个过程内的平均速度;汽车速 度计上显示的是瞬时速度;足球飞入球门的速度是瞬时速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典例讲解
新课教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例2】 (多选)如图所示,一人骑自行车晨练,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她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 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 )
A.她在4 s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 B.她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C.她在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她在1 s末的速度为1 m/s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典例讲解
新课教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例4】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 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顺序,将各步骤的字母 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________(选填“交流” 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________, 并压在________下面.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________.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
s1 t1
s2 t2
【 答s 案2s】s0;
2v1v2 v1 v2
【解v1 析】v2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此人爬山往返一次,位移为零,平均速度等于=0;而平
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此人往返一次,路程为山脚到山顶距离的2倍,平均速率 :
v s1 s2 2s 2v1v2 t1 t2 s s v1 v2 v1 v2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
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3. 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x ,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t ;
4. 根据x 和t 计算纸带在相邻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v 。
表1 手拉纸带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位置
0
1
2
3
4
...
x/m
x /m
t
v /s
/(m/s)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新课教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