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资源与旅游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A、青岛••B、香港••C、浙江••D、广州••A、信息资源••B、现实资源••C、信息形态资源••D、未来资源••A、资源••B、人力••C、环境••D、能源••A、北京••B、上海••C、西安••D、南京••A、乡村城镇化••B、二十世纪八十年代••C、新中国成立••D、文革时期••A、谭嗣同••B、李光耀••A、••B、客观事实••C、唯物的哲学••D、违心的哲学••A、土楼居多••B、高大雄伟••C、粉墙黛瓦••D、••A、乡间••B、大众••C、民间••D、农民••A、东方明珠••B、龙华庙••C、城隍庙••D、静安寺••A、人类的发展••B、人性的美好••C、人类的生殖••D、人类的生命••A、马家滨••B、崧泽••C、华亭••D、良储••A、南宋时期••B、元代••C、清代••D、明代••A、古镇环境遭到破坏••B、古镇商业不景气••C、古镇配套设施落后••D、古镇旅客不足•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A、图腾••B、大自然••C、鬼神••D、宇宙••A、松江镇••B、嘉定镇••C、南翔镇••D、安亭镇••A、旅游••B、节日••C、露营••D、文化交流•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8•A、魏晋南北朝••B、汉代••C、唐宋时期••D、先秦以前••A、难度••B、一个人的名字••C、变化或交换••D、容易••A、文庙••B、孔庙••C、城隍庙••D、静安寺•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1在基督教赶走异己思想的时候,神话得到了()。
(1.0分)•A、神学的解释••B、物理学的解释••C、历史的解释••D、天文学的解释••A、神话具有不可替代性••B、神话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C、神话过于久远••D、神话过于琐碎零散••A、经济性••B、实用性••C、审美性••D、艺术性•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4以()为正宗,以俗为主流的观念,在一定时期内为保持和精纯一个民族的文化真髓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
(1.0分)1.0 分•A、礼••B、乐••C、雅••D、民••A、寒食节••B、中元节••C、下元节••D、上元节••A、美国••B、日本••C、意大利••D、中国••A、假想的力量••B、超自然的力量••C、现实的力量••D、迷信的力量••A、自然界••B、社会政治••C、人类社会生活••D、社会群体••A、原有的旅游资源基本改动••B、原有的旅游资源基本不动••C、原有的旅游资源部分加工改造••D、人工建造旅游资源••A、创新产业••B、创业产业••C、创意产业••D、民俗产业••A、民间艺术••B、民间技艺••C、民俗艺术••D、民俗文化••A、收藏价值••B、外观价值••C、实用价值••D、以上都对••A、精神••B、传统••C、现代••D、集体••A、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B、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法••C、旅游资源的创造法••D、旅游资源的限度法••A、十五••B、初一••C、三十••D、二十五••A、传统文化••B、历史政治••C、商业贸易••D、民俗文化••A、信仰••B、理性精神••C、人生价值观••D、个人素质••A、自然条件••B、人流量••C、交通••D、资金••A、哲学••B、社会学••C、历史学••D、政治学••A、风俗问题••B、人生问题••C、习惯问题••D、文化问题•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二、多选题(题数:15,共 30.0 分)•A、端午节••B、清明节••C、中元节••D、寒衣节••A、历史••B、民俗••C、建筑••D、文化••A、修复••B、废弃••C、重建••D、继续运营•正确答案: AC 我的答案:AC•A、特色原则••B、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C、多样性原则••D、市场导向原则••A、祭祖••B、敬神••C、驱鬼••D、君主享乐••A、观赏型旅游资源••B、运动型旅游资源••C、疗养型旅游资源••D、娱乐型旅游资源•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7•A、自然资源••B、资本••C、生产方式••D、劳动力••A、集体性••B、地域性••C、民族性••D、个体性••A、追求艺术性••B、重复利用性••C、地狱的固定性••D、开发成本的节约性•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C10从汉代开始,上海发展的三大产业是()。
(2.0分)•A、纺织••B、铸钱••C、冶铁••D、煮盐••A、整合观••B、品牌观••C、体验观••D、分散观••A、古镇••B、自然风光••C、古村落••D、乡间民居••A、时效性••B、能动性••C、两重性••D、再生性••A、物质生活••B、精神生活••C、人际关系••D、科技创新••A、征兆迷信••B、模仿迷信••C、转换迷信••D、假想迷信•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C三、判断题(题数:30,共 30.0 分)1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指人们根据旅游资源的特性为了发挥和改善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运用恰当的资金和技术手段而进行的的开拓和建设过程。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新教传统在上海文化精神中表现十分突出。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上海作为新世纪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地位已初步确立。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城镇化过程中的拆桥、拓街、填河等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都市民俗旅游资源就是物态的资源。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6农村和城市的结合部产生了新市镇。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7由于历史文化等种种因素,使得上海的商人们普遍善于商战。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根据历史记载,在上海开埠以来,举凡米、豆、布、烟、肉等都建立了自己的行会组织。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9文人集出版家、商人和学者于一身是海派文化很大的一个特点。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0民俗是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中介。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1市镇的形象就是其景观。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在江南地区城镇中的特色风景是水乡古镇。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3乌鸦在迷信里面是灾难的象征。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4原生态存在的历史资源其蕴含的历史文化,需要张扬与发展,要与时俱进,才更为现代消费者所接受。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5由于自身要求,上海人一直求新求变。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6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后,上海在短短三年内着实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7都市民俗旅游资源隐藏着本土一系列的人文观念和人伦关系,是城市文化的历史记录。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8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人类社会是在向乡镇社会发展。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9民间工艺文化属于上海市城市文化保护的对象之一。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0人力资源的本质是劳动能力。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1新市镇与周围农村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2老百姓原生态的,劳动人民从内心表达出来的艺术包括山歌、田歌、渔歌等。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3场所精神指客观物理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系统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过程。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4农乐舞是农民在闲暇时刻为了享受生活、消磨时光而创造的一种舞蹈。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5城市民俗只存在于现代生活。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6水乡古镇在现代化设施的影响下渐渐失去了水乡田园的景象。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7社科院认为,中国近二十年的经济增长靠的是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8钱穆先生把文化分为上层和下层,因此有“上层首当注意其风俗,下层则当注意其学术”。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9旅游资源是永远不会枯竭和耗尽的。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0小镇的风情和人文精神具有不可复制性。
(1.0分)1.0 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