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语语法1.2.3》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231055 1231056 1231057
课程名称:德语语法1.2.3
总学时数:36+36+30学时
先修课:
后续课:
一、说明部分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德语本科基础阶段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德语专业本科一,二年级学生。
2. 教学目标及意义
语法课程贯穿于整个德语基础教学过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全面的语法知识,以便满足德语阅读,写作,听说等各项能力的要求。本课程旨在:① 指导学生透彻领会德语语法规则,巩固语法知识;②通过大量思考,练习手段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德语语法能力;③在讲解语法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德语,走近德语,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德语语法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应用语法知识灵活进行听,说,写,译等活动。
3.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德语语法规则,语法基本知识和基本结构。
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课程所包含的各种语法规则,列表,表格和特例;应掌握对德语语法灵活运用的技巧,并运用已学语法知识进行大量的练习,以达到巩固并熟练掌握.
4.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教学侧重于对德语语法概况的讲解和阐述,培养学生学会用语法知识分析词,句,篇,循序渐进的剖析德语语法的重点并涉及到基础阶段德语学习的方方面面.
本课程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帮助学生克服对较难语法现象的恐惧心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建立起对陌生语法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多给学生们总结一些规则性强的现象,
和一些特例情况,以及定时定量的复习练习.
5.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以教材的每单元为单位,讲授一到两个语法点,根据语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现象中发现规律,在规律中找到特例,在练习中达到掌握.
作业:以书面练习形式为主,或教师命题,或根据当天课堂情况由学生自主命题。辅以小测验或复习练习等。
6.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梁敏,聂黎曦.当代大学德语(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参考书:Renate Luscher,徐丽华.德语语法大全(上,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 7. 其他
成绩考核方式:命题考试,平时阅读练习以及课堂参与讨论表现结合
期末考试:40%,平时成绩60%:其中课堂表现30%,平时作业20%,笔记10%
二、正文部分
第一章 人称代词,动词现在时变位,命令式,名词单复数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人称代词第一第四格;应掌握名词单复数的变化规则,能够领会命令式句法,并扩展命令式在日常口语会话中的应用。学生应对动词现在时变位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人称代词,动词现在时变位,命令式,名词单复数变化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二章 冠词和疑问代词第一四格,动词及其补足语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冠词第一第四格;应掌握疑问代词第一格和第四格的区分,能够领会动词及其补足语句法。学生应对动词及其补足语搭配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冠词和疑问代词第一四格,动词及其补足语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三章 变音动词现在时变位,冠词的省略,方向补足语,状态补足语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变音动词现在时变位规则;应掌握冠词的省略规则,能够领会方向补足语,状态补足语的意义和用法,并扩展补足语在语句中的应用。学生应对方向补足语,状态补足语的区别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变音动词现在时变位,冠词的省略,方向补足语,状态补足语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3
第四章 情态动词,可分动词,按动词位置划分的句子种类,句子的结构模式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情态动词现在时变位规则;应掌握情态动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够领会可分动词的使用规则,并能够按动词位置正确划分句子种类。学生应对句子的结构模式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情态动词,可分动词,按动词位置划分的句子种类,句子的结构模式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五章 支配四格的介词,指示代词,否定词和回答判断疑问句的小品词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支配四格的介词fuer的用法;应掌握指示代词的使用规则,能够领会否定词和回答判断疑问句的小品词的意义和用法,在学习介词的同时并复习人称代词第四格.
二、教学内容
支配四格的介词,指示代词,否定词和回答判断疑问句的小品词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六章 三格宾语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人称代词第三格变化规则;应掌握冠词,物主代词和否定代词加第三格宾语的形式,能够领会第三格补足语的意义和用法,并扩展补足语在语句中的应用。学生应对介词mit的意义和用法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会应用支配三,四格宾语的动词。
二、教学内容
人称代词第三格,动词第三格补足语,冠词,物主代词或否定代词加名词第三格,介词mit,带第三格和第四格的动词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七章 自由说明语,支配三格的介词,支配四格的介词,静三动四的介词,不定代词
一、教学要求 4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静三动四的介词变化规则;应掌握不定代词man,ein-的形式,能够领会自由说明语的意义和用法,并扩展自由说明语在语句中的应用。学生应对支配三格的介词和支配四格的介词区别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会应用支配三或四格宾语的介词。
二、教学内容
自由说明语,支配三格的介词,支配四格的介词,静三动四的介词,不定代词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八章 现在完成时,haben,sein的过去时,介词补足语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haben,sein的过去时变化规则;应掌握haben引导的现在完成时的形式,能够领会介词补足语的意义和用法,并扩展介词补足语在语句中的应用。学生应对德语语法的框架结构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haben引导的现在完成时, haben,sein的过去时,介词补足语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九章 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情态动词的过去时变化规则;应掌握haben引导的不规则动词现在完成时的形式,能够领会sein引导的现在完成时的意义和用法。学生应对可分动词的现在完成时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情态动词的过去时, haben引导的不规则动词现在完成时, sein引导的现在完成时, 可分动词的现在完成时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十章 wenn,二格,支配二格的介词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二格的规则;应掌握wenn引导的条件从句和时间从句的意义和形式,能够领会二格的意义和用法。学生应对支配二格的介词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wenn引导的条件从句和时间从句,二格的形式,支配二格的介词 5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十一章 形容词词尾变化规则,dass,ob,W-从句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形容词词尾变化规则变化规则;应掌握dass,ob引导的从句,能够领会特殊疑问词引导从句的意义和用法。学生应对形容词词尾在各种格中的变化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形容词词尾变化规则,dass,ob,W-从句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十二章 反身动词,名次第四格作时间说明语,代副词,weil,da引导的原因从句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反身动词的使用规则;应掌握代副词的形式和用法,能够领会名次第四格作时间说明语的意义和用法。学生应对weil,da引导的原因从句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反身动词,名次第四格作时间说明语,代副词,weil,da引导的原因从句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十三章 动词过去时,waerend,bevor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als,wenn引导的时间从句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动词过去时的变化规则,包括规则变化动词和不规则变化动词;应掌握waerend,bevor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意义,形式和用法。学生应对als,wenn引导的时间从句的区别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动词过去时,waerend,bevor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als,wenn引导的时间从句,加三格的部分介词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十三章 lassen,不带zu和带zu的不定式,形容词比较级及词尾变化,副词
一、教学要求 6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形容词比较级及词尾变化规则,应掌握lassen意义,变位形式和用法。学生应对不带zu和带zu的不定式的区别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lassen,不带zu和带zu的不定式,形容词比较级及词尾变化,副词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十四章 零冠词,过去完成时,时间状语从句,目的不定式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过去完成时的变化规则,包括规则变化动词和不规则变化动词;应掌握 nachdem,seit,bia,solange,sobald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意义,形式和用法。学生应对目的不定式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牢记零冠词的使用条件.
二、教学内容
零冠词,过去完成时,时间状语从句,目的不定式um zu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十五章 被动态,es,连词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被动态的语法变化规则,包括规则变化动词和不规则变化动词;应掌握被动态的意义,形式和用法。学生应对各种连词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灵活运用代词es.
二、教学内容
被动态,es,连词zwar aber, nicht nur sondern auch, sowohl als auch.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
第十六章 关系从句,第二虚拟式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能够熟记关系从句的句型,意义和用法,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应掌握第二虚拟式的意义,形式和用法。学生应对第二虚拟式的功能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牢记第二虚拟式的使用条件.
二、教学内容
关系从句,第二虚拟式,关系代词was,wer
三、本章学时数 5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