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PCR及测序PCR原理分解

普通PCR及测序PCR原理分解


2)循环参数
(1)变性
使双链DNA解链为单链 95oC 20-30秒
(2) 退火
退火温度由引物Tm值决定,一般为
Tm – 5~10℃
增加温度能减少引物与模板的非特异性结合;降 低温度可增加反应的灵敏性。
(3)延伸
70-75oC(温度取决于聚合酶的活性) 延伸时间由扩增片段长度及DNA 聚合酶的延伸速度决定
第5轮扩增(32=25)
PCR的基本原理
第3轮扩增(8)
标准的PCR反应体系
4种dNTP混合物 上下游引物 模板DNA Taq DNA聚合酶 Mg2+ 各200umol/L 各10~100pmol 0.1~2ug 2.5u 1.5mmol/L
PCR反应条件
1)PCR反应成分 (1)模板
模板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反转录PCR), 既可以是双链,也可以是单链。
制备杂交探针
基因组DNA结构功能的研究
低浓度引物
高浓度引物
反向PCR (reverse PCR)
是用反向的互补引物来扩增两引物以外的DNA片 段对某个已知DNA片段两侧的未知序列进行扩增。 可对未知序列扩增后进行分析 , 如探索邻接已知 DNA片段的序列;用于仅知部分序列的全长 cDNA 的 克隆,扩增基因的插入DNA;建立基因组步移文 库。
原 因
1. 模板:含有抑制物,含量低 2. Buffer对样品不合适 3. 引物设计不当或者发生降 对 解 策 4. 反应条件:退火温度太高,延
伸时间太短
1. 纯化模板或者使用试剂盒提取 模板DNA或加大模板的用量 2. 更换Buffer或调整浓度 3. 重新设计引物(避免链间二聚 体和链内二级结构)或者换一 管新引物 4. 降低退火温度、延长延伸时间
3. 各种试剂最好先进行分装,然后低温贮存。
注意的事项:
(一)防止污染
试剂小量分装 吸头及EP管一次性使用 器皿及工作区域要分开,无菌操作
(二)设立对照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试剂对照: 阳性模板 阴性模板 除模板外的所有组分
PCR的类型及应用
• 研究
– 基因克隆,DNA测序,分析突变 – 细菌、病毒、寄生虫检测,诊断 – 遗传图谱的构建,DNA测序,表达图谱 – 犯罪现场标本分析 – 各种肿瘤检测
4.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 不需要分离病毒或细菌及培养细胞, DNA 粗制品及总RNA均可作为扩增模板。 可直接用临床标本如血液、体腔液、洗嗽 液、毛发、细胞、活组织等粗制的DNA 扩增检测
PCR常见问题

假阴性,无扩增产物
非特异性扩增 拖尾 假阳性
• • •
• 无扩增产物
现象:正对照有条带,而样品则无;
• 诊断
• 人类基因组工程
• 法医
• 肿瘤
• 其他……
PCR的不同类型
重组PCR 反向PCR 原位PCR 巢式PCR 热启动PCR 实时定量PCR 不对称PCR 多重PCR 连接酶链反应 递减PCR RT-PCR
重组PCR(基因克隆)
质粒DNA
基因片段
重组DNA
Bam H I 5’
5’ Bam H I Bam H I
Mg2+可与负离子结合,所以反应体系中dNTP、EDTA 等的浓度影响反应中游离的Mg2+浓度。
(6)缓冲液(Buffer)
10mmol/L TrisHCl 调节PH,使Taq酶活性作用 环境维持在扁碱性(pH8.3,室温) 50mmol/L KCL 有利于引物的退火,但过高会 抑制Taq酶活性 0.01% 明胶 保护酶不变性失活
(4)循环次数
主要取决于模版DNA的浓度
一般为25-35次
次数过多:扩增效率降低
错误掺入率增加
一个典型PCR体系
反应体系(50 ul): Taq酶 2.5 U 10x Buffer 5 ul dNTP(2.5mM) 4 ul DNA模板 0.1~2ug 上游引物(10P) 2 ul 下游引物(10P) 2 ul H2O 补足至50 ul 总计 50 ul
LP(Labelled primers)检测
原位PCR的作用
既往鉴定细胞内特异序列一般采用原位杂交(ISH), 但在每个细胞中目的片段的拷贝数少于10的情况下,该方 法的敏感度就明显下降。而标准的PCR则可扩增出细胞内单 拷贝的序列,敏感度很高,但却未能与细胞形态学研究相 结合。
ISPCR则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成为细胞学诊断中一种崭 新的检测技术。利用该法可检测细胞内病毒感染、细胞内 基因重排、以及分析细胞内RNA表达产物等方面发挥一定 作用。在检测细胞的潜在感染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已知序列
未知序列
未知序列
限制酶 未知序列
已知序列
限制酶 未知序列
连接酶
多重PCR
用于检测特定基因序列的存在或缺失。
引物
电 泳
原位PCR
原位聚合酶链式反应(In Still PCR,Is-PCR) 是由Haase等于1990年首创。它是利用完整的细胞作 为一个微小的反应体系来扩增细胞内的目的片段, 在不破坏细胞的前提下,利用一些特定的检测手段 来检测细胞内的扩增产物。 直接用细胞涂片或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在单个细胞 中进行PCR扩增。可进行细胞内定位。 适用于检测病理切片中含量较少的靶序列
不能混有蛋白酶、核酸酶、DNA聚合酶抑制剂、 DNA结合蛋白类。 一般100ng DNA模板/100L。
模板浓度过高会导致反应的非特异性增加。
(2)Taq DNA聚合酶(Taq酶)
DNA聚合酶的主要活性是在具备模板、引物、dNTP等 存在的情况下催化DNA的合成。
Taq酶来自水生嗜热菌
Thermus aquaticus

PCR技术
PCR概念 PCR的原理 PCR中的注意事项 PCR的主要类型
什么是PCR?
• 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 PCR技术,是一种在DNA聚合酶作用下体外 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技术。 PCR技术操作简 便,可在短时间获得数百万个特异的目的DN A序列的拷贝。80年代中期PCR技术的发明, 引起了生物技术发展的一次革命,目前已被广 泛应用于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的各个领域。
操作步骤
①固定组织或细胞:将组织细胞固定于预先用四氟乙烯 包被的玻片上,并用多聚甲醛处理,再灭活除去细胞内 源性过氧化物酶.
②蛋白酶K消化处理:用60ug/ml的蛋白酶K将固定好的 组织细胞片55℃消化处理2h后,96℃2min以灭活蛋白酶 K. ③PCR扩增:在组织细胞片上,加PCR反应液,覆盖并加 液体石蜡后,直接放在扩增仪的金属板上,进行PCR循环 扩增.有的基因扩增仪带有专门用于原位PCR的装置. ④杂交:PCR扩增结束后,用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原 位杂交
PCR反应的几个要素
• • • • • • DNA聚合酶 模板(要扩增的DNA) 引物 dNTPs Buffer(缓冲液) Mg 2+ 等 生产机器 模具 原料 稳定的环境 润滑剂
PCR反应步骤
95℃(变性)
50℃(退火) 72℃(延伸)
PCR循环(25-35个)
变性(denaturaion)
• 非特异性扩增

现象:PCR扩增后出现的条带与预计的大小不一致,或大
或小,或者同时出现特异性扩增带与非特异性扩增带。
• 非特异性扩增
原 因
1.
2. 3. 4. 5. 6.
引物特异性差 模板或引物浓度过高 酶量过多 对 Mg2+浓度偏高 策 退火温度偏低 循环次数过多
1. 2. 3.
4.
5. 6.
(6)两引物间避免有互补序列。 (7)引物3’端与模板序列要严格配对,3’端避免出现 3个或3个以上连续相同的碱基 ;引物 5’端无严格限 制。 3’ 5’
5’
3’
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
启动子序列
定点突变 探针标记
(4)dNTP
dNTP: dATP, dTTP, dGTP, dCTP
dNTP浓度取决于扩增片段的长度
Bam H I
质粒DNA
目的基因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GGAC
CCTG
GTCC
CAGG
GGAC
GTCC CAGG GGAC CCTG GTCC
CAGG
CCTG
不对称PCR
目的:扩增产生特异长度的单链DNA。
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浓度的引物。分别称为限制性引 物和非限制性引物,其最佳比例一般是0.01∶0.5μM, 关键是限制性引物的绝对量。 用途:制备核酸序列测定的模板
四种dNTP浓度应相等
浓度过高易产生错误碱基的掺入,浓度过低则 降低反应产量
dNTP可与Mg2+结合,使游离的Mg2+浓度下降,影 响DNA聚合酶的活性。
(5) Mg2+
Mg2+是DNA聚合酶的激活剂。 0.5mmol/L-2.5mmol/L反应体系。
Mg2+浓度过低会使Taq酶活性丧失、PCR产量下降; Mg2+过高影响反应特异性。
特点:1.良好的耐热性 在70~80℃具有最高聚合活性 在95 ℃仍然可以有50%活性 2. Mg2+依赖性 3. 扩增时3‘末端凸出一个A 碱基 3. 无校正功能 一般PCR中酶的用量为0.5-2.5 U/50 l,酶量增加使反应 特异性下降,酶量过少影响反应产量。
(3)引物
引物浓度:0.1-0.5 mol/L
反应流程(以扩增片段大小为
800bp为例):
95℃ 95℃ 55℃ 72℃ 72℃ 4℃ 5 min 30 s 30 s 1 min 5 min ------
30个 循环
PCR的特点
1. 特异性强 2. 灵敏度高 PCR产物的生成量是以指数方式增加的,能 将皮克(pg=10 - 12)量级的起始待测模板扩增 到微克(g=10 -6)水平 3. 简便、快速 PCR反应一般在2~4 小时完成扩增反应。扩 增产物一般用电泳分析,不一定要用同位素, 无放射性污染、易推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