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引言 (1)一、铁路安全运输的意义 (1)1.1铁路安全运输现状分析 (1)1.2铁路安全运输意义 (2)二、铁路交通安全运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铁路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素质低 (3)2.2工作人员不了解安全运输的特点 (3)2.3铁路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3)2.4铁路交通安全运输规章制度不完善 (4)三、铁路交通安全运输的措施 (5)3.1建设完整的铁路交通安全运输机制 (5)3.2完善铁路运输现场卡控机制来实现全程的有序控制 (5)3.3强化铁路运输的安全责任机制 (5)3.4优化铁路运输职工培训机制来提高员工素质 (6)四、结论 (6)参考文献 (9)摘要铁路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现代化统一运输网中的骨干和中坚,它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长期以来,铁路在运输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安全状况并不稳定,重大、大事故还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很严峻。
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把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为安全生产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铁路运输系统积累了安全生产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财富,对今后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安全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
本文针对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安全运输的措施进行分析,对于铁路运输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运输;措施;意义引言“畅通无阻、四通八达、安全正点、当好先行”是党和国家对铁路部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铁路各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光荣职责。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竞争激烈,因此,安全对铁路运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更加显示出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
实践证明:安全不好,路无宁日。
安全工作的好坏将关系到铁路的兴衰。
这是因为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对国民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在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发生事故,特别是发生重大、大事故,造成行车中断、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还可能引发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酿成社会动荡,甚至影响国家的声誉和形象。
对铁路本身来说,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安全是最大的节约,只有尽量减少或消灭事故,铁路的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提高。
无数事例说明,一起重大、大事故除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破坏外,还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万元、数十万元、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
因此铁路交通运输安全运输措施的意义重大,交通安全措施的制定对于铁路交通运输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铁路安全运输的意义1.1铁路安全运输现状分析我国铁路的管理体制至今仍然是唯一政企合一的部门。
铁道部是国务院的铁路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又具有铁路运输企业性质的经营决策管理权。
而各铁路局(公司)虽然是国家的运输企业,却对本辖区的铁路事务,拥有行政执法权。
这就形成了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在这种“即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管理模式下,一方面可以做到铁路运输的方便高效。
但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会在本铁路运输企业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难以正确把握定位,安全管理迁就于生产运输的弊病,在处理自属铁路企业和其他铁路企业之间发生的运输安全问题的裁决上,多少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再则,现有铁路的安全监督部门由于其带有企业性质,特别是属于运输企业的铁路局(公司)下设的安全监督机构,其行政执法合理性和公正性常常引起社会舆论方面的争议。
也因此影响了铁路安全监督部门权威性。
阻碍了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国铁路在意识形态上是以安全运输为主旋律。
较多单位在具体安全管理形式上实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这种安全管理方式,把铁路上的所有干部都融入到安全管理人员中去。
做到了安全运输的全方位管理。
这样虽然也能在安全工作中起到一定的短期效果,但这种管理模式会产生另一种弊端:就是其中不少管理人员未从事过铁路运输方面的工作,缺乏运输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因此他们投入安全管理工作是比较牵强,可以说是不务正业的外行管理内行,有时甚至出现了安全管理上的笑话。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运输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
而且也使他们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大受影响,造成铁路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相对滞后。
而在另一方面。
我国铁路虽然在认知上是以“安全为第一”,但在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上是以运用管理为优先,安全管理为辅助。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大多是选调的,而通过规范考试进入的较少。
有相当部分管理人员安全理论知识水平较低,缺乏实际安全管理工作经验。
并且还有一部分人员是年事已高由一线管理岗位退下来,因无合适的去处,而放入安全管理部门,他们大多知识老化,管理理念落后,只是想在安全管理岗位上混个退休。
他们在安全管理中,消极应付,总免不了好人主义。
并且一些铁路运输单位领导平时对安全部门的管理人员抱着摆设态度,不予重视。
1.2铁路安全运输意义安全是铁路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是点多、线长,分布广泛,而且是由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水电等多部门共同来完成的,它犹如一架巨大的联动机,昼夜不间断地运转,每个工作环节必须紧密联系,协同动作;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必须安全、准确、迅速、协调地进行生产活动,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往往影响一线或一片,甚至涉及整个运输生产。
因此,没有安全就没有正常的运输秩序和生产秩序。
在运输生产全过程中,各部门、各工种人员只有认真负责、遵章守纪,才能确保旅客和货物运输安全。
安全是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加快铁路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运输安全局面。
如果安全形势不稳,经常发生重大、大事故,势必打乱运输秩序,干扰总体部署,分散工作精力,降低经济效益,铁路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状态,铁路改革和发展就会失去重要的前提与基础,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铁路要发展,必须要走向市场,这就更需要提高产品质量,确保运输安全、树立良好的铁路运输企业形象。
当前,面对日趋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铁路通过运输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的改革,实行重载、提速、调图以及多元化经营,采用新设备、新技术,这样就给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铁路越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走向市场,越要强化安全基础,搞好安全生产。
随着铁路建设速度不断加快,铁路线路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一个大的铁路运输网。
在运输过程中,设备出现问题对铁路运输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检修方法是工作人员定期对运输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但工作效率低并且检修过程中常出现各种问题,人的肉眼判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看不见的地方没法测出故障。
利用设备检修自动化系统能够精确地检测设备状态,对设备故障进行针对性的维修,提高铁路设备检修的准确性和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二、铁路交通安全运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铁路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素质低安全工作波动性、反复性大,抓一下好一阵,抓不紧就反弹,不能一劳永逸。
2008年4月28日凌晨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运行到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之间时脱线,与上行的烟台至徐州5034次列车相撞,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构成铁路交通特别重大事故。
因此,安全生产虽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应清醒的看到,安全生产仍很不稳定,性质严重的特别重大、重大、特大事故还时有发生。
这次的重大事故主要是由于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管理者不把隐患当回事,觉得是小事一桩,多少年都过来了,未必真会因此引发事故,有侥幸心理,因而造成隐患。
2.2工作人员不了解安全运输的特点要做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首先必须了解铁路运输业安全生产的特点,然后,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运输事故的发生,确保运输质量。
铁路运输业是一个物质生产部门,但它又具有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不同的特点。
铁路是通过旅客与货物的位移来完成生产任务的,而旅客和货物的位移又是通过长大的列车在高速度的运动中实现的。
它是一种长距离空间移动式的动态加工,需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多部门、多工种共同配合,各工作环节紧密联系。
所以,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工作,一方面同其他行业有着共同的要求,即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和消除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变危险为安全,变有害为无害。
另一方面,由于铁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生产在安全上有其自己的特点。
2.3铁路施工存在安全隐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货主受利益驱动,不择手段利用超载获利;铁路内部一些单位和职工为了谋取私利,串通货主超载。
这不仅造成铁路运输收入的大量流失,更重要的是给运输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目前,从总的情况看来,施工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运输效率与设备维修的矛盾十分尖锐;施工现场作业控制非常薄弱;设备管理单位的维修施工,作业分散,检查监控不力,违章蛮干突出。
当前道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提速干线平改立进展缓慢,一些道口改造没有如期完成;部分平改立道口排水问题解决的不好,车、马、行人无法通过;大量区间人行过道没有拆并,站内平过道管理薄弱;部分平交道口看守和监护不力,安全隐患仍然很大。
在铁路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技术发生变更,就会对铁路施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铁路建设施工占线比较多,且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很难及时掌握更改的信息,存在信息空白现象,再加上有时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赶工期的情况,这就会引发一系列不安全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管理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制定出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极易忽略掉施工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这样不但会对工程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同时还会给人们和企业带来严重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2.4铁路交通安全运输规章制度不完善众所周知,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章制度是通过无数次的经验和血的教训总结提练出来的。
它对安全生产的指导作用和员工的约束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理应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但现如今,我们的铁路规章制度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规章制度有遗漏、不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
规章制度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铁路行车规章制度是铁路运输企业为了安全、正点、优质、高效完成运输任务,组织生产活动,约束经营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在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中,行车规章制度属于技术管理的范畴。
在生产过程中,正确、合理地制定规章制度,科学、规范地管理规章制度,全面有效地实施规章制度,是铁路运输企业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