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电压绝缘技术》

《高电压绝缘技术》

《高电压绝缘技术》学习包第一章气体的绝缘特性一、气体电介质的放电特性1空气在强电场下放电特性 气体在正常状态下是良好的绝缘体,在一个立方厘米体积内仅含几千个带电粒子,但在高电压下,气体从少量电符会突然产生大量的电符,从而失去绝缘能力而发生放电现象.一旦电压解除后,气体电介质能自动恢复绝缘状态2.带电质点的产生与消失(1) 激发原子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其电子跃迁到能量较高的状态(2)游离 原子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使其一个或几个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博而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3)游离的方式a.碰撞游离b.光游离c.热游离d.金属表面游离碰撞游离当带电质点具有的动能积累到一定数值后,在与气体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时,可以使后者产生游离,这种由碰撞而引起的游离称为碰撞游离引起碰撞游离的条件:: 气体原子(或分子)的游离能 光游离由光辐射引起气体原子(或分子)的游离称为光游离产生光游离的条件:h:普朗克常数ν:光的频率热游离气体在热状态下引起的游离过程称为热游离产生热游离的条件:K:波茨曼常数i W m ≥221υi W i W h ≥νi W KT ≥23T:绝对温度金属表面游离电子从金属电极表面逸出来的过程称为表面游离(4)去游离a.扩散 带电质点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运动.b.复合 正离子与负离子相遇而互相中和还原成中性原子c.附着效应 电子与原子碰撞时,电子附着原子形成负离子二.气体放电的两个理论1.汤逊放电理论.适用条件:均匀电场,低气压,短间隙(1).电子崩在电场作用下电子从阴极向阳极推进而形成的一群电子(2).非自持放电去掉外界游离因素的作用后,放电随即停止(3).自持放电不需要外界游离因素存在,放电也能维持下去(4).自持放电条件a.电子的空间碰撞系数α一个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在单位行程里所发生的碰撞游离数b.正离子的表面游离系数γ一个正离子到达阴极,撞击阴极表面产生游离的电子数一个正离子到达阴极,撞击阴极表面产生游离的电子数自持放电条件可表达为:(5)巴申定律a.表达式:P:气体压力 S:极间距离b.均匀电场中几种气体的击穿电压与ps 的关系)(PS f U F =1)1(=-S e αγ2.流注理论(1).在ps乘积较大时,用汤逊理论无法解释的几种现象a.击穿过程所需时间,实测值比理论值小10--100倍b.按汤逊理论,击穿过程与阴极材料有关,然而在大气压力下的空气隙中击穿电压与阴极材料无关.c.按汤逊理论,气体放电应在整个间隙中均匀连续地发展,但在大气中击穿会出现有分枝的明亮细通道(2).理论要点:认为电子碰撞游离及空间光游离是维持自持放电的主要因素,流注形成便达到了自持放电条件,它强调了空间电符畸变电场的作用和热游离的作用.(3)放电简单流程图:有效电子(经碰撞游离)-----电子崩(畸变电场)-----发射光子(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新的电子崩(二次崩)-----形成混质通道(流注)-----由阳极向阴极(阳极注)或由阴极向阳极(阴极流注)击穿.三.不均匀电场中气隙的放电特性1.电晕放电一定电压作用下,在曲率半径小的电极附近发生局部游离,并发出大量光辐射,有些像日月的晕光,称为电晕放电.电晕起始场强开始出现电晕时电极表面的场强电晕起始场强开始出现电晕时电极表面的场强电晕起始场强开始出现电晕时电极表面的场强2.极性效应(1).正棒---负板分析:a.由于捧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削弱了电离,使电晕放电难以形成,造成电晕起始电压提高。

b.由于捧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在间隙深处产生电场加强了朝向板极的电场,有利于流注发展,故降低了击穿电压(2).负棒---正板分析:a.捧附近正空间电荷产生附加电场加强了朝向棒端的电场强度,容易形成自持放电,所以其电晕起始电压较低。

b.在间隙深处,正空间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与原电场方向相反,使放电的发展比较困难,因而击穿电压较高。

结论:在相同间隙下正捧-----负板负捧-----正板电晕起始高低间隙击穿压低高四.雷电冲击电压下气隙的击穿特性1.标准波形几个参数波头时间T1:T1=(1.2 30%)μs波长时间T2: T2=(50 20%) μs标准波形符 表示2.放电时延(1).间隙击穿要满足二个条件a.一定的电压幅值b.一定的电压作用时间(2).统计时延t s通常把电压达间隙的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间隙中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为止所需的时间(3).放电形成时延tf从第一个有效电子到间隙完成击穿所需的时间(4).放电时延tLtL=ts+tf气体间隙在冲击电压作用下击穿所需全部时间:t=t1+ts+tf其中:ts+tf 就是放电时延tL3. 50%冲击放电电压U50%放电概率为50%时的冲击放电电压50%冲击放电电压与静态放电压的比值称为绝缘的冲击系数β4. 伏秒特性(1) 定义同一波形、不同幅值的冲击电压下,间隙上出现的电压最大值和放电时间的关系曲线(2) 曲线求取方法 sμ50/2.1±0%50U U =β(3) 电场均匀程度对曲线的影响不均匀电场由于平均击穿电场强度较低,而且流注总是从强场区向弱场区发展,放电速度受到电场分布的影响,所以放电时延长,分散性大,其伏秒特性曲线在放电时间还相当大时,便随时间之减小而明显地上翘,曲线比较陡. 均匀或稍不均匀电场则相反,由于击穿时平均场强较高,流注发展较快,放电时延较短,其伏秒特性曲线较平坦.五. 大气条件对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大气条件大气压力 P0=101.3kpa温度湿度 f0=11g/m32. 相对密度的影响 相对密度d d=0.289----当d 在0.95到1.05之间时,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U 与d 成正比U= dU03. 湿度的影响(1). 均匀或稍不均匀电场湿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但程度极微,可以不校正(2). 极不均匀电场由于平均场强较低,湿度增加后,水分子易吸附电子而形成质量较大的负离子,运动速度,减慢游离能力大大降低,使击穿电压增大.因此需要校正.4. 高度的影响C020随着高度增加,空气逐渐稀薄,大气压力及空气相对密度下降,间隙的击穿电压也随之下降.U=ka U0六. 提高气体间隙绝缘强度的方法七. 提高气体间隙绝缘强度的方法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改善电场分布,使之尽量均匀;另一个是削弱气体间隙中的游离因素1. 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1). 改变电极形状(2). 利用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作用(3). 极不均匀电场中采用屏障当屏障与棒极之间的距离约等于间隙的距离的15%-----20%时,间隙的击穿电压提高得最多,可达到无屏障时的2---3倍2. 削弱游离因素的措施(1). 采用高气压(2). 采用高真空(3). 采用高强度气体SF6气体属强电负性气体,容易吸附电子成为负离子,从而削弱了游离过程.提高压力后可相当于一般液体或固体绝缘的绝缘强度.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毒、不燃的不活泼气体,化学性能非常稳定,无腐蚀作用。

它具有优良的灭弧性能,其灭弧能力是空气的100倍,故极适用于高压断路器中。

八. 气体中的沿面放电10001.11H k -=α1. 什么叫沿面放电沿着固体介质表面的气体发生的放电沿面放电电压通常比纯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要低2. 界面电场分布的三种典型情况气体介质与固体介质的交界称为界面(1). 固体介质处于均匀电场中,且界面与电力线平行;(2). 固体介质处于极不均匀电场中,且电力线垂直于界面的分量比平行于界面的分量大得多;类似套管(3). 固体介质处于极不均匀电场中,且电力线平行于界面的分量以垂直于界面的分量大得多.类似支持绝缘子3. 均匀电场中的沿面放电其放电特点:(1).放电发生在沿着固体介质表面,且放电电压比纯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要低. 其原因a. 固体介质与电极表面没有完全密合而存在微小气隙,或者介面有裂纹.b.介质表面不可能绝对光滑,使表面电场不均匀.c.介质表面电阻不均匀使电场分布不均匀d.介质表面易吸收水分,形成一层很薄的膜,水膜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两极移动,易在电极附近积聚电荷,使电场不均匀4. 极不均匀电场具有强法线分量时的沿面放电(套管型)(1) 放电发展特点a电晕放电 b. 线状火花放电 c. 滑闪放电d. 闪络放电(2) 影响沿面放电因素分析等值电路图a.固体介质厚度越小,则体积电容越大,沿介质表面电压分布越不均匀,其沿面闪络电压越低;b.同理,固体介质的体积电阻越小,沿面闪络电压越低c.固体介质表面电阻减少,可降低沿面的最大电场强度,从而提高沿面闪络电压(3).提高沿面闪络电压措施a.减少套管的体积电容。

如增大固体介质厚度,加大法兰处套管的外经b.减少绝缘的表面电阻。

如在套管近法兰处涂半导体漆或半导体釉5.极不均匀电场具有强切线分量时的沿面放电(支柱绝缘子型)由于电极本身的形状和布置己使电场很不均匀,故介质表面积聚电荷使电压重新分布不会显著降低沿面闪络电压,为了提高沿面闪络电压,一般从改进电极形状,如采用屏蔽罩和均压环6. 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000分析结果a.绝缘子片数越多,电压分布越不均匀b.靠近导线端第一个绝缘子电压降最高,易产生电晕放电。

在工作电压下不允许产生电晕,故对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考虑使用均压环7. 绝缘子表面污秽时的沿面放电户外绝缘子,会受到工业污秽或自然界盐碱、飞尘等污染,在干燥时,由于污秽尘埃电阻很大,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很小,对绝缘子安全运行无危险;但下雨时,绝缘子表面容易冲掉,而大气湿度较高,或在毛毛雨、雾等气候下,污秽尘埃被润湿,表面电导剧增,使绝缘子的泄漏电流剧增,降低闪络电压8.防止绝缘子的污闪,应采取措施(1).对污秽绝缘子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洗(2). 绝缘子表面涂一层憎水性防尘材料(3).加强绝缘和采用防污绝缘子(4).采用半导体釉绝缘子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流注理论未考虑 的现象。

A .碰撞游离B .表面游离C .光游离D .电荷畸变电场2) 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的出现为特征。

A .碰撞游离B .表面游离C .热游离D .光游离3) 电晕放电是一种 。

A .自持放电B .非自持放电C .电弧放电D .均匀场中放电4) 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

A.碰撞游离B.光游离C.热游离D.表面游离5) ______型绝缘子具有损坏后“自爆”的特性。

A.电工陶瓷B.钢化玻璃C.硅橡胶D.乙丙橡胶6) 以下哪个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A.大雾B.毛毛雨C.凝露D.大雨7) 污秽等级II 的污湿特征:大气中等污染地区,轻盐碱和炉烟污秽地区,离海岸盐场3km~10km 地区,在污闪季节中潮湿多雾但雨量较少,其线路盐密为 2/cm mg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