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作文拟题技巧一、作文写作1.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幸福就在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时时刻刻围绕在你我的身边: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这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这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想,这同样是幸福……请以“这就是幸福”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名字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答案】这就是幸福什么才是我要的幸福,是拥有无尽的财富,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受人注目的地位,如果这些都不是,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古往今来,无数人执着地追求着各自心目中的幸福,嫦娥怀抱着幸福的梦想,吞下了长生不老丹,飞上九天,成了月中仙子。
可独守着寒冷的广寒宫,她是否会感到做神仙的幸福呢。
而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马蒂尔德,在戴上项链做着幸福的梦的同时,却没有想到这幸福是那样地短暂,她为她的幸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嗜财如命的葛朗台,拥有如山的金币大概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吧。
但当他年老力衰地坐在轮椅上盯着他的密室,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他的金子时,这样的幸福是多么的可悲。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感觉别人的幸福很耀眼。
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当中国的封建学子们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为人生的最大幸福,并且为之奋斗终身时,吴敬梓则用他的笔给我们绘出一个中举后的范进喜极而疯的场面,幸福就是如此吗?我怀疑了。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是杜甫认为的幸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白的人生写照。
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感叹古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渐渐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的。
它不是千金的财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为人,为别人着想的奉献,是付出,这就是我要的幸福。
【解析】【详解】作文标题“这就是幸福”。
“幸福”是题目的关键词,另外也要解决“这”是什么的问题。
俗话说“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句话有些道理,一方面是说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幸福之中,反而对幸福熟视无睹;另一方面也说明幸福其实是很简单,很平凡的,甚至不被人注意。
我们要注意材料中“幸福就在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时时刻刻围绕在你我的身边”这句话,它提示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材料,提炼观点,确定主题。
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深刻体会生活,细致观察生活,生动表现生活,创作的源泉才会喷涌而出,才会用生花妙笔写出动人的文章。
2.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指引你前行的“星”,虽没有太阳般灿烂的光辉,却能在你前进的黑夜中给你希望与慰藉。
父母的一次叮嘱,老师的一次教诲,同学的一次支持,朋友的一次鼓励,陌生人的一次帮助,名人故事的一次洗礼……有多少的进步与欢笑,有多少的感动与收获,这些点点滴滴,犹如夜空中的流星,虽是短暂,却又是永恒。
请以“那颗带我前行的星”为题作文。
要求:①选材新颖,内容具体。
②主题深刻,有真情实感。
③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那颗带我前行的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那么一颗星,一直带我前行。
那颗星,就是我奶奶。
在夏日璀璨的星空下,我悠闲地躺在摇椅上数星星,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奶奶有讲不完的故事,古今中外的都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安徒生的童话,奶奶总是用那轻松活泼的语调娓娓道来。
《丑小鸭》告诉我要执着追求梦想;《皇帝的新装》告诉我要保持一颗诚实的童心;《卖火柴的小女孩》告诉我要热心帮助困苦的人。
奶奶的故事总是让我身临其境,让我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
由于父母要干活,接送我上学的事就落到奶奶身上。
一辆破旧的单车,奶奶和我,这一道风景整整持续了六年。
随着年岁的增加,奶奶稳健有力的双脚显得力不从心,奶奶呼呼的喘气声和自行车发出的“咔咔咔”声,现在想起来都让我心酸。
奶奶有一块地,她就是那块地里转个不停的陀螺。
我喜欢跟着奶奶转,因为那里有许多小精灵。
奶奶见我喜欢蝴蝶,竟说要捉一只给我。
奶奶在那狭窄的田埂上跟着蝴蝶转,笨拙的身躯向那煽动着翅膀的蝴蝶一步一步地靠近,眼里闪着孩童般的期待,突然双掌猛一合,抓着了。
奶奶在我眼前张开双掌让我分享她的胜利,可就在这时蝴蝶从奶奶的指缝中逃脱,奶奶惊叫着、拍打着、像个孩子似地穷追不舍,妄图抓住它。
看到这情形,我心中莫名地感动,感动于奶奶为我喜欢的东西忙得不亦乐乎。
上了初中,功课多了,作业也多了,夜晚,我在灯下奋笔疾书,心中难免孤寂。
这时奶奶来了,手里捧着一盒针线,她总是漫不经心地说:“人老了,不用睡那么多觉了,我补补衣服,不影响你学习吧?”我心中明白,奶奶是找借口来陪读的。
每每望见奶奶佝偻的背影与吃力地穿针引线时,我总是很伤感,但同时学习的动力也日益地强大,今天我能取得一点点的进步,源于奶奶一声声的告知,一天天的陪伴,一次次的指引……奶奶,你是带我前行的星!璀璨星空中最亮的那颗!有你的指引,我会勇往直前,永不停息。
【解析】【详解】根据引导语理解,“星”有“向导”“指引”之意,可是某个人或某种思想情感,用叙述的方法来写自己在“他”(它)的指引来如何改变自己,如何进步的。
材料的选择,引导语中已经作了很好的提示。
根据提示,也可以写多个“星”,从“父母的一次叮嘱,老师的一次教诲,同学的一次支持,朋友的一次鼓励,陌生人的一次帮助,名人故事的一次洗礼”选出几个来写(多点写作),组织好材料,生动地叙述有关的事例,注意段落间的过度,最后再总的表达自己对这些“星”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赞美“星”。
3.人生就是一场旅行。
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范文:走过,才明白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题记依旧清晰地记得,初次见到汉服时,动人心魄的惊艳。
走过千年风雨的汉服,穿过历史的尘埃,带着古朴的气息,诉说着华夏的盛衰兴亡。
与汉服的遇见,是那样的自然。
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
那飘逸的羽纱只轻轻一拽,我便跌进了锦绣繁华的古老华夏。
那是外网上挂着的宣传汉服的视频。
穿上了汉服,一个个便都成了诗画中走出的人。
或浓妆恣情饮酒,张扬而热烈,或淡抹执卷而读,素雅而明秀。
有佳人明眸善睐顾盼生姿,亦有才子广袖翩飞玉树临风。
交领,右衽,束腰,一丝不苟。
再在腰带上用绳线松松挽个结,压一块精雕细琢的玉佩,散发着温润的光泽,真真是绝世无双。
古老的汉服就这样走向世界,在偌大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想想唐明皇的时代,大明宫里灯烛高悬,处处皆是皇家华贵与威仪。
丝竹齐喧,有倾国之颜踏歌而入缓扭纤腰,一个盛世的繁荣便在翻转舞动的袖中流转。
如此,便有了闻名天下的《霓裳羽衣舞》。
我总想着,纵使贵妃天人之姿,若是没有了羽衣的增色,终归是少了几分灵动。
汉服就这样,走过了盛唐。
忆及几年前,如果有人穿着汉服走街过巷,那必是引得一路的侧目议论,更有甚者,觉得那是韩服或者和服,皆是止不住的鄙夷。
实在可悲!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裳,你却说我行为异常?我倍加珍惜的汉服,你却说它属于扶桑?思及现在,内心止不住的庆幸,且不说满街的汉元素,便是穿上汉服,路人也大多报以微笑和赞赏。
失落的汉服,终于走出尘埃,散发出更加耀眼绚烂的光华。
去年的时候,曾经去安徽宏村旅游。
粉墙黛瓦中有一位姑娘身穿汉服在拍照。
微风拂过,轻轻撩起她月白的裙角,发髻上插着一根玉簪,坠着流苏,根根纠缠。
树影斑驳,她倚着树,低眉浅笑,熙来攘往的人群无意识间为她留出一块空地。
尘世浮华,手执折扇的她淡雅得如同裙角绣着的杏。
后来,我也买了这样的两把扇子,竹骨纱面,隐藏着一折一折的流光,春来暑去,秋收冬藏,每每打开,便依稀嗅见淡淡的杏香,清幽而绵长。
正是因为走过才明白,汉服不仅仅是衣服,它因先人的匠心而独特,因历史而沉重,因风骨而意蕴深长。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走过,才明白”。
【审题立意】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
学生选材的角度非常丰富,此题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思考和选择空间,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发挥平台。
不过,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面对一个自由开放的题目,在写作时最好聚焦在一个点上,从而使主题更加的突出,使立意开出一朵绚丽之花。
【思路点拨】本题学生可回味自己的生活,感悟成长的同时,更注重对自我的内化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达到提升自我的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
“走”提醒学生要注意所写的内容应该是亲身经历的,“过”表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走过”平淡的词语背后蓄积深沉的情感。
“才明白”立足于思考,“才”字是一种顿悟,催我们奋进,促进我们成长。
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完成作文。
【文体选择】文章可叙可议,选择最能驾驭的体裁。
点睛: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做到审题准确。
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来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不能错误地理解题意。
其次要立意深刻。
就是要为文章确定一个鲜明、集中、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
第三,选材要精当。
要围绕着中心来选择材料,运用那些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或论述得透彻有力。
写作时,依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要突出表现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结构文章时,注意内容上起、承、转、合,最好能写出文章的“波澜”;能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小事情揭示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语言上,要准确通顺,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开场中,主持人董卿说:《中国诗词大会》是与大家一年一度的相约,我们携手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起听“稻花香里说丰年”,一起叹“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起盼“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赏四季风景,品诗意人生。
是啊,不管是“四季风景”、还是“诗意人生”,只有慢慢品味,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
请以“品”为题目或自拟一个包含“品”字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品茗捧一盏茶,落座闲亭之上,伴皎皎月光,让清风包蕴茶香,回味一段悠长。
——题记品茶道,是品蕴含千年的文化传承,古有高歌饮酒,亦有浅尝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