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第九届会员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第九届会员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第九届会员大会工作总结暨2014-2015年度工作安排—2014年10月27日在第十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执行会长宋瑞霖各位会员代表:受会长会议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以下称药促会)第九届会员大会过去四年的工作,并对2014-2015年度的工作提出建议,请各位代表审议。

第一部分过去四年工作回顾自2010年以来第九届会员大会的四年,是药促会发展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四年。

在2010年4月第九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会议推举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为药促会会长。

从此,药促会开启了全新的时代。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鼓励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精神,桑国卫会长为药促会确立了“创新、产业化、国际化”的办会宗旨,将药促会的功能定位在:为创新型医药企业代表服务,推进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体系建设,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由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性转变,最终为人民大众的健康服务。

在新宗旨的指导下,药促会不断创新内部治理结构和体制机制,提升为会员单位服务的能力与水平;通过举办各种论坛、发布会、大型会议等促进会员单位乃至整个医药产业互相交流、创新发展;通过与外国驻华使馆、国外行业组织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中外医药产业界的合作交流,为会员单位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提供医药信息搜集、整理、评价、咨询服务;在有关政府部门和医药企业的支持下,开展国内外重大医药政策问题研究,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四年多的努力,药促会在机构建设、会员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政社分开、责权明确、依法自治、诚信自律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药促会四年来的主要工作及特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通过创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为了实现新的办会宗旨与功能定位,药促会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发挥会员单位参与药促会管理事务的作用,我会不再设立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所有权力均由会员大会行使,充分发挥会员大会的作用。

2、为了保证会员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决定的贯彻落实,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由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组成的会长会议制度,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行使会员大会的主要权力,审议药促会的重大事项。

药促会通过现场或者通讯方式每年召开多次会长会议,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3、2012年,因年龄原因,桑国卫院士主动提出不再担任会长职务。

为更好地发挥会员单位的作用和积极性,借鉴国际经验,药促会制定相关规定,尝试实行轮值会长制度:从会员中选举产生会长,任期一年。

截止到目前,已经有上海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宇和天津天士力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担任两任轮值会长。

轮值会长负责召集会长会议,组织落实会员大会的决议,代表药促会率团出访和出席重大活动。

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的实施使药促会在会员参与、民主办会的改革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对于提升药促会的活动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的支持。

4、为了提高依法自治的水平,药促会加强内部制度化、法治化建设,针对一系列重大创新举措制定相应的制度文件,包括修改章程,建立会长会议制度、轮值会长选举办法、会员入会及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5、为了增强药促会服务能力,不断加强秘书处建设。

首先,加强秘书处人力资源建设,建立一支适应药促会发展要求的团队。

目前,药促会共有员工18名,平均年龄36岁,其中1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占比55%;并设立办公室、财务、人力资源、研究部、国际部、信息部等内部职能部门。

其次,加强秘书处的规范化管理。

制定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考勤管理、印章管理、行文管理、证书管理、安全管理、研究课题管理等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使秘书处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步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为会员单位的创新发展提供服务为了提高会员企业创新能力,药促会通过推动会员企业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的合作、筹办重要会议等方式来为会员单位的创新发展服务。

主要有以下内容:1、在辽宁省政府、北京市卫生局的支持下,组织会员企业分别与沈阳药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共同组建了创新药物研发产学研战略联盟。

2、与国药集团和复星医药集团合作申请“新药创制研发平台建设”,获得了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立项批准。

3、承办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北京报告会,邀请我会会长、国家重大新药创新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桑国卫院士作主题报告,介绍、分析了全球新药研发投入产出严重不均衡带来的巨大挑战、国际新药研发的最新趋势,以及我国“十一五”期间新药创制的主要进展;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创新药物研发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重点。

4、多次举办“脑血管病创新药物产业联盟高峰论坛”,促进医疗界、产业界与学术界的交流。

从2010年开始,与中国药学会连续举办五届“中国医院药学政策论坛”,在全国率先搭建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同台对话交流的平台,研究转化医学、药师的地位与作用等重大问题。

5、协助会员企业举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成果发布会,宣传会员企业的创新药物,如:贝达药业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盐酸埃克替尼”,以及康弘药业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一类生物新药——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

中国药促会与浙江贝达药业公司合作,开展对所有“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有效6个月或以上的病人给予后续免费用药的活动。

截止2014年8月31日,共发药101114人次,404456盒,价值11亿元左右,开辟 65家药店作为免费赠药定点药店。

这表明,我国医药创新成果能够惠及广大患者,降低医疗费用,为我国医改事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6、通过农工党中央等多种渠道反映会员企业关于鼓励医药创新的需求。

药促会多次参加农工党组织的调研,先后陪同农工党中央领导到会员企业考察,并通过农工党向中央提交了鼓励医药创新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国内外重大医药政策课题四年来,药促会先后承接了卫生计生委、人社部、工信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及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三十余项,涉及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审评机制、药品招标采购、药品价格以及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等主题,并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提出了研究报告及相关政策建议。

1、关于基本药物制度研究。

药促会接受了卫计委药政司委托的3个相关课题,内容涉及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框架、立法要素以及基本药物可及性等内容。

针对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中“最低价中标”规定的弊端和危害,药促会做了大量工作,多次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形成研究报告报送国务院领导、国务院医改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卫计委。

2010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我会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

2011年药促会牵头并联合其他五家协会,起草了《关于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呼吁医药产业界加强自律、诚信守法、规范经营。

会后,六协会联名上书国务院医改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卫生部,痛陈并提出修改完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双信封”制度的建议。

在社会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内容作了调整,首次明确提出“既要降低虚高的药价也要避免低价恶性竞争,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供应及时”,并承认我国医药产业存在质量层次的现状。

2、关于药品审评机制研究。

药品审评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医药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性,关系到我国医药创新发展和药品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进而关系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和医改目标的实现。

为此,我们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注册司、法制司和审评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配合他们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一是,研究如何解决我国药品审批机构人员队伍严重不足,审评任务积压严重,承担的任务与机构编制极不匹配等问题。

药促会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相关负责同志多次进行讨论,并于2012年9月组织召开了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相关负责同志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药促会创新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药促会专门撰写了《关于完善药品审评机制,促进医改事业和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报告》。

在该报告中,我们建议:改革药品审评收费制度;建立附条件、附期限的合同制药品审评专家制度,提高药品审评能力和效率。

该报告受到了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编办、财政部等部门的高度重视。

新华社还专门向我会约稿拟在向中央领导报送的《内参》中予以反映。

二是,积极参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工作。

2013年11月,我们召开会员企业座谈会,并邀请注册司领导参会,共同研究探讨如何修订完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部分条款;会后,我们根据会员企业的意见,撰写了《关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相关条款的研究意见》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三是,开展《药品管理法》的研究修订工作。

2013年底至2014年初,我们通过发函征求了会员企业对《药品管理法》的修改意见,形成《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建议》上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3、关于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研究。

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关系到药品供应保障和医药企业的流通和销售,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

药促会关注各地的药品招标采购相关政策,在各地征求相关意见时进行研究并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应当指出,近年来每当各地出台药品招标方案时,药促会都对一些存在争议的政策首先做出反应,反映产业界的呼声;对一些违反产业发展规律,漠视企业合法权益的做法在第一时间做出郑重回应,并提出修改建议。

地方政府对药促会的意见和建议给予了重视,并予以部分采纳。

近年来,药促会分别对广东、上海、安徽、福建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方案做了专题研究并提交研究报告。

我们在报告中指出相关文件在指导思想、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不妥之处,建议相关地方政府在制定药品招标采购政策时,要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鼓励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精神;要考虑到我国药品质量存在差异的现状;要与国家正在开展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提升药品质量和医药生产经营水平的战略部署保持一致。

上海市政府对我们的建议予以高度重视。

2013年8月,上海市社保局专门约请药促会进行座谈,并修改了他们的方案。

2013年10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委托药促会,对如何确定和采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仿制药进行研究。

为此,药促会向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提交了《关于优先采购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仿制药的建议》,希望在招标和定价中给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仿制药与原研药同等的市场地位,打破原研药的市场垄断,降低原研药的虚高价格,进而达到合理降低医药费用、减轻国家和公众医疗负担的目的。

今年8月,药促会针对《福建省2014年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