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


维生素B1——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脚气病——粗粮、谷类种皮、豆类
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的水果蔬菜,青椒等
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肝脏、鱼肝油、鸡蛋、奶酪等
二、消化和吸收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淀粉在口腔中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
关系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4、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早中晚比例:30%-40%-30%)
(2)平衡膳食宝塔,粮谷类需要最多,因为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一份营养合理的食

消化道 外的大
腺体 消化道 内的小
腺体
唾液腺 肝脏(最大)
胰腺
肠腺
胃腺
3、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
分泌唾液 分泌胆汁 分泌胰液
分泌肠液
分泌胃液
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 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 含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 酶,可消化糖类、脂肪、蛋白 质 含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1)淀粉最先开始消化(在口腔内),蛋白质第二(在胃内),脂肪最后(在小肠)。三种营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六大类营养物质
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
2、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脂肪:作为备用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
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维生素:含量少,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
3、无机盐缺乏症:
含钙的无机盐:儿童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
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
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智力障碍
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障碍
4、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
养物质最终都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
(2)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分解产物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可以直接被吸收。 (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结构特点: 1.长,5-6米,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内表面 2.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3.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 4.内有三种消化液,分别是胆汁、胰液、肠液,利于消化,与吸收无关。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馒头碎屑+2ml唾液 馒头碎屑+2ml清水
馒头块+2ml唾液
搅拌,37℃温水中 不搅拌,37℃温水中
滴加 碘液
不变蓝 变蓝
部分变蓝
(1)放在37℃温水中,——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模拟口腔温度。 (2)1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
2号试管变蓝,原因:淀粉没有被分解; 3号试管部分变蓝,原因:淀粉部分被分解。 (3)1号和2号,变量是唾液。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食道、胃、小肠(消化、吸收的 主要场所) 、大肠和肛门。(见图) 阑尾在右下腹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