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7月电大本科《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7月电大本科《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7月电大本科《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338
课程代码:02653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学前教育;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一、简答题
1.简要说明幼儿园文化以及它的三种形态。

参考答案:
幼儿园文化是幼儿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一般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2.简要说明幼儿的思维能力评价。

参考答案:
思维能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能力。

思维是认知的核心,学前期是个体思维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评价幼儿思维水平,可以从思维方式水平、思维敏捷性、思维创造性三方面来考虑。

3.简要说明如何评价学前儿童的大肌肉动作。

参考答案:
(1)包括对走、跑、跳、投、平衡、钻爬等基本动作的评价;
(2)包括对身体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等运动能力的评价。

4.简要说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被评对象。

参考答案:
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被评对象当然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但是幼儿园教育是复杂而开放的系统,如果不明确被评对象,不利于评价的深入理解。

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被评对象分为三类,即对人的评价(如幼儿、教师)、对物的评价(如对环境的评价、对设施设备的评价)、对活动的评价(如对项目的评价、对课程的评价等)。

根据我国学前教育实践,又可将被评对象分为儿童发展和教育教学活动。

其中儿童发展包括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包括幼儿园管理工作、班级教养工作、幼儿园办园条件、总务工作、保教队伍、科研状况、领导班子、家长工作等。

5.简要解释什么是评价的目标达成模式。

参考答案:
(1)由泰勒提出;
(2)目标达成模式强调评价过程的本质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3)实施步骤主要包括确定目标;将标准分解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度,进行权重赋值;围绕这些分解了的目标搜集资料;对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判断是否达到目标、达到目标的程度。

二、论述题
6.试分析如何评价教师与儿童的沟通。

参考答案:
(1)是否是双向的、多个回合的沟通;
(2)是否对儿童做出友好的、敏感的回应;
(3)沟通效果是否有效;
(4)是否有效地使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5)是否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情感。

7.试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与情绪发展评价的内容。

参考答案:
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与情绪发展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自我认识发展评价。

包括对自己生理特征的认识、对心理特征的认识、对社会角色的认识等;
(2)社会行为评价。

包括对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告状行为的评价等;
(3)同伴关系评价。

包括对所扮演角色和地位的评价、受欢迎程度、同伴关系性质的评价等。

三、案例分析题
8.对于幼儿自尊心的评价,最常用的方法是事件取样观察法,教师在明确观察的目的之后,对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自尊心相关的内容进行记录,然后判断幼儿自尊心发展水平。

请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对下面案例进行评价。

案例:丹丹的画
在一次巴巴家族去旅行的绘画活动中,丹丹画好以后就让明明看她画的巴巴家族,并问明明:“你觉得我画得好吗?”明明还没有画完,就没有搭理丹丹。

最后在丹丹的再三追问下,才说:“我觉得你画错了!”丹丹很是不服气,有点生气的问:“我哪里画错了,我画得这么好!”明明说:“你都把小鱼画到了天空上了,这还不是画错了?”丹丹赶忙解释说:.“你没有看清
楚,如果你拿着我的画远远的看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见明明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丹丹把目光投向了老师。

参考答案:
幼儿自尊心观察评价指标表
分析与评价:我们可以从教师的观察描述中看到,丹丹在绘画活动中主动向别人表现自我,并寻求其他小朋友对自己绘画作品的肯定,同时在明明说她画错的时候,丹丹觉得明明不理解自己,有点生气并进行了辩解,这一系列的行为表现都说明丹丹具有较强的自尊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