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设计基本功竞赛小结(一芳)语文作业设计基本功竞赛小结(一芳)语文作业设计基本功竞赛圆满结束,期间,相信老师们通过这次竞赛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一点,从老师们交回的作品也能看得出。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六位语文教研组长,着眼于本组的教研发展,仔细阅读了本组老师的作品,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从总结中的理论支撑和深刻的评价中我们深深得感受到六位语文教研组长在学习上、分析表述上下足的工夫。
现特将六位组长的竞赛小结拿来与大家共享。
一年级作业设计小结梁彦亭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作业形式的设计。
对作业形式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并进而设计新的作业形式非常有意义。
在小学阶段,鉴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的情况,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作业。
”我们认为,所谓的“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作业”,仅仅是针对课外的书面家庭作业,它绝非不要作业。
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业形式要多样化,要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
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如课后的实践作业,口头、听力作业,表演作业等。
从作业发生的场所角度分析,可以考虑课外作业、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相互结合;从做作业的时间方面分析,可以考虑短期作业和长期专题作业相结合;从作业承担着角度分析,可以考虑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作业等不同的作业形式;从作业兴趣角度分析,可以考虑把传统的单一性作业方式和趣味性、多样性作业结合在一起,采取趣味性、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总之,要采取多种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做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孩子,有趣的作业设计,往往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不再那么枯燥,而是充满了乐趣。
如常丽老师的课前预习,就采用了让家长为孩子画星的方法,在亲子学习过程中,通过家长来激发孩子为了夺得更多的星而努力。
课中作业中,大家都围绕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尽量在课堂上达成既定目标,如陈静、齐欣、武爱萍老师的课堂作业以不同的形式检验学生一类字和二类字的学习情况,常丽穿插了口语交际,又用画笑脸来鼓励孩子们写好字,梁彦亭老师则采用的是以同学合作,互相帮助检验生字掌握情况,而不是一味靠教师来检查的形式。
武爱萍和齐欣老师还把句子训练作为一项课堂练习,让语文教学扎实进行。
课后作业中,有拓展性作业,如许春华老师拓展阅读:读一篇美文;武爱萍老师的拓展想象;梁彦亭老师的推荐阅读书目,可以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
朗读作业,梁彦亭、常丽老师的和家长分角色或共同配乐朗读,增强了朗读的乐趣。
实践作业,常丽老师的通过上网、看书、或向长辈打听,了解乌鸦在它们的父母老了以后是怎么做的;了解家里人的心愿,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做。
梁彦亭老师的收集一些团结友爱的格言、谚语,做成漂亮的书签,想和谁做好朋友就送给谁。
有效的作业设计,更应该成为有效课堂的延伸和提升,力争让作业成为孩子们全面成长的乐园。
二年级作业设计小结杨慧丽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从现状看,低年级语文作业存在着以下问题:机械抄写多,要求一刀切,内容重复,枯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
这使得刚低年级的孩子就可能产生马虎敷衍,草草了事的想法。
把家庭作业看作负担,这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乃至健康的心理。
语文新教材,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习内容也丰富多彩了。
学生的作业形式也是可以改变的。
从这次的作业设计比赛中,我们已经开始看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欣喜场面。
一、预习作业“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就象其它所有有计划的活动一样,如果能事先有所预习,那就会提高它的效率和成功率。
“预习”,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指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学习内容,看看自己在无老师课堂讲解指导的情况下,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针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预习”旨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表现自我等。
1.重视朗读.不同年级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小学生,预习更侧重于“读”的培养,如阅读图文并茂的课文、读读课文、认认生字等,渗透学生看书、读书的意识。
这一点,六位教师都做的很好,都要求学生放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
2.鼓励质疑.质疑是一种通过提问而获得知识的手段,它同样是一种学习能力。
每次学新课文前,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然会遇到一些疑问。
要求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并留下记号,这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轨迹。
由于低年级学生基础低,知识储备量少,表达和理解水平弱,提出的问题往往没有目的性,随意性也较大。
这项作业刚开始做时遇到很大困难。
但兴趣是入门的向导。
教师首先注重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对”高水平”的疑问给予表扬,对不动脑筋的提问加以正确引导。
并留出思维空间,让学生产生疑问。
从而培养学生养成“预习质疑”这一良好的学习品质。
这一点在孙世平和杨慧丽的作业设计中有所体现.3.搜集整理资料。
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
为此,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
待到课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
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其动手查找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日月潭》是台湾省著名的景点,景色优美,作者运用简短的文字向大家描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六位老师都鼓励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初步了解日月潭的美景,其中,张婷老师要求学生搜集日月潭的风景图画及台湾的风景名胜,做一次“图画旅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更好。
二、课堂作业六位老师都能从字词入手,检测读书效果。
针对自己预习中没有认识的生字重点记忆,小伙伴帮助识字,巩固识字法,这样发现预习中的问题,解决问题,效果甚佳。
其次,在整个课文的教学中,围绕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看搜集到的日月潭的美景、画面,再指导朗读,积累语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讨论交流的形式解决预习和学文中的困惑,同时,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争当小导游选择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的由来、景色等,激发学生学生热爱台湾,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将学生的预习活动一直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与课堂教学形成整体,切实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较突出的是张婷和杨慧丽老师,他们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所学课文知识点与能力形成进行有效地整理归纳。
如:一、看拼音写词语二、把词语补充完整,选择造句。
三、请为日月潭写一句广告词,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来观光。
把每课的基础知识力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字词的掌握、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实现课课清,堂堂清,目标明确,落实到位。
三、课后作业许多抄写练习,在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中占有较大比例。
不可否认,抄写能使学生的书写技能得到训练并记忆积累字词。
而作为语文作业重头戏的抄写作业,却最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
任老师再三叮嘱:“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可字逐渐潦草仍在所难免。
根据这一情况,谷秀青老师的分层抄写生字的作业,要求学生会写的巩固一次,有困难的可以多写一次,要求学生“认真看一看,用心写一写,仔细记一遍。
”的三个一。
虽然学生的抄写作业少了,可同学完成作业的劲头却提高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主动的写作业,喜欢上写作业,六位老师是各显神通。
李晓红、孙世平、段亚丽、杨慧丽老师的画一画我心中的日月潭。
张婷老师设计的:为《日月潭》选配乐曲,配乐朗诵。
谷秀青老师的选择背诵的作业,都使学生不再恐惧作业,而是兴趣盎然的听说读写。
只要我们做学习的有心人,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学生,孩子们一定能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三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小结刘金花春霞的作业设计有许多可取之处:1.注重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的培养。
例如:课前的“爱读书的你,请你去收集牛郎织女的故事,并熟练到能讲的程度。
”“请帮老师去查诗人李商隐的资料,明天告诉我。
”课后的“推荐古诗《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课外积累,收集关于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的诗歌。
”搜集的目的就是为上课做准备的,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就会从搜集的过程中得知古诗的一些相关联的信息,并能结合这些信息自主学习古诗,基本的学懂了,不懂的就会在课堂中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2.注重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例如:课堂作业中的“七夕的夜晚,牛郎织女一家人聚在一起--------,而嫦娥却------------。
”“中秋节的夜晚,家家户户聚在一起---------,而嫦娥却------------。
”这样的作业设计把古诗的学习与自己的想象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更深入。
3.注重了学生读与写的训练。
“写一写: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后羿又从王母那里得到了灵药,嫦娥会怎么做呢?”“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州5号’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登上了月球,来到了广寒宫,见到了嫦娥,会怎样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州5号’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把学生的阅读放在对写的要求上,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4.注重了对学生的分层指导。
在课后那么多的作业中,春霞做了分层要求——“每个同学只需完成两项作业,但好学生的其中一项必选第四项,差点的学生必须完成第一项。
”(这里说明一下,不应用“好学生”、“差学生”这样称呼为好。
)5.注重了作业的开放灵活性。
“画画,这首诗中,哪个诗句描绘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面?”借助画画的方式,把对“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理解个性理解体现出来,不仅让学生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还培养了画画的兴趣。
6.注重了书写的兴趣培养。
从“默写两首古诗,并选其中的一首古诗,进行书法训练。
”就能看出。
这一点最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现在正是进行“幸福读写”的阶段,如果能在每课的作业中都能重视,我想,我们的书写不愁有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春霞的作业设计是很优秀的,值得我们去借鉴。
张耀的作业设计简单但实效性强,而且易检查。
两首古诗的作业模式基本一样,都是课前收集有关两个神话传说的故事,课中画出诗句节奏并默写古诗,课后收集有关故事以及诗人的作品。
虽然如此,我也特别想说说她的其中一个作业的设计,就是“给古诗划分节奏,有感情的朗读。
”其实,学习古诗,如果能很熟练地画出节奏的话,基本上对古诗就有大概的理解了。
因为古诗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它综合考查学生的文言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