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卷》附答案解析

最新中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部编版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1分,第8题每小题2分)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2.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3.《醉翁亭记》中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瞥见”中“瞥”的读音是。

(2)语段中引号的作用是( )A.直接引用B.特写称谓C.讽刺否定D.突出强调(3)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有误的选项是()A.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以笔作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B.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度的深切怀念之情。

C.作者将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深化了文章主题。

D.这段文字充满了浪漫理想的色彩,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

6.“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戎,正在迎风飘撒。

”中有一字书写错误,应将“”改为“”。

(孙犁《芦花荡》)7.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瘦子突然脸色发白,呆若木鸡,但他马上满脸笑容,笑得脸都变歪了。

(契诃夫《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胖子和瘦子》)A.蝉,是天地间的禅者,悲悯永恒的空无;深夜听蝉,喜也放下,悲也放下。

(简媜《母者》)B.雪白晶莹的米饭顶戴着一撮乌黑发亮的霉干菜,色彩的组合也是既沉着又强烈。

(余秋雨《乡关何处》)C.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林语堂《苏东坡传》)D.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8.你和小刚一同参加了国学社团,社团老师出了一道题目,你们正在苦苦思索:(1)删改下联的文字,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同学小刚苦于一直没有思路,正在愁眉不展,你该如何开解他呢?(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

(10分)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 本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

(1分)10.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语的意思。

(2分)(1)食.马者(______)(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11.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中,“而”字表示什么关系?你从这句话里读出了什么?(2分)12.结合..前两段内容,说说千里马有着哪些令人扼腕叹息的悲惨遭遇。

(2分)13.文章第三段的句式有何特点?作者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3分)(乙)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6题。

(5分)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①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上①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

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

苟其君愎谏自贤②,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如虞世基③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④,世基等亦诛。

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毋尽言!”(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注释)①上:指唐太宗。

②愎谏自贤:对别人的劝告态度刚愎自用,认为只有自己才最聪明正确。

③虞世基:隋炀帝重臣。

④弑:君主被臣下所杀。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分)臣岂能独全.()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

16.从选文看,唐太宗有哪些可贵之处?(2分)(二)现代文阅读(25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16分)画家厨师胡玲①经营二百多年的醉翁酒楼,传到老秦这已是第七代了。

老秦年迈,希望儿子子墨能接管酒楼生意,可子墨喜舞文弄墨,一心要做个逍遥画家,不愿与锅碗瓢盆打交道。

②有一天,子墨离家来到江南桐城,期盼有朝一日能见到他最崇拜的画家陈非凡,聆听他的教诲。

两年后的一天,子墨在新闻里看到陈非凡举办“夕阳美”画展的消息,欣喜若狂,奔向现场。

子墨看到所展画作画的均为老人,画中的老人瘦骨嶙峋,满面沧桑,皱纹毕现,视觉冲击力、画面震撼力强大。

③画展期间记者问陈先生,这次展出的作品为什么全画老人?陈非凡说,我喜欢画老人,他们的每条皱纹里都饱含着智慧,每根白发里都藏着故事。

记者又问,展品里,你最喜欢哪幅?陈非凡说,我最喜欢《父亲》这幅作品。

记者要他谈谈《父亲》的创作过程。

陈非凡对记者说,父亲离世前,我从未觉得他有多重要,但离开我们后,才发现我这辈子依靠的大山轰然倒塌了。

那几天,我什么也没做,就是画我的父亲。

每画一幅都是一挥而就,原来父亲的音容笑貌早已深入内心,植入骨髓。

从那时起,我开始画老人,画我认识的每一位老人,我要留住他们在世间的模样。

又有记者问,能谈谈您的什么创作心得吗?陈非凡说,画画时,心中有温度,画出来的作品必然是鲜活的。

④陈非凡的话如同子弹,重重击中子墨的心脏,子墨突然呆住了。

这话父亲说过,他太熟悉了。

当时子墨对父亲说,做不好菜,无法接管酒楼生意。

父亲对他说,做菜时,心中有温度,做出来的菜一定是上乘的。

⑤子墨盯着《父亲》中的老人,大脑一片空白。

蓦然间,他似乎看到了父亲的影子飞入画中,与画上老人重合为一,慈祥地朝他笑着。

子墨想起了父亲。

孩童时,父亲做面点时,把面粉涂在他脸上,他顶着一张“花猫脸”在酒楼上蹿下跳,逗得客人哈哈大笑。

念书了,冬天从学校回来,冷得浑身发抖,父亲把他拉到后厨的炉火旁,端给他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莲藕汤,他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浑身温暖舒坦。

读大学初次离家时,父亲打包一盒酒楼的卤鸡爪给他,在火车上吃的时候引得邻坐的小孩直流口水……⑥子墨默默走出展厅,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母亲,听到他的声音,母亲泣不成声。

他叫父亲接电话时,母亲哭得更厉害了。

母亲说,你爹每天关在房间里摆弄他做菜的炊具,一句话也不说……⑦子墨突然有了新的决定。

他回到家后,看到醉翁酒楼大门紧闭。

母亲说,你爹年事已高,实在无力撑起酒楼,关门了。

⑧子墨说,妈,你把钥匙给我。

干什么?开门做菜。

很快三菜一汤端出来了。

子墨拉着摆弄炊具的爹说,爹尝尝我做的菜。

老人家每道菜都尝了尝,露出意外的神色问,这是你做的?子墨说,是的,我从小在酒楼长大,耳濡目染,味道差不了。

他认真地看着父亲说,爹,从明天起,咱们的酒楼重新开张。

父亲问,当真?不做画家了?子墨说,做菜不耽误画画,画画也不误做菜。

⑨子墨接过炊具,醉翁酒楼重新营业。

⑩子墨潜心钻研厨艺,他发现画画和做菜是相通的,他把画画的技巧运用到厨艺中。

画画讲究色彩搭配,菜也要做得好看有菜色。

工笔画下笔时讲究细致,不拖泥带水,切菜配菜也要细致利索。

画面不能画得大满,留白才有韵味,做菜也一样,无须大多调料,最简单的烹饪手法,才能保留食物的原味。

画画崇尚写意,洒脱自由,炒菜也要行云流水,不拘泥于形式……⑪子墨自创了一套做良心菜的方法。

食材只取最新鲜的,每天清早赶往乡下,买农民刚从田地里摘来的蔬菜。

取消酒楼的点菜环节,他买到什么做什么,食客就吃什么。

酒楼每天最多接待五桌客人,客人来吃饭必须提前预定。

⑫母亲觉得子墨这样做恐怕要关门。

他说,出色的画家惜墨如金,出色的厨师视菜如命,世间之事宁少勿滥,多了肯定要应付。

在子墨的打理下,醉翁酒楼名声大震,成为当地最有特色的酒楼。

⑬有食客听闻子墨以前是画家,好奇问他,老板,为何不见你画画?子墨一笑说,画在心中,好菜如画,画在菜中。

(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4期)17.请梳理小说的情节,将下面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4分)①子墨想做画家,不愿接管父亲酒楼生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子墨打理的酒楼名声大震,成为当地最有特色的酒楼。

18. 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4分)陈非凡的话如同子弹,重重击中子墨的心脏,子墨突然呆住了。

19. 在子墨的打理下,醉翁酒楼为什么会名声大震?(4分)20.结合选文,谈谈你对小说标题“画家厨师”的理解。

(4分)(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3题。

(9分)看轻自己龙祖胜①年长的人总是忘不了给那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忠告:在人生的路上,要多把自己看轻些。

这忠告,包含着几缕沧桑,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一种超越。

②诗人鲁藜说:“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还是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③看轻自己是一种人生哲学,看轻自己才能“飞”起来。

④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角,总把自己看得太重,而偏偏又把别人看得太轻。

总以为别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惟独自己最行;总以为自己成绩最大,功劳最多,记功评奖、加薪晋级不在话下。

否则,就不高兴,牢骚满腹,怪话连篇。

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精彩。

把自己看得太重的人,心理容易失去平衡,个性往往脆弱,实际表现为独断、骄横、傲慢,盛气凌人,与社会格格不入……这种人,外界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遭到嘲笑和孤立,使你变得停滞不前。

⑤看轻自己是一种智慧。

为人处事,盲目自信就会先把自己置于一种不利位置。

越是看轻自己,越易被人看重。

你真诚的谦卑,将使大家折服,他们乐意在你周围歌唱;你力所不及的柔弱,会为大家所同情,他们愿意倾其所有,助你强盛。

看轻你自己,才能轻装上阵,没有任何负担地踏上漫漫征程,你的人生路途才能获得更多帮助和教益。

⑥看轻自己是一种风度,一种境界,一种修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