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2 直方图优秀课件

10.2 直方图优秀课件


知1-练
2 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数据为148,最小数
据为50,取组距为10,则可分成( )
A.10组
B.9组
C.8组
D.7组
知1-练
3 (2016·苏州)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
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
10,6,8,则第5组的百分比是( )
A.0.1
B.0.2
C.0.3
知2-讲
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是7. 4,最小值是4.0,
它们的差是7. 4-4.0=3. 4.
(2)决定组距与组数.
在本例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3.4. 如果取
组距为0.3,
那么由于
3.4 = 11 1 , 0.3 3
可分成12组,组数适合. 于是取组距为0.3, 组
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2直方图
1 课堂讲解 与频数分布直方图有关的概念
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直方图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我们学习了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描述数 据的方法,下面介绍另一种 常用来描述数据的统计 图——直方图.
知1-讲
知识点 1 与频数分布直方图有关的概念
知1-讲
例1 有60个数据,其中最大的数据是187,最小的数
据是140,如果分组时的组距为6,那么这组数据
应分为( C )
A.7组
B.7 5 组 6
C.8组
D.10组
导引:因为这组数据的最大值是187,最小值是140,最
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47,且
47 = 6
7 5 , 所以应分 6
为8组.
总结
知1-讲
相关概念: (1)组距: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
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 (2)组数:把数据分成若干组,分成组的个数叫组数. (3)频数: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个
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这个数叫频数.
知1-讲
要点精析: (1)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 (2)组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研究方便,本节
示一组,分别标上分点数; ③在纵轴上划分刻度,并用自然数标记; ④以横轴上的每条线段为底各作一个长方形立于横
轴上,设各长方形的高等于相应的频数.
知2-讲
3.条形图与直方图的关系.(拓展点) 不同点:(1)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一种以频数为纵向指标
的条形图; (2)条形图用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的多少;直方图用小
数为12.
(3)列频数分布表.
知2-讲
续表:
知2-讲
解:(4)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知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讲
从上表和上图看到,麦穗长度大部分落在5. 2 cm至7. 0 cm之间,其他范围较少. 长度在5. 8≤x<6.1范围内 的麦穗根数最多,有28根, 而长度在 4.0 ≤x<4.3, 4.3 ≤x<4.6,4.6 ≤x<4.9,7.0 ≤x<7.3 , 7.3 ≤x<7.6 范围内的麦穗根数很少,总共只有7根.
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的多少; (3)直方图中的各长方形是连续排列的,中间没有空隙;
条形图是分开排列的,中间有空隙. 相同点:条形图和直方图都易于比较各数据组与组之
间的差别,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和频数分布 情况.
知2-讲
例2 为了考察某种大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田里 抽取了 100根麦穗,量得它们的长度如下表(单位:cm): 列出样本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确定组数的方法: 若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除以组距所得的商是
整数,则这个商即为组数;若最大值与最小值的 差除以组距所得的商是小数,则这个商的整数部 分+1即为组数.
知1-练
1 一个样本有50个数据,其中最大值是208,最小 值是169,如果取组距为5,那么这组数据应分成 ________组;如果第一组的起点为169,那么第 二组与第三组的分点为__________;如果第一组 的变化范围是169≤x<174,那么第三组的变化范 围是________.
中我们作等距分组; (3)数据所分组数没有明确要求,一般根据数据多少,
常分5~12组;一般地,组数=最大值 组 - 距 最小值 的整数部分+1(若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除以组距 的商是整数,则这个商即为组数).
知1-讲
(4)为了使数据“不重不漏”,分组时常采用“上 限不在内”的原则;如:149~152包含149,但 不包括152,即149≤x<152.
总结
知2-讲
作频数分布直方图要按步骤进行操作,其关键 是列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都 表示数据落在各小组的个数;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是为了把表中的结果直观地表示出来,它们是频数 分布的“数”与“形”的两种不同形式,互相补充.
频数.
知2-讲
2.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出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确定组距与组数;先确定组距,再根据组距求组数; (3)列出频数分布表; (4)由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知2-讲
①在平面上作两条互相垂直的轴:横轴与纵轴; ②在横轴上划分一些相互衔接的线段,每条线段表
立于横轴之上的一个长方形.
知2-讲
要点精析:
(1)频数分布直方图是用小长方形的面积来反映数据落 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小长方形的宽为组距、
高为频数与组距的比值; 频数
小长方形面积=组距× 组 距 =频数; (2)在等距分组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频数)与高的比
是常数(组距);画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时, 为画图与看图方便,通常直接用小长方形的高表示
D.0.4
知2-讲
知识点 2 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分布表: (1)定义:根据频数整理得到的表格就是频数分布
表.频数分布表反映了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 频数,从而反映了一组数据中各数据的分布情 况.
(2)制作步骤:
知2-讲
①算:计算该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得到这组数
据的变化范围;
②定:根据数据的个数与数据的变化范围,确定组距、组
数;组数一般分5~12组为宜;
③划:利用划记的方法累计落在各组内的数据个数,得到
各组的频数.
④列:根据上述过程列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表一般由三
部分组成.即:频数分布表:
知2-讲
频数分布直方图: 1.定义:用长方形的长和宽来表示频数分布的统计
图;它由横轴、纵轴、条形图三部分组成: (1)横轴:直方图的横轴表示分组的情况; (2)纵轴:直方图的纵轴表示频数与组距的比值; (3)条形图:直方图的主体部分是条形图,每一条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