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定额法
无论采用哪种工资形式,都应按照成本计算对象汇总 编制定额生产工资和脱离定额差异汇总表,汇总反映 产品的定额工资、实际工资、脱离定额差异及其原因。
(2)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
如果直接人工属于直接计入费用: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 =该产品实际直接人工费用 (该产品实际产量 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定额)
(2)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
计件工资形式下,直接人工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其脱 离定额差异的核算与直接材料类似。凡符合定额的生 产工资可反映在工票、工作班产量记录、工序进程单 等产量记录中;脱离定额的差异部分,应设置“工资 补付单”等差异凭证予以反映。
计时工资形式下,直接人工脱离定额差异不能在平时 按照产品直接计算,只有在月末实际直接人工费用总 额确定以后才能计算。
定额变动差异一般按定额成本比例在完工产品和 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定额变动差异较小, 或月初在产品在本月全部完工,则也可以全部由 完工产品负担。
某企业A 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2009年8月A 产品有关直接材料 费用为200元,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6元,月初 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降低15元,本月定额直接材料费用为50 0元, 本月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20元,本月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定额 费用为60 0元。
第二种情况:本期投产产品数量仍为1000件,但车间期初余料为 100千克,期末余料为120千克,则
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1000×5=5000(千克) 直接材料实际消耗量=4800+100-120=4780(千克) 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4780-5000=-220(千克)(节约) 第三种情况:本期投产产品数量为900件,车间期初余料为100千 克,期末余料为120千克,则 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900×5=4500(千克) 直接材料实际消耗量=4800+100-120=4780(千克) 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4780-4500=+280(千克)(超支)
零件定额卡和部件定额成本计算卡的格式如表7-20 和表7-21,产品定额成本计算表如表7-22。
2.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
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就是在发生生产费用时, 为符合定额的费用和脱离定额的差异,分别编制 凭证,并在有关的费用分配表和明细分类账中分 别予以登记。
(1)直接材料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
定额法的特点 定额法的计算程序 定额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
7.2.2 定额法的计算程序
定额成本的计算 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 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 定额法举例
1.定额成本的计算
产品单位定额成本的制定,应包括零件、部件的定 额成本和产成品的定额成本。如果零部件较多,为 了简化计算工作,可以不计算零件、部件的定额成 本,直接计算产成品的定额成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法计算2009年8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 产品的原材料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 行分配)(2) 假如材料成本节约差异10%,材料成本差异由完 工产品承担,请计算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
如果直接人工属于间接计入费用: 某车间计划单位小时直接人工费用=该车间计划产量的定额直接人工费用总额
该车间计划产量的定额生产工时总数 某车间实际单位小时直接人工费用=该车间实际直接人工费用总额
该车间实际生产工时总数 某产品的定额直接人工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生产工时 计划单位小时直接人工费用 某产品的实际直接人工费用=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实际单位小时直接人工费用 某产品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该产品实际直接人工费用 该产品定额直接人工费用
1)限额法:原材料的领用实行限额领料(或定额发料)制度。 只有投产产品数量等于规定产品批量,且车间期初、期末均
无余料或数量相等时,领料(或发料)差异才是用料脱离定 额差异。
2)某产品直接材料脱离定额的差异=实际成本— 定额成本 =(实际耗用量— 定额耗用量)*计划单位成本
(1)直接材料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
(3)制造费用及其他费用 脱离定额(或计划)差异的核算
某车间计划单位小时制造费用=
该车间计划制造费用总额
该车间计划产量的定额生产工时总数
某车间实际单位小时制造费用= 该车间实际制造费用总额 该车间各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总数
某产品定额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生产工时 计划单位小时制造费用
某产品实际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 实际单位小时制造费用
(3)制造费用及其他费用 脱离定额(或计划)差异的核算
发生的废品损失通常作为脱离定额差异来处理。 对于废单独反映,其中不可修复废 品的成本应按定额成本计算。
2.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
产品实际成本=产品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
为了计算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 还应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大 多采用定额比例法进行分配。如果各月在产品数 量比较稳定,也可以采用按定额成本计算在产品 成本的方法进行分配。
要求(1)计算工资费用的定额变动系数
(2)计算调整后的月初工资费用。
4.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
一方面,应从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中加上该项差 异;另一方面,还应将该项差异从本月产品成本 中予以扣除。
产品实际成本=按现行定额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 +直接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差异-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系数= 按新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 按旧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按旧定额计算的月初在产品费用(系数-1)
4.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
例7-12
承例7-9,甲产品的一些零件从本月1日起实行新的直接材料 消耗定额,单位产品旧的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12元,新的直接 材料费用定额为11.4元。该产品月初在产品按旧定额计算的直 接材料定额费用为12000元。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计算结 果如下:
系数 11.4 0.95 12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12000(0.95-1)=-600(元)
习题:月初企业对B产品的定额工资费用进行 调整,旧定额是:单件产品定额工时定额为50 小时,每小时计划工资率为4元;新定额是: 单件产品工时定额为20小时,每小时计划工资 率为5元。该产品月初按照定额计划的定额工 资费用为160380元
(2)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
例7-9
丰华厂A车间(该车间生产甲产品和其他产品)6月份计划产量的 定额直接人工费用为14800元,计划产量的定额生产工时为2960小时; 本月实际直接人工费用为16120元,实际生产工时为3100小时;本月 甲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为1836小时,实际生产工时为1807小时。 甲产品定额直接人工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计算如下:
投产产品数量=1000+150-50=1100(件) 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1100×2=2200(千克) 直接材料实际消耗量=2100+50-20=2130(千克) 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数量)=2130-2200=-70(千克)(节约) 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金额)=-70×10=-700(元)(节约)
3.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
定额法下,材料的日常核算都按计划成本进行,直接材料 脱离定额差异是按计划单位成本反映的数量差异。月末计 算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时,必须考虑所耗原材料应负担 的成本差异,即价差。
某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该产品直接材料定额费用+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原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
(1)直接材料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
例7-8
生产乙产品耗用C材料。乙产品期初在产品为50件,本期完工产品为 1000件,期末在产品为150件。生产乙产品用原材料系在生产开始时一 次投入,乙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每件2千克,原材料的计划单价为 每千克10元。限额领料单中载明的本期已实际领料数量为2100千克。车 间期初余料为50千克,期末余料为20千克。有关数据计算如下:
(1)直接材料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
2)切割核算法:对某些贵重材料或经常大量使用且需要切 割后才能进一步加工的材料,通过材料切割核算单核算用 料差异、控制用料。材料切割核算单,按切割材料的批别 设立。
材料切割核算单中填明切割材料的种类、数额、消耗定额和应切 割成的毛坯数。
切割完毕后填写实际切割成的毛坯数和实际消耗量。 消耗定额乘以实际切割成的毛坯数,即得到材料定额消耗量。 将材料定额消耗量与实际消耗量比较,即可确定脱离定额差异。
各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一般均由完工产品负担。
3.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
例7-11
承例7-9,丰华工厂甲产品6月份所耗直接材料定额费用为57000 元,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800元,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节约1%。 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57000-800)×(-1%)=-562(元)
习题1
定额一般在月初、季初或年初定期修订。定额修订 后,应该计算月初在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以调整 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
可以根据定额发生变动的在产品数量和修订前后的 消耗定额,计算修订前后的月初在产品定额消耗量, 进而确定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4.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
在构成产品的零部件种类较多的情况下,如果零部 件成套生产或零部件成套性较高,为了简化计算, 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计划每小时制造费用 20720 (7 元) 2960
实际每小时制造费用 21545 6.9(5 元) 3100
甲产品实际制造费用=1807 6.95=12558.65(元) 甲产品定额制造费用=1836 7=12852(元) 甲产品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12558.65-12852=-293.35(元)
某限额领料单规定的产品数量为1000件,每件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 定额为5千克,则领料限额为5000千克;本月实际领料4800千克,领 料差异为少领200千克。现假定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本期投产产品数量符合限额领料单规定的产品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