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房建设需求

机房建设需求

机房建设需求一、主机房(MDF)(一) 信息部需建置一间MDF于1楼,空间规划大致如图一(可据实际空调、强电进线等因素做位置调整)。

MDF面积约5m * 8 m (约40 m2),但将以实际施工时为主。

规划时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信息部人员讨论。

图一、IT MDF(二) MDF区分为六区1、电气区:UPS配电箱、空调配电盘、照明配电盘、总电力盘等,箱体设计采用挂壁型。

2、工作区:含工作台、OA柜。

3、服务器、网络机柜区。

4、UPS区。

5、消防钢瓶柜。

6、备援空调柜机放置位。

二、信息机房不断电系统(UPS)此部分请建厂小组根据以下项目协助信息部进行规划1、功能:除提供市电中断时,不中断负载的备用电力外,应具备整流、滤波及保护负载之功能,包含整流器、充电器、变流器、静态转换开关、微电脑控制及电池组。

2、请装置两座具容错能力的不断电系统并联于电路上,彼此可为备援。

3、容量:20 KVA以上,在市电中断情况下可维持240~360分钟以上之作业能力。

超载能力:可支持125 %负载达10分钟以上,150 %负载达30秒以上。

整机效率:不得小于90 %。

警示装置:须有灯号、声响警示及网络监控告警功能。

噪音值:运转状态中,自正面一公尺处测量,必须低于65分贝(dB)。

电池组须为免加水式电池,10小时内可回充至90 %,电池组须安置于电池箱内。

4、系统组件须为抽出式模块化设计,以缩短维修时间;并可依实际需求追加电池组,延长备援能力。

5、需支持主机房及2F电话机房电力需求。

输出电力为220V。

6、高低压电力配置:(1) 计算机机房专用配电箱应置于机房内,且自总配电盘至计算机机房配电箱之配电主干上,不可有任何其它开关,即为独立电源。

(2) 无熔丝开关(NFB)之容量需大于分路上全部机器容量之总和。

(3) 计算机机房电源及插座配线,应依电工法规承造。

(4) 照明、冷气、除湿及除尘系统,亦不得与计算机系统共同使用电源。

(5) 若电源中有不可避免之高频噪声干扰时,必须装设隔离变压器。

(6) 从配电箱至各分路电源插座之线径大小负荷,不得低于分路上全部机器耗电流之总和。

(7) 须有一紧急开关置于机房内,在紧急时可切断电源系统。

(8) 上列各项之配线、电力设备等,均须采用一级厂具有正字标记产品,并依相关施工法规责任施工。

(9) 计算机机房与各楼层IDF的电源须接到公司的紧急发电机。

(10) 电池至少要有二年以上之使用年限及保固。

7、接地系统:(1) 计算机系统需使用独立之接地系统。

(2) 接地线至少为14 mm号线,并以PVC塑料管保护。

(3) 接地阻抗在电源插座中性线与接地线间测量不得大于5奥姆,电压须小于1伏特。

8、UPS需有自动by pass一次侧电力功能,以防UPS整组无法使用时,可以直接使用来自UPS之一次侧电力。

9、需规画至少三组不接UPS之工作用市电插座,以防电钻等工具损坏设备。

10、每组机柜下方最少两组(每组两个插排)独立回路UPS电源。

三、信息机房消防系统、机房门禁需求由于信息机房之重要性有别于大楼其他部份,故机房消防系统、机房门禁需求以独立章节说明。

(一) 机房自动灭火系统:1. 防护区涵盖整座机房,包含高架地板下及天花板内。

2. 惰性气体或海龙替代品(FE13、FE200)自动灭火系统包括控制主机、钢瓶、配管、侦测器及必要之附件组合而成。

3. 本系统采用集中监控全区喷洒,防护区大气压订为一大气压,室温范围5℃至45℃,气体设计浓度依NFPA(美国消防协会)标准,气体之释放时间须在60秒内完成,系统储存压力依NFPA高压容器标准。

4. 本系统需含以钥匙控制之手动操作附指示控制盘,气体放出时需有旋转警示灯及语音系统。

5. 本系统须与信息机房之总电源连接,当发生火灾事故时可在确认为紧急事故时,能以远程方式手动切断信息机房内部总电源。

(二) 信息机房火灾警报系统:1. 以两回路重复确认方式来启动灭火系统,实行方式为于开放空间设置离子式或光电式侦烟探测器及差动式探测器等两型侦测器。

2. 与本公司大楼受信总机连结。

3. 警报系统需设置手动关闭按钮于IT主机房外部及厂务监控中心,于系统误判时可直接关闭警报。

(三)信息机房门禁安全系统:1. 机房之进出门均需含门、门弓器、刷卡门锁。

2. 所有门均采用附有磁带之识别卡的按钮式密码门禁管制系统,并与警卫室监控系统连接。

3. 计算机机房内外部须安装监视录像机,并针对出入口、主要走道及机柜间走道监视,联机至警卫室录像存查,另外四周须安装防盗设施及警铃。

四、机房环控系统1、机房环控系统需监测机房之电源、漏水监测、室内温度、空调设备、警报等,监控系统能自动监测各项感测点,在发生异常时可经由输出控制,启动备援设备,并自动拨打警报电话,实时通知相关管理者处理,达到损害控制之目的。

2、监控主机需采用WEB BASE,在没有环控系统主控程序联机下,亦可独立执行监测、控制与警报通报等工作。

3、所有远程机房监控都可透过网络与监控主机联机,任何一个监控点的新增与修改,完全不必变更即有的环控软硬件设备,只要加入新增或变更环控设备即可完成新环境设定。

4、主机需提供传感器输入端口,支持温度、湿度、烟雾、漏水、红外线、警报讯号等监测,前述各项传感器联机时需具备即插即用功能(Plug and Play),当联机中断时,监控系统需自动通报警讯给管理者。

5、主机需内建备用电池,当供电中断时可持续运转3小时以上,并具有电池容量监测功能,当蓄电量过低时,需自动通报警讯给管理者。

6、需有自动警示通知(Alert)机制,至少需支持Email及SMS。

7、需与公司之环控系统/消防系统整合,如有火警事件发生,公司之消防系统需可知道状况。

8、监控主机需内建电话拨号模块,不需外加拨号设备即可外拨通报电话,亦可回拨电话给监控主机,听取现场监测状况。

9、监控主机需可收发双向电子邮件,以读取监测内容,并需有送出SMS或语音之功能。

10、监控主机需内建网页服务器提供网页浏览功能,提供管理者进行系统设定、事件查询、记录查询等;整合功能需包含网络摄影机影像整合,管理者可在监控主机网页上查看实时现场影像,不需借助影像管理系统。

11、监控主机需整合网络摄影机监视影像,管理者只需在监控主机WEB页面即可监视现场影像。

12、监控主机需通过UL、FCC或EMC安全规范检验合格,并应提出检验合格之佐证文件。

13、整合影像监控主机输入传感器警讯,管理者可设定当警报发生时,系统应实时撷取现场影像快照,并以电子邮件(E-Mail)传送影像快照给管理人员,并同时发出语音及SMS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14、对下列机房环境监控并适时发出警报:机房温度过高。

机房湿度过高。

机房天花板或高架地板下漏水。

机房电压过高,电流过大或电源相序相反。

机房接地漏电。

机房火灾。

UPS故障。

自动灭火系统启动。

自动灭火系统运转异常。

灭火气体浓度过高。

其他各项设备运转异常(计算机设备除外)。

门窗之破坏。

五、空调1、冷却方式可为水冷式或气冷式,请建厂小组评估采冷却水塔或公司之冰水系统(水冷式)及气冷式之成本及效益,并依专业评估决定使用之冷却方式。

2、建议机房空间每2~3坪(约7~10平米)规划1吨,并以所有机柜满载为需求评估,如建厂小组建议,可与信息部建厂人员进行讨论后修正。

3、恒温恒湿下吹式空调机组,上方回风。

4、依机柜位置,规划冷热走道,并需提出机房温度规划图。

5、出风口设置于冷走道,回风口设置于热走道或天花板。

6、空气滤清器须具备滤清空气中微粒之功能,依使用空间大小,提供适当的空气滤清设备。

7、计算机机房须有环境监控系统,随时监控冷气机故障导致计算机机房高温,并发出警报,以使能尽快修复。

8、显热比需在0.8 ~ 1.0 之间。

9、实际使用寿命需可达到十年或100000运转小时以上。

10、压缩机需可自动轮替。

11、需可与环控系统整合之接口,如RS485/RS232/RJ45等。

12、加湿/加热器需为标准配备,不需另外采购。

13、需架设一台独立之备援空调,功率5P以上六、高架地板1、涵盖范围包括整座计算机机房。

2、高架地板之材质为铝合金制,尺寸为60 cm x 60 cm,面板采用高压积层板(HPL),规格须符合NEMA LD3-1980耐磨、防污、耐冲击、耐热腊之规定。

3、面板及基座须经过600 kg/inch2集中载重测试,符合CNS 10270A 2171之600型承载标准。

4、面板须根据CNS 10678规定为铝合金压铸制造。

5、高架地板的净高度(即不包括地板本身的厚度)以45 cm为原则。

6、面板须经过防火、防污及硬度测试。

7、须铺设厚0.75 inch以上橡胶发泡之防火保丽龙。

8、须装设2 mm接地铜网。

9、基座材质为铝合金制,并加装防震、导电及消音装置。

10、基座应能承受3000 kg垂直载重之抗破坏强度而无任何变形。

11、高架地板每坪(约3.3平米)须配置蜂巢板一片以上。

12、高架地板下,靠墙壁侧,采防水隔层设施,防止淹水渗入地板下。

13、为配合高架地板,可配置活动式斜坡板于换鞋区,坡度约为15度,以利搬运。

14、提供地板吸取器,能利用吸盘吸引任一块完整面板。

七、轻钢架天花板1、约高架地板上230 cm高,以节省空调负载。

2、天花板上请勿装设任何风管或水管,若必须装设,需安装盛水盘。

2、安装灯具。

3、需留未来网络线TRAY空间。

4、开回风孔及回风管安置。

5、项目启动后,将根据实际天花板高度再做调整。

八、屋顶及照明系统:1. 至少须保留一盏灯具可使用不断电系统之电源。

2. 离地75 cm应有500烛光之照明强度。

3. 须有紧急照明装置,必须为免加水式电池。

4. 计算机机房与各楼层集线室的上方不得有水管管线通过,以避免漏水造成设备故障。

5. 计算机机房净高(即扣除天花板与高架地板)至少须2.2 m。

九、机房温度/湿度标准※至少为B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