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旅游景区——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话听起来很像是为某珠宝商打广告,其实并不是,说到钻石,我就要自豪的告诉各位,我的家乡位于风景秀丽的蒙山北麓、蒙阴县西南部常马庄金刚石矿一带,是我国第一个金刚石原生矿发现地,被誉为“钻石之乡”。
人总是对自己家乡有种特别的情愫,我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蒙阴人,尤其是“钻石村”的人,别人见到我的第一句话,从来都不是中国人常说的那句“你吃饭了?”,而是更为俗气的问,“你家有几颗钻石啊”而我只能双手摊开无奈的回一句,一颗也没有,想见裸钻,自己去钻石公园看去。
一个裸露的天然矿坑,呈圆锥形,深约300米,自上而下五道螺旋圈盘旋而上,从坑口往下望,有一种眩晕的感觉。
这个矿坑就是“七〇一”钻石矿胜利一号岩管,自1972年开始开采,历经44年风雨,见证了中国钻石矿发展的历程。
“七〇一”钻石矿相继开采出了蒙山一号、蒙山二号等五枚超大型钻石,“蒙山一号”和“蒙山五号”更是达到了百克拉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蒙山一号“钻石的母子胎衣保存完好,在世界上也属罕见,这对于研究金刚石的成因等方面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两枚钻石现在均被收藏在中国人民银行。
沿着“七〇一”钻石矿的外围拾级而上,两百多级台阶之上矗立了一座集收藏、研究、科普、修学、教育功能为一体的钻石主题博物馆,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国内唯一的钻石博物馆。
博物馆外形设计为天方地圆,尚属目前世界独一无二的造型,上帽为“斗”形,寓意为招财进宝,总高度为46.4米,建筑面积为7000平方米。
博物馆上下各两层,分为钻石产业历史厅、钻石地质知识厅、钻石选炼展示厅、钻石制品用途厅四个展厅和一个来宾接待厅。
馆内的“镇馆之宝”不是钻石,而是价值百万形似古钱币的“金钱石”。
馆内还有开矿所用工具,炸药包、通讯工具、运输工具及各种类石等一应俱全,为我们全面展现了钻石矿开矿时的场景。
上了年纪的人家至今还留有开矿时遗留的带有炮眼的石头,勤劳朴实的人们用它来作为鸡食槽或者猪食槽了。
除了各种工具,馆内还有很多历史性的照片,开矿场景、毛泽东亲自圈阅钻石矿、蒙山一号钻石、七八十年代的“钻石村”等等珍贵照片。
浓重的时代记忆,为我们这一辈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从宏伟的博物馆走出,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望无际的“钻石花海”薰衣草、郁金香、百合、玫瑰、风信子、马鞭草、向日葵等一年三季,鲜花争艳,置身花海,享受浪漫气息,放松田园心情。
在“花海”之中还有寻宝乐园、婚纱摄影、旺谷亚马逊、矿坑探秘、椰林风情等各处小景点。
寻宝乐园是以幸运“砸钻石“为主题;而婚纱摄影则是以华东地区最大的婚纱摄影基地自居;旺谷亚马逊仿佛从四季分明的北方移步到了花红柳绿、四季长青的南方,小桥流水一步一景。
而矿坑探秘则是让你真实感受到“钻石”从何而来。
“钻石公园”曾经是我们这代人小时候最爱去玩的地方,那时它还只是个“矿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每年冬天去“矿坑”看冰柱,冰柱从坑顶四周一直延续到坑低蔚为壮观。
曾经的“矿坑”变为了“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虽然名字变了,样貌也稍微变了,但是在我们心里它还是那个“矿坑”,只是从壮观变为了壮观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