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剩余价值的分配(习题及答案)

剩余价值的分配(习题及答案)

第7章剩余价值的分配一、综合选择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是:CA.价值率等于利润率B.价值率小于利润率C.利润率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D.利润率决定剩余价值率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竞争形成:BA.商品个别价值B.商品生产价格C.商品垄断价格D.商品社会价值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竞争形成:AA.平均利润率B.生产价格C.垄断价格D.商品平均价值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A.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B.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没有变化,因此没有否定价值规律C.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否定了价值规律D.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没有变化,生产价格规律代替了价值规律5.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市场价格A.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B.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C.以社会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D.以市场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6.利润率高低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是:A.资本周转速度快,利润率低B.资本周转速度快,利润率高C.资本周转速度慢,利润率低D.资本周转速度慢,利润率高7.平均利润率的下降:A.并不意味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B.并不意味着剩余价值的下降C.也不意味着利润量的减少D.也不意味着资本总量在不断增加8.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活动中,成本价格的作用是:A.资本家衡量企业盈亏的标志B.决定资本家竞争胜败的关键C.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值中的不同作用D.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实质9.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A.商品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余额B.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C.商业店员的劳动D.商业资本家的欺诈手段10.商业资本的利润率应:A.高于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B.低于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C.相当于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D.与产业资本的获利水平无关11.商业资本中,能创造价值的有:A.为购买商品而预付的资本B.商品的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C.广告费、簿记费、开办办事处的费用D.商业雇员的工资12.商业流通费可以区分为两大类:A.生产性的流通费用B.运输费用C.簿记费用D.纯粹流通费用13.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借贷资本:A.是从职能资本中游离出来的一种生息资本B.是高利贷资本C.是货币资本D.是职能资本14.股票价格是:A.股息和利息率的比率B.利息和借贷资本的比率C.利息和预付资本的比率D.股息和利息的比率15.借贷利息的本质是: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可变资本的特殊转化形式D.预付资本的特殊转化形式16.生息资本的两种形态是:A.借贷资本B.货币资本C.高利贷资本D.商品资本17.决定利息率高低的因素是:A.平均利润率的大小B.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C.剩余价值率的大小D.可变资本量的大小18.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A.土地所有者占有的农业平均利润B.土地所有者无偿占有的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C.农业资本家在租期内投资的利息D.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19.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A.土地经营权的垄断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C.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D.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20.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A.土地私有权的垄断B.土地经营权的垄断C.土地好坏的不同D.土地投资的不同2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有两条道路:A.法国式的道路B.英国式的革命道路C.美国式的革命道路D.普鲁士式的改良道路22.土地价格与地租、利息率的关系是:A.土地价格与地租量成正比B.土地价格与地租量成反比C.土地价格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D.土地价格与银行利息率成正比23.资本主义地租的具体形式有:A.级差地租B.绝对地租C.垄断地租D.矿山地租二、名词解释1.成本价格2.平均利润3.商业资本4.商业利润5.借贷资本6.利息7.利息率9.虚拟资本10.级差地租11.绝对地租三、分析判断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个别企业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就会降低,两者成反比。

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平均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资本家所得的利润量必然减少。

3.商业利润表现为商品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

因此商业利润只能是商品价值以上的加价,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

4.商业资本参加利润平均化降低了平均利润率,这对产业资本是不利的。

5.一切地租都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而获得的一种剥削收入,所以,封建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没有什么区别。

6.只有垄断了优等地和中等地经营的资本家才能获得超额利润,并以此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级差地租。

因此,级差地租是优等地本身创造的价值。

7.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农产品就不再按商品价值而是按生产价值出售。

四、问题解答1.利润是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的?2.怎样理解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为什么说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没有违背价值规律?3.怎样理解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4.怎样理解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来源、地位和作用?5.产业资本家为什么要让渡一部分剩余价值给商业资本家?6.怎样理解资本主义信用的本质及其作用?7.怎样理解虚拟资本及其作用?8.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有什么联系和区别?9.试述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五、计算题1.某资本家企业年预付资本12万元,其中可变资本5000元,原材料流动资本1.5万元,假定该企业的m′=200%,流动资本周转次数每年12次,试问:(1)该企业每月得到利润是多少?(2)利润率是多少?(3)年利润率是多少?2.假定社会上有个工业资本家生产某种产品。

预付资本100万元,其资本有机构成C:V=4:1,剩余价值率为100%,不变资本价值一年中全部转移完毕。

平均利润率为15%。

试求:(1)该年度生产该批产品不变资本多少?可变资本多少?(2)产品的成本价格多少?(3)工人创造剩余价值是多少?(4)得到的平均利润是多少?(5)产品的生产价格是多少?(6)单就此厂而言,在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前,该批产品价值是多少?利润率是多少?3.假定有一个纺织生产部门预付产业资本9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C:V=4:1,剩余价值率m′=100%, 求:(1)年产品价值多少?(2)没有商业资本家参与时平均利润率是多少?(3)如果商业资家为了销售产品而预付商业资本100万元,这时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多少?这时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家各得多少平均利润?4.某银行资本家通过贷款业务获得利润15000元。

如果他用此款项创办股份公司,以票面额100元一张发行股票,按股息率9%向外抛售。

当时银行存款利息率为3%,试问:(1)每张股票可以卖多少钱?(2)通过抛售股票,银行资本家又可多得多少利润?5.某资本家自有资本110万元,其中10万元用于经营银行业务费用,100万元用于贷款,吸收存款1075万元,同时把它全部贷出。

已知其存款利息率为3%,贷款利息率为5%,求:(1)该银行得利润多少?(2)利润率为多少?6.假定农业部门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相等,并且与工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率相同,均为100%,工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C:V)为8:2,农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C:V)为6:4,社会平均利润率为20%,投资情况如下(超额利润全部转化为地租)。

在存款利息率为3%的情况下,每亩土地价格是多少?习题答案(第7章)一、综合选择1.C2.D3.A4.A5.B6.BC7.BC8.ABCD9.B 10.C11.B 12.AD 13.A 14.A 15.A 16.AC 17.AB 18.D 19.A 20.A21.CD 22.AC 23.ABCD二、名词解释1.成本价格是指商品生产中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也称生产成本。

它是经营者衡量企业盈亏的标志和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

成本价格用K来表示。

2.平均利润是指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

它是利润的转化形态,实质上仍然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只不过它是剩余价值总量在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而已。

3.商业资本是指专门经营商品买卖业务、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它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资本形式。

4.商业利润是指商业资本家经营商品所获得的利润。

它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由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体现了商业资本家与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5.借贷资本是指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它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游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

它反映了职能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6.利息是指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7.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100%,它的高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的大小和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8.股票价格专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

股票价格的高低取决于股息和利息率。

用公式表示: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9.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

它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真实资本相对而言,是有权凭有价证券取得一定收入的一种所有权资本。

10.级差地租是指农业中因土地肥沃程度不同或地理位置不同导致农产品实际成本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

这种地租是同土地的等级相联系的,所以叫级差地租。

因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位置的优劣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第一形态;因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11.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所勒索到的地租,称为绝对地租。

它之所以称为绝对地租,因为它是绝对的,不依土地好坏为转移,租种任何一块土地都要缴纳的地租。

三、分析判断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个别企业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就会降低,两者成反比。

这种观点不正确。

因为: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利润率下降的因素是整个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同量资本中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小,生产的剩余价值少,从而使利润率降低。

②如果从个别企业来说,则正好和部门的情况相反。

个别企业率先改进技术,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低于社会价值,从而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并使利润率提高。

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平均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资本家所得的利润量必然减少。

这种观点不正确。

因为决定利润量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利润率,一个是资本总量。

如果资本总量不变,利润量会随利润率的高低而增减。

如果利润率不变,利润量又会随资本总量的多少而增减。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总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在减少,它的绝对量却会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