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教案

第一课认识Word 小作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掌握Word 软件的“启动”与“退出”的方法,了解Word 软件的窗口组成,认识Word 窗口界面上的菜单、常用工具栏和格式栏上的按钮及其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新软件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Word 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的编写注重对学生的分层教学,一般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内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想一想”、“试一试”等小栏目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学生分析这是四年级的第一课,学生已经有了两个学期的学习基础,因此,对电脑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但学生只接触了Windows 自带的画图软件和写字板,并且写字板这个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还很有限。

要让学生喜欢并学好一个新软件,关键是要使学生对新软件产生兴趣。

至于如何启动Word ,则完全可以借鉴写字板和画图程序的启动方法来进行自学,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启动和退出Word 。

2、认识Word 的窗口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来学习启动和关闭Word ,扩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新软件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案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精美的作品,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教师边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边展示作品,师生共同欣赏,学生在伴着音乐观看作品的同时会产生对教师、亲人、朋友感恩的心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

师:同学们,这些作品漂亮吗你们喜欢吗这些作品有的是贺卡,有的是电子小报,你们知道这些作品都是谁做出来的吗这些作品都是和你们一样大的同学制作的。

你们想不想也制作出这么漂亮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呀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请出Word 小作家”吧,引出本课的课题。

伴着动听的音乐,欣赏了这些精美的作品,深深吸引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布置任务,自主探索,协作学习任务一:启动Word 软件师:我们应该怎样请出Word 软件呢回忆一下我们启动写字板的过程。

请一名学生上教师机演示操作。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程序中的Word 选项,你能不能仿照写字板的启动将Word 软件启动好学生尝试操作启动Word 。

师:还有其它的启动方法吗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商量。

学生进一步尝试操作,寻求更多的启动方法,学生说出自己学会的方法,教师总结不同的方法。

任务二:认识Word 窗口的组成请一名学生到教师机启动好Word 软件,同时教师打开写字板。

师:同学们,这两个窗口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说出相同之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不同之处:Word中菜单多,工具按钮也多……师:认识Word 窗口各部分名称和作用,同学们可以参考教材自学完成,在自学过程中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这样几个小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1、说出Word 窗口各部分名称;2、常用按钮的名称及作用;3、当常用工具栏“丢失”了怎么找回来;4、怎样完成改变不同的视图方式)师: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帮互助,共同完成。

如果遇到问题都解决不了,还可看一看老师在 D 盘的帮助文件。

这里教师给出自学中要解决的不同层次的问题,其中有的可以选做题,可让有能力的学生选做。

学生借助教师的帮助文件自己看书自学,最后通过练一练来检测自学的成果。

任务三:退出Word 软件请一名操作好的同学演示退出写字板的几种不同的方法,其他同学借鉴这些方法自主尝试退出Word 的方法。

请一名同学说出他使用的方法,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最后补充并全面小结退出Word 的几种方法。

(三)教师总结师:同学们,你们这节课都完成了哪些任务(生回答,自我评价)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Word ,它的作用可大呢,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们会一点一点地领略它的神奇,相信不久你们就能熟练地使用它制作出精美的贺卡和电子小报了。

五、教学反思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选择了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以任务来驱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教学中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手段,教师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了问题,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动力充分发掘出来。

(二)加强个体活动,保障学生活动时间和训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认知的过程、情感的升华、思维的发展、学法的领悟、操作技能的提高只有通过学生个体积极、主动地求知,充分地活动实践才能落实。

在这堂课上,真正做到了加强学生的个体活动,扩大个体活动的参与面。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

2、用关闭写字板的方法,尝试关闭Word。

3、把格式”工具栏和常用工具栏” 关掉,再找回来。

这堂课学生活动的时间占三分之二,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了学生的个体活动,扩大了个体活动的参与面。

(三)用热情的语言评价和竞赛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确保,主体作用是否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他们的自信心如何,以及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程度如何,都和老师的课堂激励有直接的关系。

这堂课,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用和蔼的目光关注着全体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

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和谐、活跃,学生的回答得到老师的认可、表扬,这一切都说明老师通过热情的语言评价和竞赛手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课堂实践,发现学生对于菜单栏中各项菜单的使用还不太熟练,相信在今后对Word 的进一步学习中,学生一定会慢慢地熟练起来。

第二课教师节贺卡我来做一、教材分析Word 是一个文字处理软件,要用Word 做各种文字编辑工作,首先应学会在Word 中写文章,这是用好Word 的基础。

文字的录入与修改又是其中比较关键的内容,为后面的文档润色、公式编辑、打印预览、表格设计等内容打下扎实基础。

这个基础打得是否牢固,对今后的学习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这节课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比重,特别重视学生技能的训练。

二、学生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Word 有了初步的了解,对Word 软件充满了好奇心,对进一步学习Word 软件产生了强烈的欲望。

因此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并借助学生熟悉的写字板软件引导学生学习,进而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Word 中输入文字。

2、学会删除和插入文字。

3、掌握中英文混合输入和加项目符号编号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珍惜友谊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案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出示一篇写给同学们的文章,并有感情地朗读。

师:同学们,教师节就要到了,你们也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吗那我们今天就敞开心扉,把你想说的话用Word 写出来吧。

(从而教师引出课题:献给老师的歌)(二)明确任务,自主学习任务一:启动Word ,输入文章。

师:我们一起先观察一下,刚才老师写给你们的那篇文章中有标题,有几个自然段,还有英文,而英文中又有大写和小写。

怎么输入这样的文章呢请同学看书后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

学生自己看书自学,找一名同学给其他同学讲讲,教师适当点拨。

师:输入大写字母时,需按下大写字母锁定键Caps Lock然后再输入字母就可以了。

学生上机操作,启动Word 软件,输入自己想说的话。

任务二:在Word 中插入和删除文字。

学生录入时,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输入文字时有漏字和打错字的地方,以这样同学的文章为范例。

师:请一名同学读一下这篇文章,同学们发现了输入文字时有漏字和大错字的,怎样进行修改呢打开文件“献给老师的歌”,学生看书自己解决。

教师小结:1、把光标放在标题老师们"的后边,按一下退格键Backspace,就能删除们”字。

2、把光标放在第一行“我”的后边,输入文字“们”,这样就能插入漏掉的字。

师:请同学们上机操作,两人一组合作,尝试Del 键,它与退格键的删除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操作完之后,指明学生回答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

任务三:给“风筝的构造”这段文字加项目符号。

教师出示一个没有项目符号的文稿和一个有项目符号的文稿对比,讲授如何给段落加“项目符号”和“编号”。

师:同学们,为了使文章更有条理,有时需要在文章每段前面加上数字序号或项目符号。

Word 格式工具栏可帮助我们轻松完成这项工作。

比如这段“风筝的构造”文字,前面加上数字会使步骤更清楚。

如何给这段文字加上编号,Word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添加编号的方法。

(教师操作)1 、首选打开“风筝构造”这篇文章。

2、选中从“骨架”到“升高的线”这段文字。

3、单击工具栏上的“编号”按钮。

4、每段文字出现“、12、3、4”的编号。

练一练: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操作,把你打开的“风筝的构造”文章段落加上编号,看哪些同学还能给段落加其它的符号,不会的同学可以小组讨论一下,完成快的同学老师奖励他一朵小红花。

(三)上机操作,巩固练习1、请同学们输入一首古诗,按照课件出示的样式操作。

2 、给古诗的每行诗句加上编号。

(四)作品展示,学生小结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到教师机上展示他们小组制作的做好的作品,并让这些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成果时,叙述制作的过程。

(五)教师小结师:同学们,你们今天通过给老师写一段话,都学会了哪些知识(生回答)今天老师收获也非常大,不仅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了信息技术知识,收获到了在Word 中输入文字的方法,并学会了修改,还能为文字加上项目符号和编号,也收获了同学们对老师的喜欢和信任,所以特别开心,老师真心地谢谢你们,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好吗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在Word 文档中,进行文字的录入和修改的操作,这是学好该软件的最基本的操作,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和分层次传授新知识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授课。

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

第一,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室软件实现演示,使教学更加直观、清晰。

了解文字录入,掌握如何删除多余的文字和插入漏掉的文字,教师的操作通过网络直接传送到每一台学生机上,学生可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学生达到本节课基本要求。

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熟练掌握文字的录入和修改,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超前学习新知识,挖掘其潜在能力并能帮助操作较慢的同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不同,它不受年级或年龄的限制,只与平时的学习和实践有关,选出几位比较熟悉Word 的同学参与辅导,以照顾到更多的初学者,真正完成教学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