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足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探讨

糖尿病足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探讨

糖尿病足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足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健康教育对策。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入住院38例糖尿病足患者病例进行调查,数据分析用SPSS软件包。

结果糖尿病足患者年龄为42~87岁,男30例,女8例,原因以年龄,病程,外周动脉血管感染,多发性神经病变为主;平均住院日14.5天。

出院后患者定期复查,随访。

结论糖尿病足发生原因复杂,健康教育应针对糖尿病足的发生原因,采取患者与相关群体健康教育相结合,建立院前、院中、院后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掌握健康教育技巧,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足回顾性研究健康教育[Abstract] Objective To hand in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and explore the response of health education.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urvey of June 2008 to May 2009 for 38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was analyzed using SPSS software package.ResultsThe outcome of diabetic foot patients aged 42~87 years old.Thirty cases were male,eight female.The reasons were age,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infection,polyneuropathy.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was 14.5 d. Reviewed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and followed-up.Conclusion The cause of diabetic foot is complex,health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causes of diabetic foot,use the relevant groups and patients with a combin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pre-hospital,the hospital,the hospital integrated model of health education, master health education skills,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abetic foot.[Key words] diabetic foot;retrospective study;health education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糖尿病患者中有15%~20%在其病程中发生足溃疡或坏疽。

糖尿病足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20倍,美国每年的非创伤性截肢患者中约50%是糖尿病患者,在我国这方面的资料很少,截肢很常见,没有专业的足部护理,非常少的糖尿病足部专科门诊。

因此,加强糖尿病足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采取系统的科学措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

本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38例糖尿病足患者,男30例,女8例;年龄42~77岁,平均52.45岁。

其中,痊愈28例,好转8例,截肢2例。

1.2 研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经过统一训练的专业人员按设计要求进行资料搜集统计,资料来源为患者住院病历,复诊,随访记录。

研究项目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就诊时间、发病原因、平均住院日、复诊、随访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2.1 性别年龄特点糖尿病足的发病年龄趋向老龄化,发病年龄大多在55~67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男性患者本组病例2例截肢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均为男性。

2.2 发病原因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时间长,缺乏正确的控制血糖的方法,由于血糖升高,血液黏稠,外周动脉病变,动脉粥样硬化,血液循环障碍,神经营养性溃疡导致下肢血栓形成,引起外周动脉及多发性神经病变。

足部皮肤受伤感染,足部护理不当及其他因素是诱发因素。

2.3 发病时间入院前已发生就诊者100%,病程5年、10年、15年者分别占10%,25%,65%。

糖尿病的病程越长,临床表现越严重,越难治愈。

2.4 就诊时间足部出现红斑、水疱、溃疡,分别是24 h、48h、72 h以上。

就诊时间越早,发病率越低,好转率越高。

2.5 平均住院日病情越严重,住院时间越长。

本组病例平均住院日14.6天。

2.6 复诊时间3个月,6个月。

2.7 随访时间每月1次。

3 讨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因长期高血糖,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和抗凝血功能异常,使下肢动脉血栓形成,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病变,而发生感觉异常,合并感染所致的疾病,是引起患者截肢或者残废的主要原因[1]。

因此,针对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对不同层次糖尿病患者,给予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法:院前、院中、院外随访和糖尿病知识讲座等,给患者制定正确的教育标准,使患者得到及早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研究表明:单靠传统卫生宣教或出院指导,健康讲座等,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取得理想结果。

目前,采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社区护理干预(群体教育、个别指导和跟踪随访),根据患者特点有计划地进行,不失为目前糖尿病足患者教育的好方法。

特别对糖尿病患者足溃疡的确认,并进行早期的治疗、教育和指导,可较好地控制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发展。

教育和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分辨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向患者讲授有关足部保健的知识及有效控制血糖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对足部每日检查局部皮肤,有无疼痛、麻木、苍白厥冷、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弱,并做完整记录。

3.1 糖尿病足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发现,本病发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因这部分患者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一旦发病,不但给患者的家庭生活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给个人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甚至出现较明显的心理障碍。

因此,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应给予全面的个体和社会心理干预[2]。

应充分认识到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使患者获得自理能力,增强战胜疾病信心,延缓或避免截肢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是坚持治疗的关键。

随访发现,糖尿病足患者家庭治疗时,缺乏专业医护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对疾病的治疗和监测均有较大的随意性,治疗过程易受个人生活习惯、对疾病的认知、性格及生活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初次诊断治疗的患者,缺乏对疾病治疗和不良预后的认识,增加了治疗的随意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

因此,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本病的发展,使患者尽早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提供有效保证。

还发现,本病多发生在老年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记忆力明显降低,早期的认知功能严重减退,而且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患者的记忆和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连续反复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使患者及其家人对疾病治疗的要求、监测的要点、预防及处理的措施、并发症的防治,形成一个正确牢固的认知学习过程,反复强化正确的教育方法,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患者能坚持正确的预防治疗方法,获取有效的防护、康复知识。

3.1.1 教育患者科学正确的检查方法,及早发现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基本检查包括:(1)仔细观察双足皮肤温度有无升高,足背动脉搏动强、弱及运动障碍等。

(2)评估神经血管及生物学状态,按压足趾与足底有无麻木、厥冷、水肿、疼痛,运动障碍[1]。

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并加以干预; 指导患者做好足部护理,积极预防危险因素,如:鸡眼、胼胝、足癣、水疱等,应及时正确治疗,切不可自行修剪及涂擦腐蚀性强的药物,以免造成皮肤,溃疡。

注意保暖,防止烫伤,冻伤;避免危险因素:足部发生小破损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适当运动,可以改善肢端血液循环,体育活动对糖尿病患者很重要,但对于足病的高危人群,一般应避免双足过度负重的活动,预防外伤,给予被动运动可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缓解休息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4)注意趾间皮肤清洁干燥,洗脚后最好用柔软的干毛巾轻轻擦干足部及趾间皮肤,再涂上保养乳液,防止发生干燥皲裂等。

(5)选择合适鞋类:合适的鞋可减少部异常受压,避免足部皮肤受压,破溃。

鞋、袜要清洁、柔软、通气性好,每次穿鞋前要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防止异物摩擦损伤皮肤。

(6)当足部缺血需卧床时,要注意足底和内外踝的保护,可使用支架或海绵衬垫,避免压迫造成褥疮。

为防止下肢肌肉萎缩,每日进行被动锻炼,或肌肉收缩训练,并进行下肢、足部酒精按摩,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3]。

3.1.2 定期的访视是保证正确实施预防诊疗的有效措施该疾病需积极防治,随时监控,长期的综合预防,必须由患者自己或陪人实施,是否遵医嘱治疗直接影响其预后效果。

由于治疗环境由医院改变为家庭的生活场所,患者的治疗将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情境的生活因素的影响,糖尿病足患者出院后,患者的遵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影响疗效[2]。

坚持定期的家访,除做好疾病知识教育外,还对患者的正确用药和监测有及时的指导,警示作用,加强患者参与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提高患者的遵医率。

3.1.3 定期复诊定期复诊是使糖尿病足得以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方法。

糖尿病足的治疗时间较长。

糖尿病足患者,应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确定治疗的有效性,及时进行相关治疗方案的调整。

通过专科复诊查体可使患者得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使糖尿病足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3.2 积极进行糖尿病足病因的治疗教育研究发现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复杂,主要是长期血糖升高导致的血液黏稠,引起的多因素所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细胞营养坏死性坏死。

因此,坚持病因治疗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包括:(1) 饮食的健康教育。

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理想的饮食,控制应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能够均衡地摄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增加高蛋白饮食摄入,并尽可能地使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