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阅读材料周二阅读时光17岁的梦想榜单高二那年,被理科摧残得斗志全无后,我落拓地来到了这个文科班。
在大家眼中,文科虚而无用,只有理科毫无长进的差生才会委身。
即使各科老师穷尽了热情与办法,也没能改变每一届文科班只有寥寥几人考上本科的惨状。
最先,初生牛犊的我们也在嘲笑历届学长学姐,并发誓要打破恶性循环,但一次次考试铩羽而归后,我们才明白自己也不过如此。
班上的学生,要么是基础不牢固,要么是偏科严重,各有各的缺陷。
渐渐的,我们都觉得难逃命运之手的捉弄,拼命挣扎也不过是赴死亡盛宴一场,只是死状不同而已。
随着高三来临,教室里的氛围陡然怪异了许多。
成绩稍差的同学几近放弃,用逃课、睡觉等方式进行着末日狂欢,而稍好的同学则是愁眉苦脸,一派萧瑟的情状。
初秋的一天,班主任李老师找到了身为班干部的我,让我制作梦想榜单。
梦想榜单?这是什么?我怀揣疑惑,但还是按照李老师的要求买来纸张。
片刻,她所谓的梦想榜单就诞生了。
课间十分钟,李老师拿着梦想榜单走进教室,神秘地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她要求每个人把梦想写在榜单上,可以是某所大学,可以是一个分数,但是,必须实名。
这句话像一束火苗,瞬间在教室里引起热议。
我们很不理解,梦想是滋润心田的泉水,一旦宣之于外,便显得矫情做作。
况且,制定目标的做法很多班级都沿用过,也没见有谁在高考中成了黑马,何必多此一举呢?见自己的提议无人响应,李老师皱了眉头,“原以为长江后浪推前浪,哪晓得你们这群90后还没我这个60后胆子大。
这样吧,我带头,但我不需要参加高考,就写其他的梦想吧。
”说罢,她唰唰写上了“减肥二十斤”五个字,落款了自己的名字,还自嘲式地拍了拍自己的肚腩。
我们瞠目结舌,但更多的是感动唏嘘。
该是对学生有着怎样的关爱,才能让她这样自黑啊!几乎再无犹豫,有胆大的同学率先提笔写上了本省一所挺不错的大学,谁知惹得李老师“扑哧”笑了。
“今天我要你们尽情做梦大胆写,管它现不现实!大学有什么难考的?”在李老师的鼓动下,带头的同学划掉了刚刚写的大学,填上了复旦大学。
受这份自信的感染,我第二个上前写下了“南京大学”这四个我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字。
随后,又有几位同学凑上前羞涩地写下了几所名校,渐渐的,全班同学彻底放开,纷纷抢着笑着在榜单上快意书写着。
压抑许久的教室,荡漾成一汪欢乐的海洋。
完整的榜单新鲜出炉,清华北大不算少,连哈佛剑桥都出来了,那天的课间十分钟,大家意犹未尽,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原以为梦想榜单只是一段小插曲,可是第二天,李老师居然把它高调地贴在了教室外面。
很快,我们班在全校“一夜成名”。
教室外面总有其他班的学生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对着榜单指指点点,还有人拍了照片上传至学校论坛,被“狂妄自大”“神经病班级”等一拨拨差评置了顶。
多丢人啊!我们被这份突如其来的“班耻”弄得浑身不自在,很多人想偷偷扯掉榜单,但猜不透李老师的意思,再想想她那藏在镜片后的犀利目光,只得饮恨作罢。
国庆节后返校,大家抱着书本恹恹地三三两两走进教室。
忽然,我瞥见自己的课桌上放了一张类似贺卡的东西。
我疑惑地拿起细看,竟然是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赶紧翻开,里面只有简短的一行字:程宇瀚同学,恭喜你已被南京大学录取。
字迹工整,一看就是郑重其事地书写上去的。
虽然是一张“山寨录取通知书”,但初次与它邂逅的刹那,还是让自己瞬间惊喜,仿佛与那座万人景仰的学府真的只差了这一纸喜报的距离。
紧接着,不断有惊呼声响起,全班每一个人,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而封面上的学校名称,与每个人填写在梦想榜单上的学校相吻合。
每一张山寨通知书都尽量仿照这所学校真实的录取通知书。
后来我们才知道,为了赶制这批礼物,作为资深驴友的李老师整个国庆假期都宅在家中。
那天晚自习,全班异常安静。
我盯着小心翼翼捧在手心的“南大通知书”,心下五味杂陈。
为什么那令人神魂颠倒的成功滋味顷刻就烟消云散?为什么这么多年自己甘于平庸堕落?想着想着,竟有眼泪涌出,滴滴答答打湿在试卷上。
其他同学也同样沉默,我相信,他们定有着相同的遗憾和惆怅。
“也许我的做法有些欠妥,伤害了某些较为敏感的同学的自尊心,在这里,先给大家诚恳道歉,但是——”讲台E的李老师话锋陡转,“我的目的只有一个。
一纸空幻的录取通知书尚能让你们这样狂喜,假如你们真的考取了理想的学府,那这样的喜悦将会更真实更长久。
梦想榜单我会一直贴在墙上,直至高考结束。
你们手中的通知书,我希望它能陪伴你们一直走下去。
文科生绝不是差生,大学也不难考。
“以前,老师也会在我们耳边这样念叨,但对久经考场的我们来讲杀伤力为零。
但是这次,李老师的话去除了我们心中的魔障。
那一天起,班上学习的氛围陡然浓郁,请教习题的同学将老师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就连一些从前混日子的差生,也会人模人样地翻翻书本试卷了。
其他人的“通知书”去往了何处,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我把自己的“通知书”藏进了课桌,在黑夜拉长、滴水成冰的高三冬天,偷偷摸一摸它,心中就有了力量。
我曾偷偷观察过理科班,男生愁眉苦脸,女生雌雄莫辨,日益垒高的书堆,教室里除了吊扇孜孜不倦地转动着,再无其他生机。
而我们这个外人眼中的烂班,在高三后半段氛围却出奇的好,大家一起学习、娱乐,嘻嘻哈哈笑成一片。
人人都嚷嚷着待到9月时,一定把在未名湖或清华园旁的留影传给我们,仿若那些名校真的是咫尺之遥。
那年高考,班上考取本科的同学有十几位,虽然没一个同学考上榜单上的学校,但我们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
毕业聚餐,明明说好了只能快乐,但比着剪刀手喊着茄子的我们还是把李老师围在中间,哭红了眼眶。
这场青春,以狼狈开始,以美好收尾。
时光荏苒,那间种满紫罗兰的小小教室又装进了新的欢声笑语;曾并肩作战的我们,就这样散落在了天涯。
但是,无论过去多久,无论多远,我们都会深深感激李老师,那一年,是她站在我们青春的尾巴上教会了我们乐观自信,为我们的成长画上了一笔闪亮。
那张梦想榜单,将永远贴在永恒的17岁里,承载时光,永不泛黄。
田园歇者——陶渊明宫贵岂能失吾愿诗意人生亦知足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东晋诗人、辞赋家。
抒阳柴桑(今九江市西南)人,字元亮,后改为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
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喜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
他是中国田园诗派第一人,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有《陶渊明集》。
[定格经典] 这样快读人生三仕刘裕陶渊明在穷途末路之时,还是三度出仕,投身刘裕幕下。
刘裕固然不如三国时的刘备那么有名,但从他后来建立刘宋王朝的业绩看,也不愧为乱世之雄。
只是刘备代表汉家正统,而刘裕则是篡国奸雄,所以史家对他没有好评。
但是,东晋并不是汉末群雄并起、三分天下的局面,刘裕也不是刘备那样的求才若渴、礼贤下士,陶渊明更不是诸葛亮那样大势了然、运筹帷幄的政治家,而只是一介文人。
镇军参军本非要职,不过一个小小幕僚,有似杂役。
所以,对于正雄心勃勃,忙于征战的刘裕来说,他是不可能真正重用陶渊明的。
所以陶渊明入幕不久,就对刘裕仕途失望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天晋元兴三年为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次年又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因心不悦回了家。
回家后,耕值不足以自给,再加上家里人口增多,经济十分拮据,亲朋好友都劝他出去做官。
他的叔父陶夔曾任太常卿,见他生活困苦,遂加引荐,于是被任为小县之令。
当时正值战乱,他不想到远处任职,而彭泽县离家不远,俸禄又足够他酿酒,于是就在彭泽县任了一个小职。
年底,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
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解绶去职。
酒中隐士无论是从酒文化史还是从诗歌史的角度来说,陶渊明都是一位有着特殊贡献的人物。
从他开始,才把酒与诗二者连为一体。
他以酒入诗,使诗中几乎篇篇有酒,陶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谓:“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
造饮必尽,期在必醉,即醉而退,曾不吝情。
”他当上彭泽县令后,“公田之列,足以为酒”,上任后即下令把300亩公田全部种成酿酒的秫谷,以保证常有酒喝。
他曾私下对人说:“能让我常醉于酒,平生之愿足矣。
”择友陶渊明结识的朋友不分贵贱,但人格卑下的人是他所不齿的。
有一天,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往见他,这时,陶渊明正好已偃卧床上饿了好几天了。
檀道济对他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仕。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陶渊明回答道:“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檀道济临去时馈以粱肉,陶渊明一手把它挥落地下。
当时东晋政治混乱,且文帝废少帝自立,人民生活疾苦,道济竟云文明之世,以乱为治,其人格可知,渊明因此对他赠送的东西挥而去之。
金刚怒目刘裕代晋称帝后,陶渊明由于按捺不住愤怒的心情,相继作了《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诸诗,托古述怀。
他还在《述酒》《蜡曰》二诗中,用隐晦的词意,影射刘裕的暴政。
而在这些诗作中,《咏荆轲》更是一改诗人平淡的风格,完全变成了一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出彩片段] 这样活用素材1.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带月荷锄归”的农夫。
对,是他!陶渊明,一个享誉文坛千年的田园诗人。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冠归田园。
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一一桃花源。
(《陶渊明走出桃花源》节选)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
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
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
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
”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
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陶渊明归隐之路》节选)3.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
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
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
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
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
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缥缈虚无…… (《归去来兮》节选)4.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
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
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
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陶渊明的寂寞》节选)[精华辑录] 这样锤炼语言一、引用名言点亮佳篇1.悟已往之不谏,知采者之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