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8
复习题:
2.物价稳定,就业充分,长期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稳定。
为实现经济目标,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
4.公开市场中,美联储买进国债,使得现实中货币供给增加,而货币需求不变,因此货币市场中的均衡利率下降。
6.利率上升后,贷款消费利息增加而储蓄增多因此消费减少,企业投资成本增加因此投资减少,本币升值因此进口增多,净出口下降,而利率变化不会影响政府购买,综上总需求是减少的。
8.关键区别是前一种情况下货币政策起到拉动总需求的效果,而后一种情况是在总需求已经增加的情况下,为使其达到长期经济均衡而进一步拉动需求。
10.货币增长法则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长有一个不变的速度。
他认为货币增长率应与实际GDP的长期增长率保持同步即3.5%。
因为从1980年开始,之前存在的货币供给的变化与实际GDP和价格水平的变化之间的紧密关联已大大减弱。
12.抵押贷款就是贷款人向银行提供一定的抵押物品作为保证而因此取得的贷款。
1970年后最重要的变化是创造的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
应用题:
2.物价稳定是经济目标中的一个,因此也是为实现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而且稳定的物价有利于经济的良好运行。
高通货膨胀率不利于保持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和贮藏手段的职能。
4.稳定资产价格关系到人们对所持有财产的价格预期,因此对消费影响较大,因而是关系到总需求方面,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注重整体经济的长期发展,是宏观的。
我认为不会,因为价格的波动始终是受价值约束的,波动的原因是短期受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应取决于市场的作用和影响,所以美联储不会纳入政策目标。
6.联邦基金利率下调后,银行间隔夜拆解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因此有利于银行准备金的增加,更多的准备金促进更多的贷款发放,因此现实中的货币供给以银行存款的方式增加。
“倾倒货币”意味着借款成本的大大降低,银行可以获得大量的货币而为此付出很少的成本。
8.此举符合当时实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和增加货币供给试图降低均衡实际利率,以此拉动需求,实现GDP的增长。
10.“资本支出”指投资。
资本支出减少意味着投资减少,导致总需求降低,而减少的资本投入会减少潜在工作岗位的数量,因此失业会增加,人们的消费也会减少,所以经济未达到其潜在的发展水平,增长变得缓慢。
如果大公司的总裁对未来感到悲观,即使再低的利率也无法激励企业进行更多的投资,因此货币政策起到的效果会不明显,会降低货币政策结束衰退的效果。
12.价格水平下降意味着需求减少。
不断提高短期利率是希望增加储蓄,而储蓄可以为投资提供可能。
价格水平下降意味着经济出现衰退,物价下跌,失业严重,经济出现问题。
14.美联储的任务是通过其实行的货币政策来调解经济运行,以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
16.同意,因为美联储在预测经济方面也存在滞后的问题,在实行中也无法起到很及时缓解问题的效果,对于很多诸如战争和经济突破等因素很难被纳入考虑,因此是不会准确预测经济走势的,但也不能否认其缓解问题的作用。
18.由于政策影响,供给减少因此价格上涨。
可以了解买房者购买住房的意图,是用于居住还是转手卖出赚取差价。
20.意思就是扩张的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无法使经济完全摆脱深度衰退,其效果有时不是非常明显的,甚至会出现流动性陷阱。
22.a.14.6和114.4
b.紧缩性货币政策,卖出政府债券
c.通货膨胀率是4%,采用货币政策后的通货膨胀率为3%
24.根据泰勒法则和所给数据,已知
当期通货膨胀率为4%
实际均衡联邦基金率为2%
通货膨胀率缺口为2%
产出缺口约为3%
所以目标联邦基金利率为4%+2%+1/2*2%+1/2*3%=8.5%
26.因为转向通货膨胀目标是伴随着通货膨胀率降低而进行的,势必导致货币供给减少,这就意味着物价水平上涨幅度降低,这会使实际GDP降低从而低于其潜在水平,因而出现闲置劳动力,失业率也会暂时提高了。
28.
30.是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的出现,在这里抵押贷款可以被二次打包出售,作为二次贷款被借出。
一旦借款人无法按期还款,资金链就会断掉,很多当事人因此承受更大的损失。
32.次级抵押贷款是发放给存在不良信用记录人的贷款。
更深的资本池就是指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
证券化使得金融机构可以将抵押贷款卖给投资者,以此获得资金发放更多的抵押贷款,因此使得借款来源增多,借款也变得容易了。
因为这取决于借款人拥有的资产的未来实际价格。
当借款人和贷款人双方都对抵押品的未来价值增值期望很高的话,放贷人愿意贷款给信用记录差的人。
34.投资收益为50%
投资收益为200%
程宇清 1142225 5分
唐圣楠 1142226 5分
蒋雪 1142227 5分
张雨季 1142228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