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集成平台 (2)
1.1 总体要求 (2)
1.2 基础架构和业务模型 (2)
1.3 业务模型分析 (6)
1.3.1 交换数据信息构造 (6)
1.3.2 前置数据采集 (8)
1.3.3 数据清洗/影射/比对/加工 (10)
1.3.4 数据路由 (11)
1.3.5 数据推送持久 (12)
1.3.6 流程化特征 (13)
1.3.7 统一部署、监控和管理 (13)
1
1.1总体要求
作为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务数据互联互通共享集成平台以电子政务网络为基础,通过构建覆盖多个部门、多个政务应用系统、多等次的政务级别等多级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技术总体平台,围绕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以部门业务信息为基础,确定部门间交换信息指标及信息交换流程,实现不同部门间异构应用系统间松耦合的信息交换,形成部门间政务信息资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信息交换模式,提供部门间横向按需信息交换服务,提高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不断深入,政务应用不断的进行改进和优化,对于政务数据互联互通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以更好的适应新的政务应用用体系,更好的创造工作价值。
政务数据集成平台需要能够实现不同的、分级次的多个部分之间的数据集成的松散耦合,以灵活敏捷的方式,实现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政务应用系统业务流程发生变化,而需要不断的重新建设的难题。
而目前,SOA框架的提出,给这样的松耦合带来了技术基础。
政务信息集成平台,需要能够体现SOA的思想,真正做到灵活、敏捷,快速适应业务变更需要。
同时,随着应用信息系统的不断建立,基于数据层面的共享慢慢将难以应对对共享信息实时、多样、可变的需求,信息的互联互通进入应用系统减的集成和整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通过SOA框架的指导,以服务化的方式,完成政务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应用集成、流程集成,是政务信息集成平台的发展目标。
1.2基础架构和业务模型
政务数据集成平台由信息库系统和信息交换系统组成。
信息库系统由若干交换信息库以及政务应用系统的各种公开业务接口组成;信息交换系统由交换桥接、前置交换、交换传输、交换管理等子系统组成。
◆信息库系统:组成信息库系统的交换信息库是政务部门为实现信息交换而建立的中间存储信息库,或者在SOA体系下,由各个政务应用系统所公开的服务接口,可被外界所访问。
交换信息库中包括提供和接收的交换信息。
◆信息交换系统
❖前置交换子系统:由交换前置服务器、交换信息库和交换适配器等组成。
前置交换子系统与部门业务应用系统之间隔离,保证部门业务信息库和业务应用系统的独立性。
❖交换桥接子系统:部门业务信息库与前置交换信息库之间的信息交换接口,以实现两个信息库之间的信息交换。
❖交换传输子系统:根据部署的交换流程,实现部门前置交换信息库
之间的信息处理和稳定可靠、不间断的信息传递。
❖交换管理子系统:实现对整个信息交换过程的流程配置、部署、执
行和整个信息交换系统运行进行监控、管理。
整体交换平台的体系架构如下所示:
通过交换桥接子系统将部门需要交换的信息交换到前置交换信息库,在交换管理子系统的流程控制下,通过交换传输子系统、前置交换子系统,把需要交换的信息定向传输到接收部门。
这样的体系平台,通过集成政务应用系统,不同政务应用系统之间形成松散
耦合连接,实现信息交换、路由、分发、转换等功能。
以消息和异步通讯技术为手段,面向服务体系为框架,服务总线非基础,XML为信息描述语言,实现各个政务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
完成这样的一个成体系的数据交换平台,需要有如下的一些产品组件:
◆交换桥接组件
◆适配器体系组件
◆数据传输基础组件
◆统一管理组件
从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的业务角度看,数据、服务的集成业务模型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数据集成业务模型的分析,可以将数据集成平台的业务模型拆分成如下的关键步骤:
◆交换数据信息构造
◆前置数据采集
◆数据清洗/影射/比对/加工
◆数据路由
◆数据推送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