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习题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习题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习题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习题
1、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象如图1-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 B 、t 2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 C 、t 3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 D 、t 4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
2、如图甲,在弹簧振子的小球上安装了一支记录用的笔P ,在下面放一条白纸。

当小球做简谐运动时,沿垂直于振动方向拉动纸带,笔P 就在纸带上画出了一条振动曲线。

已知在某次实验中如图方向拉动纸带,且在某段时间内得到如图乙的曲线,根据曲线可知这段时间内 ( ) A .纸带在加速运动
B .纸带在减速运动
C .振子的振动的周期在逐渐增加
D .振子的振动的周期在逐渐减小
3、一个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在A 、B 两点间做简谐运动,O 为振子的平衡位置,如图所示.设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以某一时刻作计时起点(t =0),经1/4周期,振子具有正方向最大加速度.那么,在
图所示的几个振动图象中(x 表示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能正确反映该振子振动情况的是
4、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如图所示.若以水平向右为坐标的正方向,振子向右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则振子的加速度a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5、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由图可知,这列波的振幅A 、波长λ和x=l 米处质点的速度方向分别为( )
A .A=0.4 m λ=1.0m 向上
B .A=1.0 m λ=0.4m 向下
甲 乙
y /m
x /m
1 2 3
C .A=0.4 m λ=2.0m 向下
D .A=2.0 m λ=3.0m 向上
6、如图所示,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像。

已知A 质点振动的周期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速v=25m /S
B. C 质点的振动频率为2.5Hz
C. C 质点的振幅为8cm D . t=时B 质点的位移为正值
7、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

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 与质点B 相距1m ,A 点速度沿y 轴正方向;t=时,质点A 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

由此可知 A 、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 B 、此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C 、从t=0时起,经过,质点A 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m
D 、在t=时,质点B 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 轴负方向 8、一列平面简谐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其中质元P 、S 跟质元Q 、R 的振动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图可知( )
A .质元P 和S 的振动位移大小和方向总相同
B .质元P 和Q 的振动位移大小总相同、方向总相反
C .质元P 和S 的振动速度大小和方向总相同
D .质元P 和R 的振动速度大小总相同、方向总相反
9、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 ,如图(a )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 第一次出现如图(b )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A .周期为Δt ,波长为8L .
B .周期为32
Δt ,波长为8L .
C .周期为
3
2Δt ,波速为12L /Δt D .周期为Δt ,波速为8L/Δt
10、、如图所示为某时刻从O 点同时持续发出的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沿相同方向传播的波形图,P 点在甲波最大位移处,Q 点在乙波最大位移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列波传播相同距离时,乙波所用的时间比甲波的短
B .Q 点比P 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C .在P 质点完成2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Q 质点可完成30次全振动
D .甲波和乙波在空间相遇处会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11、在xOy 平面内有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正弦横波,波速为1.0m/s ,振幅为4.0cm ,频率为.在t =0时刻,质点P 点位于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如图所示.则距离P 为0.2m 的Q 点 ( )
A .在时刻的位移是4.0cm
B .在时刻的速度最大
C .在时刻的速度向下
D .在0到时间内的路程是4.0cm
12、波源S 在t =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运动,形成向左右两侧传播的简谐横波.S 、a 、b 、c 、d 、e 和a′、b′、c′是沿波传播方向上的间距为1m 的9个质点,t =0时刻均静止于平衡位置,如图所示.当t =时质点S 第
一次到达最高点,当t =时质点d 开始起振.则
在t =这一时刻
A 、质点c 的加速度最大
B 、质点a 的速度最大
C 、质点b′的运动方向向上
D 、质点c′已经振动了
13.如图,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 m 的六个质点a 、b 、c 、d 、e 、f ,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 m/s 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 =0时到达质点a ,质点a 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 =1 s 时,质点a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 s <t <5 s 这段时间内( )
A.质点c 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质点a 的速度逐渐增大.
S
a ′ ′
C.质点d 向下运动.
D.质点f 保持静止.
14、如图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

当R 点在t=0时的振动状态传到S 点时,PR 范围内(含P 、R )有一些质点正在向y 轴负方向运动,这些质点的x 坐标取值范围是
A.2 cm ≤x ≤4 cm
B.2 cm <x <4 cm
C.2 cm ≤x <3 cm
D.2 cm <x ≤3 cm
15、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其波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 B .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周期 C .经
周期后质元P 运动到Q 点
D .经周期后质元R 的速度变为零
16、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 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0和t =时刻的波形图,x =1.2m 处的质点在t =时刻向y 轴正方向运动,则 A 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Hz B 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m/s
C t =0时x =1.4m 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
D 各质点在内随波迁移0.9m 17、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t 1时刻的波形,质点P 在该时刻的振动速度为v ,t 2时刻质点P 的振动速度与t 1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t 3时刻质点P 的速度与t 1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t 2-t 1=t 3—t 2=0.2s ,则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A .20m/s
B .25m/s
C .15m/s
D .5m/s
18、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甲、乙两图分别为传播方向上相距3m 的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果波长大于1.5m ,则波的传播速度大小可能为( )
A.30m/s
B.15 m/s
C.10 m/s
D.6
m/s
3 -3
t /s
y /cm 甲 3 -3
t /s y /cm

19、图1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秒时的波形图,图2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25 cm/s,向左传播=50 cm/s,向左传播
=25 cm/s,向右传播=50 cm/s,向右传播
20、图1中,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 s,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 =80 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 =1.2 m、SQ =2.6 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
A.甲为Q点的振动图象
B.乙为Q点的振动图象
C.丙为P点的振动图象
D.丁为P点的振动图象
图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