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铁路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建技[2010]13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21号)《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11-2009)《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2.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隧道防水施工。
3.技术要求隧道防排水材料性能指标应满足《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的相关要求;隧道防排水施工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建技[2010]13号《铁路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及《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的有关规定。
防水层采用分离式防水,全段隧道衬砌背后拱墙铺设土工布缓冲层及EVA防水板,防水材料采用EVA防水板光板型,防水板厚度1.5mm,无纺布重量大于等于400g/m²。
施工缝、变形缝防水:隧道衬砌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防水处理;拱墙环向施工缝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10m一道;仰拱及底板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止橡胶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底板型10m一道;变形缝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聚苯板嵌缝材料进行防水处理,变形缝宽度2cm。
隧道排水采用双侧沟加中心沟的方式。
衬砌背后的积水通过环向和纵向盲管的汇集后引入侧沟,再经过侧沟的汇集和沉淀后通过横向导水管引入中心沟,再由中心沟排出洞外。
在允许排水的隧道初期支护与防水板间设置拱墙环向及纵向排水盲管,采用单壁打孔波纹管(外裹无纺布),环向盲管直径为Φ50mm,纵向盲管采用直径为Φ80mm;横向导水管采用直径为Φ100mmPVC管。
环向透水盲管每10m一环,直接引入侧沟,两侧边墙脚设纵向透水盲管,施工时应结合模板台车长度(8-12m)将其两端直接弯入侧沟。
股水涌流及大面积渗流处应增设环向盲管引排。
明洞段防水。
主体工程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12。
明洞及洞口斜切段拱墙衬砌外缘均采用2cm厚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其中明洞段拱墙仍设置土工布及防水板,并在回填表面设粘土隔水层;施工缝及变形缝防水参照暗挖段。
明洞段排水。
洞内排水沟设置与暗洞统一;明挖段衬砌外缘直边墙顶设纵向Φ80透水盲管,Φ80透水盲管以分段排泄为原则,伸缩缝或沉降缝处,设置排水分坡点;直边墙范围采用C35混凝土回填,回填顶面设置厚砂卵石反滤层;并每隔8~10m设竖向Φ50盲管,一端与墙顶纵向透水盲管相连,另一端直接接入隧道侧沟。
隧道工程施工防水应以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重点;施工前,选取一循环,进行防水板安装焊接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4.施工工艺程序及工艺流程施工程序为:铺设准备→缓冲层铺设→防水板铺设→防水板焊接→质量检查等环节。
4.1工艺流程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4-1 结构防排水施工流程图4.2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图4-2 防水板施工流程图4.3环向、纵向盲管施工工艺流程图4-3 环、纵向盲管施工流程图4.4外贴式止水带施工流程图4-4 外贴式止水带施工流程图4.5中埋式止水带施工流程图4-5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流程图5.施工步骤5.1基面处理在铺设防水层之前,应对基面(初期支护表面)的渗漏水、外露的突出物及基面凹凸不平处进行检查处理。
⑴渗漏水处采用注浆堵水或排水盲管将水引入侧沟,保持基面无明显渗漏水。
⑵对于基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管头、钢筋头、螺杆钉头等突出物应予切除后妥善处理。
对钢筋网等凸出部分,先切断后用锤铆平,抹砂浆素灰,详见图5-1;图5-1 初期支护面处理对有突出的管道,先切割后用锤铆平,抹砂浆,详见图5-2;图5-2 初期支护面处理图锚杆有凸出部位时,螺头顶预留5mm 切断后,用塑料帽遮盖,详见图5-3;图5-3 初期支护面处理图基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对于初期支护表面凸凹不平进行处理补喷,使混凝土表面平顺,凸凹满足D/L ≤1/10(D 为凸面间凹进深度,L 为基面相邻两凸面的距离(L ≤1.0m )),详见图5-4。
图5-4 初期支护面处理图5.2 排水盲管安装排水盲管包括环向排水盲管、纵向集水盲管、横向排水管,环向盲管、纵向盲管两端直接弯入侧沟,侧沟水再通过横向排水管导入中心沟,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环向排水盲管沿纵向设置的间距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布置,根据洞内渗、漏水的实际情况,在地下水较大的地 切割铆平砂浆堵塞段应加密设置环向排水盲管。
纵向盲管的设置及坡度应按设计要求安设,并与环向、横向盲管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
环向、纵向排水盲管施工主要有钻定位孔、锚栓安装、盲管铺设、安装等环节。
排水盲管施工步骤如下:a.施工前按规定划线,以使盲管位置准确合理,划线时注意盲管尽可能走基面的低凹处和易出现渗漏水的地方;b.钻定位孔,定位孔间距不得大于50cm;c.将膨胀锚栓打入定位孔;d.盲管铺设,将盲管用无纺布包住,用扎丝捆好,用卡子卡住盲管,然后固定在膨胀螺栓上;5.3无钉铺设防水层在基面处理、排水盲管设置完成后,进行防水板施工作业,包括铺设准备、缓冲层铺设、防水板铺设、防水板焊接、质量检查等环节。
⑴防水板的铺设准备a.洞外检验防水板及缓冲层材料质量;b.对检验合格的防水板,用特种铅笔画出焊接线及拱顶中心线,并按每循环设计长度截取,对称卷起备用;c.铺设防水板的专用台车就位。
缓冲层(土工布)和防水板,放在台车的卷盘上。
d.铺设前进行精确放样,进行试铺后确定防水板一环尺寸,尽量减少接头。
e.在铺设基面标出拱顶线,画出每一环隧道中线及垂直隧道中线的横断面线。
⑵缓冲层铺设a.缓冲层铺设前,先在隧道拱顶部位标出纵向中线,并根据基面凸凹情况留足富余量,宜由拱部向两侧边墙铺设。
b.用射钉将热塑性垫圈和缓冲层平顺地固定在基面上,固定点间距:拱部1.0~1.5m、边墙1.5~2.0m。
呈梅花形排列,基面凸凹较大处应增加固定点,使缓冲层与基面密贴。
c.缓冲层接缝搭接宽度不小于5cm,铺设的缓冲层应平顺,无隆起,无皱褶。
⑶防水板铺设a.防水板铺设宜采用专用台车铺设,台车应具备以下要求:I.防水板专用台车应与模板台车的行走轨道为同一轨道;轨道的中线和轨面标高误差应小于±10mm。
II.台车前端应设有初期支护表面及衬砌内轮廓检查刚架,并有整体移动(上下、左右)的微调机构。
III.台车上应配备能达到隧道周边任一部位的作业平台。
IV.台车上应配备辐射状的防水板支撑系统。
V.台车上应配备提升(成卷)防水板的卷扬机和铺放防水板的设施。
b.防水板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1~2个衬砌段长度,并设临时挡板防止机械损伤和电火花灼伤防水板,同时与开挖面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c.防水板采用环向铺设,从拱部向两侧边墙悬挂进行,下部防水板应压住上部防水板,松紧应适度并留有余量(一般实铺长度与喷射混凝土面弧长的比值为10:8),以确保浇筑混凝土后防水板表面与基面密贴。
d.两幅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分段铺设的防水板的边缘部位预留至少60cm的搭接余量并且对预留部分边缘部位进行有效的保护。
e.附属洞室处铺设防水板时,先按照附属洞室的大小和形状加工防水板,并与边墙防水板焊接成一个整体。
f.防水板与无纺布分开铺设,先在初期支护上铺设无纺布,再利用无纺布安装专用热塑性垫圈把防水板固定在无纺布上。
防水板铺设见图。
围岩初期支护热熔衬砌射钉金属垫片无纱布防水板图5-5 防水板铺设示意图g.防水板采用热熔法手工焊接在热塑性垫圈上,焊接应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防水板脱落。
h.防水板焊接,防水板之间接缝采用自动双焊缝热熔焊机焊接,单条焊缝的有效焊缝宽度不小于10mm。
焊接后两条缝间留一条空气道,焊缝搭接宽度大于15cm。
热合机不易焊接的部位采用手持焊枪焊接,并确保搭接质量。
防水板焊缝见图5-6。
防水板焊接要求如下:图5-6 防水板焊接接缝示意图VI.焊接时,接缝处必须檫洗干净,且焊缝接头应平整,不得有气泡折皱及空隙;VII.防水板之间的搭接缝应采用双焊缝、调温、调速热楔式功能的自动爬行式热合机热熔焊接,细部处理或修补采用手持焊枪;VIII.开始焊接前,应用小块塑料片上试焊,以掌握焊接温度和焊接速度;IX.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X.防水板纵向搭接与环向搭接处,除按正常施工外,应再覆盖一层同类材料的防水板材,用热焊焊接。
XI.在焊缝搭接的部位焊缝必须错开,不允许有三层以上的接缝重叠(见图5-7)。
焊缝搭接处必须用刀刮成缓角后拼接,使其不出现错台;不允许允许允许图5-7 防水板搭接示意图XII.焊缝若有漏焊、假焊应予补焊;若有烤焦、焊穿处以及外露的固定点,必须用塑料片焊接覆盖;⑷防水板检查a.检查防水板有无烤焦、焊穿、假焊和漏焊;检查焊缝宽度是否符合设计;检查焊缝是否均匀连续,表面平整光滑,有无波形断面。
b.充气检查:充气检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环向缝每循环抽2条,纵向缝每循环抽1条进行检查;防水板搭接焊缝焊接质量检查采用充气法检查,充气压力达到0.25MPa时停止充气,保持15min,压力下降在10%以内为合格,否则应用肥皂水找出漏气点,进行焊接补强。
⑸防水层保护已铺好防水板地段严禁用爆破法捡底或处理欠挖。
任何材料、工具、在铺设时应尽量远离已铺好防水板的地段堆放,不得穿带钉子的鞋在防水层上走动,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防水层保护意识教育,严禁损坏。
在没设保护措施处(如拱顶)进行其他作业时不得破坏防水层,钢筋焊接作业时,防水板要用阻燃材料进行覆盖,避免焊火花损伤防水板,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挡头板的支撑物在接触到塑料防水板处必须加设橡皮垫层。
钢筋混凝土衬砌,要对钢筋头部进行防护,避免损伤防水板。
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及衬砌台车就位时,在钢筋保护层垫块外包土工布防止碰撞和刮破塑料板。
在灌注二次衬砌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得接触防水层,浇筑时应有专人观察,发现损伤应立即修补;同时应在混凝土输送泵出口处设置防护板,防止混凝土直接冲击已铺好的防水板。
5.4止水带施工作业止水带施工是隧道结构防排水的重要环节,本工程止水带主要有外贴式及中埋式。
(1)外贴式止水带施工a.位置确定外贴式止水带设置在衬砌结构施工缝、变形缝的外侧,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先在需要安装止水带的位置放出安装线。
b.基面处理对于直接设置在岩壁或初期支护面上的外贴式止水带,设置的部位须预先用氯丁胶乳砂浆进行抹平处理,防水砂浆抹面的宽度应大于止水带宽度20cm以上。
c.止水带固定施工缝处设计有防水板的,采用粘接法将其与防水板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