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提要11.2项目编制依据1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4结论2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外部环境 32.1项目建设背景和由来3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2.3产品市场需求状况52.3.1产品现状及产品用途52.3.2同类产品近期生产能力、产量、变化趋势6 2.3.3产品进出口情况62.3.4近期、远期需求量预测7第三章单位概况及项目区状况8 3.1承建单位基本情况83.1.1公司中长期发展目标及规模8 3.1.2公司林业生产经营条件93.1.3公司人员情况93. 1.4抵押物情况93.1.5公司资金运转情况93.2项目区基本情况9第四章项目建设实施方案114.1项目建设目标与指导思想11 4.2项目建设布局114.2.1布局原则114.2.2项目布局124.3项目进度安排134.4营林技术措施134.4.1总体设计和作业设计13 4.4.2林地选择134.4.3良种壮苗134.4.4林地准备144 .4.5造林密度144 .4.6栽植补植144 .4.7幼林抚育144 .4.8施肥技术154.4.9护林防火154.4.10地力维持154.4.11病虫害防治164 .4.12冻害复壮16第五章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175.1 项目组织175.2 项目管理17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9 6.1估算编制依据196.2投资估算范围196.3投资单价196.4项目建设总投资206.5资金筹措21第七章项目效益分析与评价22 7.1经济效益分析227.1.1产量、产值估算227.1.2 生产成本估算227.1.3林业税费测算237.1.4成本摊销247.1.5财务分析247.2风险分析267.2.1敏感性分析267.2.2自然灾害风险分析267.2.3其它风险分析277.3偿债资金来源分析277.4总评价27第八章建议298.1树立质量意识,强化项目管理29 8.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项目科技含量298.3注重项目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经营298.4强化还贷意识,确保如期还贷298.5符合国家发展政策,积极争取贴息贷款30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外部环境2.1项目建设背景和由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尤其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天然林木材产量大幅度调减,木材供求缺口和结构性矛盾变得更加突出。
我国是少林缺材国家,根据预测,至2010年,我国商品木材需求总量将达到3.5—3.6亿m3,木材供需缺口将达到1.1—1.3亿m3;至2015年,木材需求总量将达到4.2亿m3,木材供需缺口将达到1.4—1.5亿m3,木材供求缺口将越来越大。
如不解决好这一供需矛盾,必然影响到木材加工业的发展。
因此,国家于2001年启动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重点工程,并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项目快速发展,来缓解日益突出的木材供给矛盾问题。
我省是我国重点南方集体林区,是国家速生丰产用材林规划的重点区域的重要组织部分;发展速生丰林的不仅技术力量雄厚,而且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能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大大缩短了营林生产周期,经济效益较前期凸显。
我省按照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东扩、西治、南用、北休”的林业发展战略布局,我省作为“南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速推进工业原料林等商品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产品工业,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我省也于2002年启动了全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工程建设项目,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减轻税费、灵活采伐管理、拓宽融资渠道等,来鼓励和扶持速丰林基地建设的发展。
同时,我省林业工业企业的原料林资源相当紧缺,福人木业有限公司第三期人造板项目就因原料的短缺而处于半停产状态、刚引入的新加坡金鹰集团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也因原料林的配套建设而进展缓慢;据统计,全省现有林业工业企业8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企业有1178家(有制浆造纸及纸品企业385家,人造板加工企业211家、木竹制品企业166家,锯材加工企业13家,其他林业加工企业214家等)。
“十一五”期间全省锯材、人造板、木浆造纸和其它耗材(建筑、家具、实木地板等)的生产,共计需耗木材1588万m3,折合商品材产量1112万m3,而我省“十五”期间年均木材产量仅857万m3,缺口255万m3。
因此。
我省“十一五”期间木材原料需求量非常大,需要建设大规模的木材原料基地来满足林产工业发展的需求,定向培育桉树短轮伐期用材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福建方特林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培育森林资源为主的民营企业。
目前,公司现拥有林地5000亩,主要营造以桉树为主的原料林,在营造林技术方面已有一定的技术力量支撑。
正是由于看到了市场对木材原料的持久、旺盛的需求,而国内木材资源较少,价格居高不下,且政府对速丰林建设予以大力扶持,投资报酬率较高等因素,因此公司决策层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建设速生桉树林基地,既实现自身的资本收益,也为林业企业提供原料林,较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森林资源是战略性资源,是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就没有发达的林业产业。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木材和林产品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工业原料林资源培育更为紧迫。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商品用材林基地。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及最近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的决定》,为我省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对工业原料林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力营造商品林、建设短周期速丰林基地,走企业化道路、实行工程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规模生产,已成为发展林业产业新的热点和亮点。
桉树是世界上最速生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树种之一,因其生长迅速、适应性广、轮伐期短、用途多、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而成为商品林基地建设的首选造林树种。
因此,建设桉树纤维材速丰林基地,利用有限的林地,集约经营,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分生长量,对提供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以及对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通过项目的建设主要将解决以下5大林业“瓶颈”:缓解建设区的木材供需矛盾,促进当地纸业、人造板业的发展;项目建设可为地方进行荒山造林和疏林地改造,解决山地抛荒问题,绿化家园、美化环境。
同时,大规模营造桉树纤维材速丰林,实行定向培育,提高林分单位面积产量,缩短培育周期,减少年采伐面积,有利于维护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和提高林业集约经营水平,对推动林业科技进步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吸收当地富余农村劳动力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活动,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山地资源,承包山地交纳的土地使用费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可以兴办公益事业、减轻农民负担;项目建成投产后缴纳税费可为当地财政收入贡献力量;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总之,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加快我省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资源培育,保护天然林和区域生态环境,缓解造纸、人造板工业发展所需的木材原料紧缺问题,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林业部门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存在的资金困难,实现优势互补,最终使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林纸、林板产业步入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轨道,对推进福建省制浆造纸和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建设和繁荣绿色海峡西岸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3产品市场需求状况2.3.1产品现状及产品用途桉树生长快、利用周期短、用途广,在我国发展速度非常快。
目前,我国的桉树经营面积已经超过了3750万亩,其中桉树经营面积较大的省份有:广东855万亩、广西525万亩、海南525万亩、云南240万亩,另外四川、湖南、江西、福建等省正以很快的速度增长。
根据统计,目前我省桉树造林总面积174.1万亩。
按造林年度分,2000年以前造林仅4.1万亩,“十五”期间造林120.3万亩,2006年造林49.7万亩,2007年造林50.5万亩。
按设区市分,漳州面积最大,达84.8万亩;三明次之,为33.3万亩;福州30.0万亩、龙岩27.9万亩、泉州20.5万亩、莆田17.1万亩、宁德8.4万亩、南平4.6万亩。
桉树主要用作工业原料,是生产纸浆.、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等的优质原材料,也可以用作锯材、矿柱材、薪炭材等,此外,还可以生产精油、栲胶、食用菌等林副产品。
2.3.2同类产品近期生产能力、产量、变化趋势全世界现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营造桉树人工林15450万亩,巴西桉树人工林面积达4170万亩,年生长量已超过1亿m3,是桉树木材原料生产能力最大的国家,南美桉树木材产品出口比例大,在世界的纸浆、人造板贸易中占重要份额,但发展规模继续扩大的空间非常有限。
我国南方各省桉树人工林的发展近年明显加快,其中尤以广东、广西的总量大、增长快、生产水平高,总面积已超过1350万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木材原料1350万m3以上,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桉树木材市场都有重要影响。
福建省自1991年在闽南地区引人巨尾桉、尾巨桉、尾叶桉、巨桉等新品种后,发展步伐加快。
近几年来从几万亩猛增至174.1万亩。
按福建省“林纸(板)一体化”工程规划方案,“十一五”期间,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年度造林计划30—50万亩。
作为我省“三板”及浆纸主要用材树种的速生桉树,呈自南向北不断推进的态势。
现以覆盖全省一半以上县(市、区),并已形成国有、集体、个私、外商,多头并进快速扩张的强势。
2.3.3产品进出口情况桉树木材原料方面,我国既有出口,又有进口。
全国每年出口量约为150万绝干t,其中华南地区出口量约100万绝干t,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台湾等地,用于生产纸浆。
进口方面,2000年我国进口木浆375万t。
2.3.4近期、远期需求量预测对桉树木材的需求量,决定于纸张、纸制品及人造板的需求量。
按照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纸和纸板的消耗量将随人均GDP的增长而增长,2001年我国人均用纸和纸板为34kg,到2010年预计将达到64kg,国内的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根据统计,我国每年要花费近30亿美元,进口400—500万t的纸浆和纸产品,2001年仅进口废纸就达570万t。
人造板方面,2004年我国人造板的生产总量为5446万m3,其中胶合板2100万m3,纤维板1506万m3,刨花板643万m3,其他人造板1197万m3。
预计到2010年我国人造板的需求量为8000万m3(胶合板2600万m3,刨花板1300万m3,纤维板2600万m3,其他人造板1500万m3),比增46.9%,木材需求的增加量将达2554万m3,供需矛盾会越来越大,桉树人工林发展空间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