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交流平台。
1.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桂花雨》中,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快乐生活,也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
(2)《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
(3)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像一首诗。
本课通过赞美白鹭,表达了作者爱寻常、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
(4)《珍珠鸟》一课告诉我们鸟儿是不怕人类的。
()
2.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
你最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仿写句子。
例: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1.蜂鸟体形很小,不像________________,使人。
2.白荷花开在池塘里,不像________________,使人。
3.____________,不像____________,使人。
三、照样子,根据下列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例:姿态
①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
②大家以全新的姿态
..迎接新年的到来。
1.算账:
①(计算账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吃亏或失败后和人争执较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骄傲:
①(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
蝉
[唐]虞世南
垂饮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是藉秋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写出了蝉居住的地方,照应了第三句中的“居高”。
B.“垂”指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第一句是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暗示着身居高官要戒绝腐败。
C.这首诗中诗人以蝉自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D.最后两句写蝉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原因。
3.你还知道哪些咏物诗?写出一首与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1)√(2)√(3)√(4)×
2.示例:我最喜欢《落花生》。
因为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二、示例:1.无花果长在树上苹果、石榴、桃子那样可爱诱人
一见就垂涎欲滴
2.玫瑰、牡丹、桃花那样艳丽一见就被吸引住了
3.画眉、黄鹂、孔雀那样引人注目一见就生喜爱之心
三、示例:1.①别打扰他,他正在算账呢。
②如果他再欺负你,我就找他算账。
2.①妹妹每次竞赛都获奖,她是我们家的骄傲。
②只要老师一表扬她,她就骄傲起来,瞧不起任何人。
四、1.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2.C
3.示例: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课后作业及答案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物抒情时,可以通过写与事物相关的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B.借物抒情是一种以描写的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C.借物抒情时,只能写事物本身,其他的内容不能写,否则就偏离了主题。
D.借物抒情时,可以通过写事物的特点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2.按要求完成练习。
(1)“左右”在词典中的意思有:A.左和右两方面;B.身边跟随的人;
C.支配,操纵;
D.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E.反正。
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校园小道的左右两侧种满了高大的杨树。
()
②看他这个年纪,大概在三十岁左右吧。
()
③他刚来到这儿就想左右我们,没那么容易。
()
(2)用“柔和”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①温和而不强烈:
②柔软,软和:
3.读句子,完成练习。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色的潭水着实可爱。
与它醉人的颜色相比,垂柳的嫩绿似乎太淡了,爬山虎的青翠又太浓了;西湖的波纹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
(1)这两句话运用了的手法来描写事物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
(2)仿照上面的写法,补全下面的句子。
春天来了,海棠树开出了美丽的花。
4.补全古诗,并完成练习。
蝉
垂缕饮清露,。
居高声自远,。
(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的。
古诗从、
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B.这首诗写蝉居于高处,鸣声远播,不需要借助秋风
C.这首诗主要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感情
D.这首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志得意满和清高
(3)这首诗中,诗人借蝉鸣表现自己品格高洁的诗句
是:,。
参考答案
1.C
2.(1)①A ②D ③C
(2)示例:①她说话的语气非常柔和。
②她买的这件新毛衣摸起来手感非常柔和。
3.(1)对比更加突出了潭水的可爱(2)示例:与它的美丽相比,桃花显得过于娇艳了,玉兰花显得过于张扬了。
4.流响出疏桐非是藉秋风
(1)唐虞世南外形习性声音
(2)C
(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并根据要求写句子。
①开拓扩展②打开通路
1.工业的现代化为青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
2.这仅仅是开辟了通向茫茫荒原的一条道路。
()
①态度;气度②姿势;样子
3经过协商,他终于妥协了做出让步的姿态。
()
4.森林公园里高高矮矮的树木姿态不一。
()
5根据“结实”的两种解释分别写句子。
①坚固,牢固:
②健壮:
二、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通过与的对比,突出了梅的、雪的。
2.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本句中将石狮子和大旗杆的与红瓜绿叶的进行了。
请仿写一个句子:
三、想一想,填一填。
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或引发了作者。
就像琦君笔下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也寄托了她的浓浓的,使我很受感动。
在《落花生》一文中,作者借花生、用处很多的特点,来说明的道理,也让我深受启发。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
,。
1.在横线上补全古诗内容。
2.这首诗是一首诗,从题目中的“”字可以看出来。
远行的是(人名),他在(时间)要到
(地名)去。
诗人借这首诗表达了的情感。
3.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诗后两句展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
一、1.① 2.② 3.① 4.②
5.示例:①港珠澳大桥修得很结实,能抗16级台风和8级地震。
②他身子结实得像块钢板。
二、1.梅雪香白
2.严肃呆板可爱对比仿写略
三、浓浓的感情深深的思考快乐回忆思乡之情朴实无华
做人
四、1.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送别送孟浩然三月扬州(广陵)对友人恋恋不舍
3.示例: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