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及应用课件第二章
(2)多机系统结构的特点
1)计算处理速度高 2)可靠性高 3)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4)硬件易于组织规模生产
2.1.5 CNC系统的软件组成
1.CNC装置软件结构的特点 2.CNC系统软件结构
1.CNC装置软件结构的特点
(1)CNC装置软硬件的界面图2.12所示 软件和硬件的界面关系是不固定的。
图2-42 直线至直线左刀补情况
图2-43 直线至直线右刀补情况
图2-44 直线至圆弧、圆弧至直线、圆弧 至圆弧的转接
图2-45 换刀后刀补示意图
图2-46 840D数控系统的基本结构
图2-47 NC模块
图2-48 电源模块
图2-49 单轴驱动模块611D
图2-50 双轴驱动模块611D
图2-13 CNC系统任务分解
图2-14 任务的并行处理
图2-15 CPU分时共享和中断优先级
图2-16 资源重叠流水管理
图2-17 CNC中的信息交换
图2-18 逐点比较插补法程序流程图
图2-19 直线插补
图2-20 逐点比较法第一象限直线 插补程序流程图
图2-21 插补轨迹
图2-22 四象限直线偏差和进给方向
(2)系统软件的内容及结构类型 系统软件包括管理和控制两大部分。 系统的管理部分包括:输入、I/O处理、通讯、显示、诊断以及加
工程序的编制管理等程序。 系统的控制部分包括:译码、刀具补偿、速度处理、插补和位置控
制等软件。 (3)多任务并行处理
1) CNC系统的多任务性如图2.13所示 2)并行处理如图2.14所示, 采用“资源分时共享”图2.15和“资源重叠的流水处理”图2.16 (4)实时中断处理
1) 刀具长度和半径的补偿
2) 工艺量的补偿
(2) 固定循环功能
(3) 通信功能
2.1.4 CNC系统的硬件组成
CNC装置从硬件的组成上可分为: 单机系统和多机系统。 1、单机系统的组成 2、多机系统的组成
1.单机系统的组成
单机系统指整个CNC装置只有一个CPU,集中控制和管理 整个系统资源,通过分时处理的方式,完成数控加工中各 个任务,如图2-3所示。
重要程度,已预先排好优先级别的顺序。由总线仲裁器解决。 总线仲裁有两种方式,串行方式和并行方式。 串行总线仲裁方式中,优先权的排列是按链接位置确定,如图2-
9所示。 并行总线裁决方式中,要配备专用逻辑电路来解决主模块的优先
权问题,通常采用优先权编码方案。如图2-10所示。
3)共享存储器结构
图2-11所示为GE公司的MTC1数控装置的结构框图,这是一种共享存 储器型结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公用存储器连结耦合在一起,共有3 个CPU。
2)共享总线结构
图2-8为FANUC15系统的CNC装置为多微处理器共享总线结构。 按照功能将系统划分为:带CPU的为主模块,不带CPU的为从模
块。 FANUC15CNC装置中,主CPU为68020(32位),从CPU为在
可编程控制器、轴控制等中的CPU。 系统装置可控制2根轴至15根轴。 只有主模块有权控制使用系统总线。每个主模块按其担负任务的
刀补计算、运动轨迹计算、插补计算和位置控制的给定值 与反馈值的比较运算等。 总线是CPU与各组成部件、接口等之间的信息公共传输线, 包括控制、地址和数据总线,即通常所说的三总线。传输 信息的高速度和多任务性,使总线结构和标准也在不断发 展。
(2)存储器
CNC系统中的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 储器(RAM)两种。
(1)多机系统的典型结构
多处理器连接方式:总线、环线、交叉、多级开关、混合 交换互换等
多微处理器的CNC装置一般采用总线互连方式,典型结构 有共享总线型、共享存储器型以及它们的混合型结构。
1)功能模块 2)共享总线结构 3)共享存储器结构
1)功能模块
1、CNC管理模块 2、CNC插补模块 3、PLC模块 4、位置控制模块 5、操作控制数据输入、输出和显示模块 6、存储器模块
2.1.1 数控系统的组成
CNC数控系统的组成,如图2-1所示 (1)程序、输入输出设备 (2)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 (3)可编程控制器(PLC) (4)通信及网络设备 (5)主轴驱动装置 (6)进给驱动装置等组成
2.1.2 计算机数控装置(CNC)的 组成和特点
1. 计算机数控装置(CNC)的组成 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
图2-51 840D数控系统典型接线图
图2-52 PC连接型CNC
图2-53 PC内藏型CNC例
图2-54 CNC内藏型例 (PMAC控制器)
图2-55开放式数控系统总体结构框 图
2.1 机床数控系统的组成
2.1.1 数控系统的组成 2.1.2 计算机数控装置(CNC)的组成和特点 2.1.3 数控装置的功能 2.1.4 CNC系统的硬件组成 2.1.5 CNC系统的软件组成
(1) 控制功能
(2) 准备功能
(3) 插补功能
(4)进给功能 1)切削进给速度 2)同步进给速度
3)快速进给速度 4) 进给倍率 。
(5) 主轴功能 即主轴转速的控制功能
(6) 刀具管理功能
(7)显示功能
(8) 辅助功能
(9) 自诊断功能
2. 选择功能
(1) 补偿功能 包括以下方面:
CPU1为中央处理器,其任务是数控程序的编辑、译码、刀具和机床 参数的输入。此外,作为主处理器,它还控制CPU2和CPU3,并与之 交换信息。
CPU2为CRT显示处理器,是根据CPU1的指令和显示数据,在显示缓 冲区中组成一幅画面数据,通过CRT控制器、字符发生器和移位寄存 器,将显示数据串行送到视频电路进行显示。此外,它还定时扫描键 盘和倍率开关状态,并送CPU1进行处理。。
(3)位置控制单元
CNC装置中的位置控制单元又称为位置控制器或位置控制模块。位置 控制主要是对数控机床的进给运动的坐标轴位置进行控制。例如:工 作台前后、左右移动,主轴箱的上下移动,围绕某一直线轴旋转运动 等。
进给轴控制是数控机床上要求最高的位置控制,不仅对单个轴的运动 和位置精度的控制有严格要求,而且在多轴联动时,还要求各移动轴 有很好的协调运动,精确配合。
对主轴的控制要求在很宽的范围内速度连续可调,并在每一种速度下 均能提供足够的切削功率和转矩。在某些高性能的CNC机床上还要求 主轴位置可任意控制(即C轴位置控制)。
在加工中心上,为了能够任意选择刀库不同位置上的刀具,需要有刀 库位置控制,以控制刀库准确停在要选用的刀具位置。刀库位置控制 与轴控制相比,性能要低得多,故称简易位置控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2-33 数字积分法圆弧插补原理框图
图2-34数字积分法第一象限逆圆插补程 序流程图
图2-35 数字积分法圆弧插补轨迹
图2-36 弦线逼近圆弧
图2-37 时间分割法直线插补
图2-38 时间分割法圆弧插补
图2-39 刀具中心偏差
图2-40 直线刀具补偿的计算
图2-41 圆弧刀具半径补偿的计算
MDI/CRT接口、位置控制等部分组成,如图2-2所示。 软件由管理软件和控制软件组成。 2.数控装置的特点 (1) 灵活性和通用性 (2) 可靠性高 (3) 数控功能丰富 (4) 使用维修方便 (5) 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
2.1.3 数控装置的功能
1、基本功能 2、选择功能
1.基本功能
系统程序存放在只读存储器EPROM中,由生产厂家固化。 即使断电,程序也不会丢失。程序只能被CPU读出,不能 写入。必要时经擦除后,再重写。
运算的中间结果,需显示的数据,运行中的状态、标志信 息等存放在随机存储器RAM中。它可以随时读出和写入, 断电后,信息就消失。
加工的零件程序、机床参数、刀具参数存放在有后备电池 的CMOS RAM中,这些信息在这种存储器中能被随机读 出,还可以根据操作需要写入或修改,断电后,信息仍保 留。如图图2-4所示为CMOS RAM存储器框图。
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DDA插补器 2CMR 3误差寄存器 4位置增益控制 5误差的脉宽调制P.W.M 6漂移补偿控制 7鉴相器 8DMR 9参考计数器 10地址译码。
2)位置控制模板
图2-6为采用位置控制模板的CNC系统结构框图。 位置控制功能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共同实现。 软件负责计算位置跟随误差和进给速度指令的数值。 硬件接收进给指令,进行D/A变换,为速度单元提供命令
CNC系统的中断类型1)外部中断 2)内部定时中断 3)硬件故障中 断 4)程序性中断
电压;将位置反馈信号与指令值进行比较。 硬件由位置控制输出组件和位置测量模板组成。 位置测量组件处理处理位置反馈信号后送“跟随误差计数
器”与指令值进行比较。 位置控制输出组件的作用是将微机数控系统输出的以数字
形式表示的跟随误差转换为驱动执行元件所需的电流或电 压信号。
(4)I/O接口
I/O接口与数控装置、控制设备和机床间的接口与其它工 业上的许多标准接口一样,于1975年由国际电工委员会第 44委员会制定并批准了国际标准,称为“机床/数控接口” 标准。如图2-7所示,标明了数控装置、控制设备和机床 之间的接口范围。
CPU3为插补处理器。完成的工作是插补运算、位置控制、机床输入/ 输出接口和RS232C接口控制。
MTC1数控装置中的公用存储器,是通过CPU1分别向CPU2或CPU3发 送总线请求保持信号HOLD,才被占用的,此时CPU2或CPU3处于保 持状态,CPU1与公用存储器进行信息交换。信息交换结束,CPU1撤 消HOLD信号,CPU1释放公用存储器,CPU2和CPU3恢复对公用存储 器的控制权。
1)位置控制芯片 2)位置控制模板
1)位置控制芯片
MB8739的结构如图2-5所示,CPU输出的位置指令,经过芯 片MB8739处理后,送往D/A变换,再经过速度控制单元以 控制电动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