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产品特征对旅游开发的启示

旅游产品特征对旅游开发的启示


17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时代
1970年, 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 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 》一书中 预言: 各种与行为技术相关的行业, 将发展得最快,从而导致人类 社会的经济基础从农业、 工业到服务业再到体验业各个阶段的有序 发展过程这一提法由于极具超前性而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直到 1999年,美国战略地平线 LLP顾问公司的创始人约瑟夫& 派恩 ( Joseph . B Pinell )和詹姆斯& 吉尔摩 ( Joam H. Gilmore )合著 《体验经济》一书出版,提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 服务经济之后的人类经济生活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体验经济的理论 和思想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派恩指出:所谓体验就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以个性化方式 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体验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回忆的事 件。简而言之,体验就是顾客的经历,就是一种为顾客创造的难忘 经历的活动。
9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从高铁旅游看大旅游视角
高铁出游掀起旅游新时尚 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给普通人的出游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组合方 式。 “外滩西湖若比邻” 沪杭高铁正式开通运行的那段日子里,许多人在微博上热议—— “高铁好啊高铁妙,45分钟沪杭到。外滩西湖若比邻,游人主人 一家亲。” “高铁比动车也就是贵了几十元,但是速度快了不少,花钱买时 间买方便,值得。” 经常出差日本的上海一家外企高管吴江小姐告诉记者,“在日本, 从东京到大阪,乘新干线很快就到了,新干线是日本人选择度很高 的出行方式。现在上海和杭州之间开通高铁,两座城市的市民可以 充分享受彼此的资源,地理距离被缩短了,心理距离也贴近了。”
旅游产品特征对开发的启示
小组成员:彭晓梅,陈艺玲,张芳 汇报人:张芳
(第一部分:陈艺玲 第二部分:彭晓梅 整理:张芳)
提纲
1.1 1. 2 1.3 4
旅游产品特征 旅游产品开发 启示探讨
2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旅游产品特征
旅游产品的特点、特征,旅游学界一直有争议。 旅游界广泛认同的旅游产品有“五大特点”:综 合性、无形性、同时性、不可转移性、季节性以 及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性。如钱忠(1995) 提出旅游产品的特性有:综合性、无形性、不可 贮存性、不可转移性。其他学者如林南枝,陶汉 军(2003)等也认同这样的观点。
5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理论基础
1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DLC) 2市场学理论 3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4“大旅游”发展理念
6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旅游产品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2)综合效益原则 (3)特色原则 (4)多样性原则
7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我们的探讨
19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体验
对旅游体验的塑造既要尊重真实, 又不能过 分拘泥于真实应通过旅游相关要素的整体配 合, 对旅游地文化及相关事物在客观真实的 基础上运用真实的符号进行一定的虚拟, 虚 拟的尺度和标准依据旅游者主观体验。 体现原生形态的同时, 注重文化含量的提升 和旅游地居民的社区参与, 并考虑观赏性、 娱乐性、趣味性、整体性。
13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竞争
伯川德悖论(Bertrand-Paradox)即两个以上的以 相同成本和渠道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以边际成 本销售,会因陷入低价竞争失去获利空间。 解决方案之一:产品差异化
14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差异化
差异化战略对于区域旅游合作和旅游产品设计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在我国目前旅游发展形势下,产品差异化可 有效消除相邻地区旅游产品的同构现象,丰富旅游产品 的种类,增加区域旅游吸引力 旅游者总是追求在有限的 时间内,以有限的旅游支出购买丰富的旅游产品,得到 丰富的旅游体验。 差异化产品可满足旅游市场个性化 多元化 差异化的需求, 丰富游客体验,提供打破行政区划的无障碍的旅游。 这也从客观上要求区域旅游合作主体根据旅游市场偏好 和旅游资源特色设计差异化旅游产品,丰富游客体验, 整合区域旅游形象。
综合性
大旅游
易受外部影响性 多元化 季节性 开发的可行性 同时性 体验性
无形性
质量评价的主观性
区域合作
8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我们认为:
1综合性和易受外部影响性要求我们树立大旅游 的思想。 2季节性使开发中应注重多元化,同时需要进一 步审视可行性。 3产品的无形性使其质量评价具有主观性,在竞 争视角应注重差异化,展开区域合作。 4同时性要求开发中注重体验性,结合体验经济 的元素,处理好虚拟与真实的衡平。
区域合作
差异化设计开发,降低产品的替代性,避免同质 低价竞争,并通过差异化价格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在基础设施 、人力资源 、市场营销 、信息管理 交通服务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和运作,打造无障 碍旅游圈,树立区域旅游品牌 。 同时差异化产品设计也利于培育区内客源市场, 使差异化产品成为合作区域互送客源的基础。
(中国高铁时代到来 为普通人出游提供新思路,来源:解放日报,2010-12-03)
10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在“武广高铁”旅游大奏凯歌的同 时,高铁往返或在行程中加入高铁 或动车行程的旅游线路,如雨后春 笋般涌现,沿着高铁形成了一个个 有独特风味的旅游圈。高铁时代, 出行更随意!
【武广高铁〃美食休闲之旅】 主要站点:广州、韶关、郴 州、株洲、长沙、岳阳、赤壁、 咸宁、武汉 武广高铁的开通,使粤湘鄂3 小时生活圈正式开启,广州前 往中南地区的跨省旅游就像省 内游一样方便。出游目的地方 面,湖南以美食以及地域文化 深度游为主;湖北则主要以三 国文化主题为主。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18
体验经济视角
非日常体验 体验是综合了各种外在感知(视觉、听觉、嗅觉、触 觉、环境行为、……)与内在心理活动的一种综合感 受 它来自人对各种外界信息的实时捕捉,而通常能够让 人获得愉悦、满足、崇高、认同、分享等正面感受, 也不乏某些私人的、隐秘的、阴暗的感受 这些体验是真实可感且可以记忆和保留的,并非模糊 不清或转瞬即逝 设计出来的旅游产品可以实现传递(deliver)体验的 功能,但是也有很多体验是旅游者自己“创造”出来 的。
4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配置 旅游资源和服务,把旅游服务加入其中,并以一 定的主题、内容、形式和价格表现出来的过 程.(史晓明,2004) 麦肯西则认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就是深入分析市 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特点,结合本地的旅游资 源状况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向市场提供旅游新 产品或旅游改进产品,以更好地满足旅游市场的 需求。(MeCarthy,1990)
15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地域自然、历史、文化差异和旅 游者偏好及多样化需求成为核心 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基础 。
旅游资源的互补 性是旅游产品差 异化开发的重要 基础,在市场需 求调查的基础上, 比较各自资源优 势,联合进行核 心旅游产品和服 务特色化差异化 设计开发,降低 产品的替代性。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16
11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多元化与可行性再审视
明确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市场定位。如可以这样讲, 对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既要有高雅的宫廷文化, 也要有民俗 民间的市井草根文化观性
传统理论对一般商品质量的定义:对一般商品质 量的定义存在两种立场:从卖方的立场,质量即 商品的各项技术参数符合卖方规定的程度;从买 方的立场,质量即商品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在 现实世界中,针对同一件商品运用不同的评价立 场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质量判定。 旅游产品质量的特点:其一、是无形商品。其二、 是经验型商品,即只有经历完整的消费过程,才 能准确地判断商品质量。三、质量评价带有强的 主观性,高度依赖卖方个体的消费经验,不同卖 方对同一商品的质量评价高度差异化。
22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20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综合性
大旅游
易受外部影响性 多元化 季节性 开发的可行性 同时性 体验性
无形性
质量评价的主观性
区域合作
21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陈兴,. “虚拟真实”原则指导下的旅游体验塑造研究——基于人类学 视角[J]. 旅游学刊,2010,(11). 王兴中,吴茜,吴菁,孙洁,赵静,许朝泓,. 基于后现代旅游消费文化理念 下规划项目市场门槛探讨——以景区旅游项目为例[J]. 人文地 理,2010,(6). 邹本涛,. 旅游情感体验的内容分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 报,2010,(9). B. 约瑟夫·派恩, 詹姆斯·H. 吉尔摩. 体验经济. 夏业良, 鲁伟, 等译. 机械 工业出版社, 2002, 19.
3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其他一些关于旅游产品特征的不同看法:
喻小航(2002):1、整合性,即旅游吸引物具有的将现实的潜在 的单项实物产品聚合统一为完整的旅游产品。2、塑损矛盾性,即 旅游产品具有强烈的可塑性,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不因旅游消费 活动的影响而降低,同时保持其吸引力;同时,旅游吸引物具有易 失性,一旦受损,就难以恢复或完全从世上消失;3、被动外向性, 旅游吸引物具有被动接受外来游客消费的突出特点。 武光和韩渝辉(2006),认为旅游产品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效用上的心理满足性;2、空间上的限定性;3、生产的一次性; 4、价值的递减性;5、消费的参与性;6、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