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标点符号专项强化训练1.我会选择。
(1)下列画线字注意全对的一组是()(2)下面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下列说法不对的一项是()(4)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引号的作用是()2.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这里引号的作用是()A . 表示反语,具有讽刺否定意思。
B . 表示引用别人的话。
C . 特指水性好的孩子。
3.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是哪句?请填序号()A . 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B . “妈妈,”我轻声喊道,“您过来一下。
”C . 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D . 周总理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4.“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家,你在家里做什么呢?”省略号表示()。
A . 说话结结巴巴,欲言又止。
B . 内心活动的时断时续。
C . 语意的跳跃5.加标点。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到了什么好办法了吗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妹妹正在认真地做作业③ ________________ 华山真高啊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班真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能给予就不贫穷教师节那天,一大群孩予们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洋溢着快乐.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
一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
硬纸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是自己剪的⋯⋯周边很粗糙;图是自己画的——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涂的——花花绿绿的。
老师能穿这么花的鞋么?上面歪歪粗粗地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看看署名像是一个女孩⋯一这个班级他刚接手,一切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是于是。
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意重”啊!节日很快过去了。
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
看到了这个女孩写的一段话:“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
我做一双很漂亮自。
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
我没有钱.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
”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姑娘的一心愿?他的心为之一动:但是,她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人的标志?他想问问她。
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
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他看见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布鞋不一样。
于是有了后面的对语:”爸爸在哪上班?”爸“爸在家,下岗了。
”妈“妈呢?”不“知道⋯⋯走了。
”他再一次看了看她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
这时他才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
她问:“老师,你家里也穷吗?”他说:“老师家里不穷,你家里也不穷。
”“同学们都说我家里穷。
”她说。
他说:“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知道关心别人。
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
老师很高兴,你高兴吗?”她笑了。
“能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高兴吗?”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他带着她来到了教室,问大家为什么穿布鞋。
有的同学说,好看,因为自己爱漂亮的妈妈花很多钱买布鞋穿。
有的同学说。
透气,因为自己怕捂脚的奶奶也穿布鞋。
,有的同学说健身,因为自己打拳的爷爷都穿布鞋⋯⋯很奇怪,没有人说她穷。
他说:“穿布鞋是一种风俗,透气,舒适,有益健康。
”他告诉同学们,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
能给予就不贫穷。
女孩脸上的笑容很美。
(1)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意重”啊!在这句话中两个引号分别起什么作用?(2)“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意重 '啊!”在文中找出和这句话照直的语句。
(3)为什么同学们不再说女孩穷了?(4)请你说说老师对待女孩的做法好吗,为什么?(5)“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7.与“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中的冒号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 . 妈妈说:”你怎么还不起床呢?”B . 花园里的花颜色真多呀:有红色,有白色的,有粉色的C . 他转身走了:只留下了一本书8.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是苏东坡咏赞钱塘江大潮的千古名句。
()A . 表示特定称谓B . 表示直接引用C . 表示讽刺或否定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他要感谢那只手①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她)想感谢的东西。
②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
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③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④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
孩子们也纷纷猜测。
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
”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 ⑤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__一个皮肤棕黑色__又瘦又小__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__弯腰低头问他__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__⑥ __这是你的手__老师__孩子小声答道__ ⑦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黏糊糊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
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
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
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⑧我们每个人都有感谢的,其中_____________ 有物质上的给予,__________还有精神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
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常常难以估量。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 _______________ 微不足道:。
② _______________ 难以估量:。
(2)给第⑤⑥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⑤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__一个皮肤棕黑色__又瘦又小__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__弯腰低头问他__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__⑥__这是你的手__老师__孩子小声答道__(3)第⑦自然段中说“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20 个字)(4)在第⑧自然段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关联词。
我们每个人都有感谢的,其中有物质上的给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精神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
(5)从全文看,第⑧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
(6)这篇充满人情味儿的小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 ________________ 。
(7)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感谢的东西,请你画一幅画,你会画什么呢?为什么?请用一段话说明理由。
(100 字左右)10.我会用标点。
(1) _____ 你说呢 __________ 你觉得月亮像什么________ 我笑着反问道 ________(2)在回来的路上___________ 我想________ 鸟是人类的朋友__________ 树林是鸟的乐园11.读课文《三袋麦子》,给句子加标点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________ 你真聪明 _________ 真能干12.下面标点符号的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我们从课文中了解了孔子、苏格拉底和福楼拜等许多老师的故事B . 爸爸问我:“爱如茉莉”这篇文章你看完了吗?C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
D .“不要放走一个! ”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声。
13.读课文《蝙蝠和雷达》加标点符号。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__________ 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___________ 而且无论怎么飞__________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____________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 __________ 它也能灵巧地避开_______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 __________ 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14.连词成句,并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①丢东西你天天怎么呢②回家我平平安安地每天都15.加上合适的标点。
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_____________ 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 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16.读课文《珍珠鸟》,填上合适的符号瞧 ________ 多么像它的母亲 _________ 红嘴红脚_________ 灰蓝色的毛_________ 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____________ 它好肥 ________ 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_________17.双引号有不同的用法,下列句子中的双引号表示什么?请选择。
A 、表示直接引用B 、表示着重论述C、表示特殊含义D 、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②朱总司令领导的红军被藏族同胞称为 “菩萨兵 ”。
_____________18.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晚上 _______ 妈妈提着一大篮子蘑菇回来了 ____________ 你们今天都和谁比赛啦 ___________ 你是最棒 (b àng)的 ___ 我和她是好朋友 __________19.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 “黑旋风 ”水战“浪里白条 ”。
这里引号的作 用是 ( )A . 引用书中人物的名字。
B . 反语,表示否定意思。
C . 着重指出的内容。
20. 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
突然 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 可是它并没有飞走 而是利用下落的 冲力 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经过这沉重的一 击 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 接着是第二次 第三次21. 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不是常说要做老实人,认真演戏吗?(陈述句) (2)我的舞台从床上转移到了铺着练功毯子的院子里。
(缩写句子) ( 3) 多么远的剧场, 演出到多晚,我 是场场必到,直到演出结束。
(用上关联词,仿写一句话) (4)我对舞台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修改病句) 2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成语成语在汉语家园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在人们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具有不竭的生命力。
成语有威力,它能 “一语破的 ”。
如 “千钧一发 ”——情况危急, 皮 ”——事情琐碎, “鹤立鸡群 ”——才貌出众。
成语有几个来源:一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下来的,如 “趁热打铁 ”、 饭”、“提心吊胆 ”、“欢天喜地 ”等;二是来自古代寓言,如 “坐井观天 ”、 威”、“自相矛盾 ”、“亡羊补牢 ”等;三是来自历史故事,如 “草木皆兵 ”、 赵 ”、 “夜郎自大 ”、“纸上谈兵 ”等;四是出自古代诗文中的语句,如 寒”、“水落石出 ”、“乘风破浪 ”、“满城风雨 ”、“学而不厌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