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1.2 污泥性质

脱水性能
污泥含有一定量的N(4%)、P(2.5%)和K(0.5%),有一 定肥效;
污泥的脱水性能与污泥性质、调理方法及条件等有关, 还与脱水机械种类有关。
在污泥脱水前进行预处理,改变污泥粒子的物化性质, 破坏其胶体结构,减少其与水的亲和力,从而改善脱 水性能,这一过程称为污泥的调理或调质。
第二节 常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 2.1 浓缩、调理、机械脱水
– 污泥气浮浓缩
• 气浮浓缩是采用大量的微小气泡附着在污泥颗粒的表面, 从而使污泥颗粒的相对密度降低而上浮,实现泥水分离 的浓缩方法。
• 气浮浓缩适用于浓缩活性污泥和生物滤池等颗粒相对密 度较低的污泥。
• 气浮浓缩可以是活性污泥的含水率从99.4%浓缩到94 %~97%。
无机沉渣为主
富含有机物,容易腐化,破坏 环境,必须妥善处置
栅渣:格栅或滤网,呈垃圾状,量少,易处理和处置; 浮渣:初沉池浮渣和气浮池浮渣,可能多含油脂等,量少; 沉渣:沉砂池,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量少;
初沉污泥:以无机物为主,数量较大,易腐化发臭,可能含有虫卵和病 变菌,是污泥处理的主要对象; 二沉污泥:剩余的活性污泥,有机物、含水率高,易腐化发臭,难脱水, 是污泥处理的主要对象;
• 含水率降低(即含固量提高)将大大降低湿泥量(即污泥体积);
• 含水率发生变化时,可近似计算湿污泥的体积;
• 通常:
> 85% , 污 泥 呈 流 状 ;
含水率 = 65~85%,污泥呈塑态;
65%,呈固态。
V1 Ps2 100 Pw2 V2 Ps1 100 Pw1
1.2 污泥性质
挥发性固体
常用指标: 污泥过滤比阻抗值(r); 污泥毛细管吸水时间(CST)
比阻抗值(r)——单位干重滤饼的阻力,其值越大,越难 过滤,其脱水性能越差。
第一节 污泥来源、性质、法律法 规
• 1.3 有关法律法规
– 污泥作为肥料,重金属离子含量应不超过“农 用污泥标准”GB4284-84
第二节 常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 污泥处理的目的
– 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及浓缩、调理、机械脱水 – 消化 – 填埋 – 堆肥/土地利用; – 焚烧;
• 污泥处置的常见工艺
– 生污泥→浓缩→消化→自然干化→最终处理; – 生污泥→浓缩→自然干化→堆肥→最终处理; – 生污泥→浓缩→消化→机械脱水→最终处理; – 生污泥→浓缩→机械脱水→干燥焚烧→最终处理; – 生污泥→脱水→最终处理; – 生污泥→浓缩→脱水→最终处理
• 气浮浓缩的浓缩污泥含水率低于采用重力浓缩的浓缩污 泥,可以达到较高的固体通量,但是运行费用比重力浓 缩高,适合于人口密度高、土地稀缺的地区。
• 插入典型的气浮浓缩图片
第二节 常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 2.1 浓缩、调理、机械脱水
– 污泥机械浓缩
第二节 常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 2.1 浓缩、调理、机械脱水
– 污泥浓缩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减少污泥的体积,降低后续构筑物或处理单元的压力,如减少消 化池的溶剂和加温污泥所需的热量。
污泥浓缩主要是降低污泥中的自由水和部分空隙水,污泥浓缩采 用的是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重力浓缩法、气浮浓缩法、离心浓缩、 带式浓缩机浓缩和转鼓机械浓缩(机械浓缩法)等。
空隙水
毛细水
吸附水和内部水
70%
20%
10%
(浓缩法)(自然干化法、脱水) (干燥与焚烧)
第二节 常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 2.1 浓缩、调理、机械脱水
– 2.1.1 浓缩
表1 几种浓缩方法的比能耗和含固浓度
初沉污泥用重力浓缩法处理最为经济。对于剩余污泥来说,由于剩余 活性污泥浓度低,有机物含量高,浓缩困难,采用重力浓缩法效果不好, 而采用气浮浓缩、离心浓缩,则设备复杂,费用高,也不适合中国国情。 所以,目前中国推行将剩余活性污泥送回初沉池与初沉污泥共同沉淀的重 力浓缩工艺,利用活性污泥的絮凝性能,提高初沉池的沉淀效果,同时使 剩余污泥得到浓缩。
流动性差
2. 按来源不同分: 初沉污泥(含水率95%-97%),剩余活性污泥(99%以上),
腐殖污泥,消化污泥 ,化学污泥
• 1.2 污泥性质
表征污泥性质的主要指标 含水率和含固率 挥发性固体 有毒有害物质 脱水性能
1.2 污泥性质
含水率与含固率
• 含水率是污泥中含水量的百分数;
• 含固率则是污泥中固体或干污泥含量的百分数;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内容
1 污泥来源、性质、法律法规(2hr) 2 常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4hr) 3 强化脱水技术(2hr) 4 资源化与新型处理技术(2h) 5 源头减量技术与发展(2h)
第一节 污泥来源、性质、法律法规
• 1.1 污泥来源与分类
– 1.1.1 污泥来源
来源
栅渣 沉砂池沉渣 初沉池污泥 二沉池生物污泥
即VSS,通常用于表示污泥中的有机物的量; 有机物含量越高,污泥的稳定性就更差。
1.2 污泥性质
有毒有害物质
污 泥 含 有 一 定 量 的 N(4%) 、 P(2.5%) 和 K(0.5%),有一定肥效;
污泥含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在施用 之前应有必要的处理;
第一节 污泥来源、性质、法律法
化学污泥:经化学处理后,除含有原废水中的悬浮物外,还含有化学药 剂所产生的沉淀物,易于脱水与压实。
第一节 污泥来源、性质、法律法规 • 1.1 污泥来源与分类
– 1.1.2 污泥性质
1.按成分不同分: 污泥: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易腐化,颗粒较细,含水率
高不易脱水,亲水。 泥渣:无有机物成分,粒大,比重大,含水率低易脱水,
第二节 常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 2.1 浓缩、调理、机械脱水
– 重力浓缩
重力浓缩的特征是区域浓缩,重力浓缩池中有四个基本区域:
(1)澄清区 为固体浓度极低的上层清液;
(2)阻滞沉降区 为该区悬浮颗粒以恒速向下运动,一层沉降固体从区域
底部形成; (3)过渡区
特征是固体沉降速率减小; (4)压缩区
在该区由于污泥颗粒的集结,下一层的污泥支撑着上一 层的污泥,上一层的污泥压缩下一层的污泥,污泥中间隙 水被排挤出来,固体浓度不断提高直至达到所要求的底流 浓度,并从底部排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