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病毒学课件:动物微生物学试题解析【1、2次】

动物病毒学课件:动物微生物学试题解析【1、2次】


括(转化)和(转导)等。
25.链球菌按照抗原结构分为(属特异性)、(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抗原

26.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黏附素种类包括(菌毛)、(紧密素)和(外膜蛋白)
,毒性作用有(致Vero细胞病变)和(肠毒性)等。

27.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毒力强的血清型包括(1)、(5)、(9)和(11)型等

28.布氏杆菌病的传播方式包括(直接接触),经(皮肤)、(黏膜)感染以及
18.最低抑菌浓度(MIC): 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药物的最大稀释浓度。
19.真菌
是一大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营腐生 或寄生生活,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多数形成分支或不分 支的丝状体,能进行无性和有性繁殖。
20.螺旋体
是一类菌体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能活泼运动的原核单细
(B)20.雏鸡类白痢的病原为:A、沙门氏菌 B、绿脓杆菌 C、嗜血杆菌 D、志贺氏菌
2020/7/5
17
(B)21.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为:A、李氏杆菌 B、里氏杆菌8 C、 巴氏杆菌 D、曼氏杆菌 (B)22.沙门氏菌不分解的糖是:A、葡萄糖 B、乳糖 C、麦芽糖 D、 甘露糖
一、解释概念
1.芽胞 2.菌落
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的休眠体。
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由大量细菌组成 肉眼可见的小体。
3.细菌生长曲线
细菌液体培养,定期取样,活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 菌数对数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
4.灭菌: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5.病原菌致病性:
革兰氏阴性菌中的脂多糖成分,细菌在死亡之后被裂解或用人工方 法裂解后才释放细菌毒素。
27. 毒力岛
病原菌的某个或某些毒力基因群,分子结构和功能有别于细菌基因 组,但是位于细菌基因组之内。
28.囊膜
某些病毒在成熟过程中从宿主细胞获得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的化 学成分,包在衣壳外面的膜
29.病毒非结构蛋白 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产生但不在成熟病毒粒子中存在的蛋白质。
2020/7/5
12
11、猪伪狂犬病病毒为(疱疹)病毒科成员,核酸类型为(双股DNA)。犬传染 性肝炎病毒为(腺)病毒科成员,核酸类型为(双股DNA)。
12、细胞培养的类型包括(传代)和(原代)细胞等,培养方法包括(静止)和 (旋转)等培养方法。 13.鸡马立克临床表现类型包括(神经型)、(皮肤型)、(眼型)和(内脏型 )。 14.猪圆环病毒核酸类型为(单股环DNA),引起的疾病名称为(仔猪多系统衰 竭综合征)。鸡传染性囊病病毒属(双RNA)病毒科,核酸分(2)个节段。 15.猪细小病毒核酸类型为(单股DNA),引起母猪(繁殖障碍);非洲猪瘟病 毒核酸类型为(双股DNA),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 16.犬瘟热病毒感染(犬)科、(浣熊)科、(猫)科和(鼬)科动物。 17.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时,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0)倍。细菌培养基按 物理状态分为(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三大类。 18.细菌培养基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基础)、(增菌)、(选择 )和(鉴别)培养基等。 19.经革兰染液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革兰氏阳性)菌,被染成红色的是( 革兰氏阴性)菌。 20.靛基质实验用于证明细菌是否具有分解(色)氨酸能力,阳性者在液面交界 处出现(粉红)色的环;MR实验证明细菌能否分解(葡萄糖)产(酸)。
2020/7/5
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
的能力。
4
6.外毒素
某些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对宿主细胞有毒性的可溶 性蛋白质,多数分泌到菌体外,少数贮于胞周间隙。
7.细菌的转移因子
独特的DNA片断,不依赖同源性重组,可以在细菌的基因组中从一 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
8.病毒子 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传染性的病毒颗粒。
第五讲 病毒的培养(2学时)
第六讲 Molecular Approach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Viral Vaccines(4学时)
第七讲 引起猪繁殖障碍主要病毒特征(4学时)
第八讲 引起鸡产蛋下降主要病毒特征(4学时)
第九讲复习与考试
2020/7/5
3
第一讲 动物微生物学试题解析
14.病毒滴度
样品中含有的可增殖的活病毒量。
15.PrPC
是正常细胞的一种糖蛋白,由细胞基因组编码,在许多组织尤 其是神经元和淋巴内皮细胞中表达,以α螺旋为主。
2020/7/5
6
16.前噬菌体 整合到细菌DNA上或以质粒的形式存在的噬菌体。
17.血凝效价 能使1%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病毒的最大病毒稀释倍数。
动物病毒学
预防兽医学教研室 胡桂学
2020/7/5
1
一、上课时间和地点
周一,3、4节:10-17周,618 教室 周四,1、2节:10-17周,618 教室
二、课程安排
理论课15次,30学时。
三、讲课和考试方式
讲课方式:专题讲座,多媒体为主。 考试方式:闭卷
四、要求
1、注意出现率
2、注意课堂纪律
2020/7/5
2020/7/5
15
三、单项选择题
(D)1.疯牛病的病原为: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亚病毒 (B)2.猪瘟病毒的核酸类型为:A、单股DNA B、单股RNA C、双股DNA D、双股RNA (B)3.兔出血热病毒主要感染:A、幼龄兔 B、成年家兔 C、只感染公兔 D、只感染母兔 (C)4.属于套式病毒目的病毒为:A、正黏病毒科 B、副黏病毒科 C、动 脉炎病毒科 D、腺病毒科 (C)5.哪种成分使患病动物脑组织出现海绵状空泡:A、PrPC B、PrPSC C、痒病相关纤维 D、朊病毒蛋白 (A)6.编码禽流感病毒HA的RNA节段为:A、4 B、5 C、6 D、7 (A)7.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哪种疾病的病原:A、禽霍乱 B、猪霍乱 C、人 霍乱 D、牛瘟 (A)9.呈子弹状的病毒是:A、狂犬病毒 B、伪狂犬病病毒 C、猪瘟病毒 D、非洲猪瘟病毒 (A)10.可以引起犬双相热型的病毒为:A、犬瘟热病毒 B犬细小病毒 C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D狂犬病毒
33.病毒潜伏感染 病毒的一种非生产性感染,动物如果不发病,分离不到感染性病毒, 一旦激活病毒,才有感染性病毒颗粒出现。
34.TCID50 能使一半数量的细胞孔,在一定时间内出现CPE的病毒最高稀释倍数。
35.PrPSC
是PrPC的同源异构体,与其氨基酸序列相同,构象上以β片层为主。
2020/7/5
通过(气溶胶)传播。
29.炭疽杆菌致病因子包括(荚膜)和炭疽毒素,后者包括(水肿因子)、(致
死因子)和保护性抗原。
30.猪痢疾、鸡慢性呼吸道病、鸟疫和人类Q热的病原名称分别为(猪痢短螺旋
体)、(鸡毒支原体)、(鹦鹉热亲衣原体)和(贝氏柯克斯体)。
2020/7/5
14
31、病毒吸附包括(特异性)吸附和(非特异性)吸附,病毒释放有(出芽) 和(胞吐)等方式。 32.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核酸类型为(单股RNA),引起动物狂犬 病表现为(兴奋型)和(麻痹型)两种。 33.经革兰染液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革兰氏阳性)菌,被染成红色的 是(革兰氏阴性)菌。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加热融 化经冷却凝固后即成,常制成平板或(斜面)。 34.牛副结核分枝杆菌常用(抗酸)染色法,该菌被染成(红)色。布氏杆 菌用柯氏染色法将杂菌染成(绿)色,布氏杆菌染成(红)色。 35.革兰氏染色液包括(草酸氨结晶紫)、(革兰氏碘液)、(95%酒精) 和(稀释石炭酸复红)
(A)15.损伤动物肠道绒毛细胞的病毒是:A、轮状病毒 B、细小病毒 C 、呼肠孤病毒 D、凸隆病毒 (D)16.没有血凝作用的病毒是:A、新城疫病毒 B、禽流感病毒 C、鸡 减蛋综合征病毒 D、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A)17.病毒的宿主范围与病毒复制过程的哪个阶段有关:A、吸附 B、 脱壳 C、生物合成 D、成熟与释放 (B)18.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是:A、螺旋体 B、支原体 C、衣原体 D、立克次氏体 (C)19.革兰氏阳性菌为:A、大肠杆菌 B、布氏杆菌 C、分枝杆菌 D 、巴氏杆菌
9.病毒结构蛋白
成熟病毒粒子中含有的蛋白质。
10.病毒的感染比 在一个系统中,感染病毒的细胞数和细胞总数之比。
2020/7/5
5
11.病毒的逃避变异株
不能被野生型病毒中和抗体所中和的病毒变异株。 12.病毒的致细胞病变效应(CPE):
病毒在体外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损伤,光学显微镜可见。
13.病毒持续性感染 动物不论是否发病,感染性病毒始终存在,可能很迟才发生 免疫病理病或肿瘤病。
10
36.容源菌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溶原菌。
37.衣原体 是一类具有滤过性、严格细胞内寄生,并经独特发育周期,以二等分裂 繁殖和形成包涵体样结构的革兰氏阴性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38.霉菌 凡是生长在营养基质上,能形成绒毛状、蛛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真菌。
2020/7/5
11
二、填空题
1.非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病毒)和(亚病毒)。细菌按照形态可以分为(球菌) 和(杆菌)等三种。 2.细菌内外物质交换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 (基团转移)。 3.热空气灭菌法要求温度至少(160)℃,时间至少(2)小时;高压蒸汽灭菌 法要求温度至少(121)℃,时间至少(15-20)分钟。 4.细菌质粒按照生物学特性分为(致育)质粒和(毒力)质粒等三种,按照与 细菌染色体关系可以分为(疏松)和(严紧)型质粒。 5.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因子报括(溶血素)、(肠毒素)、(凝固酶)和( 耐热核酸酶)等。 6.ETEC型大肠杆菌黏附素包括(菌毛)或(非菌毛类蛋白),肠毒素包括(不 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 7.我国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多见为(5:A),其次为(8:A),猪多见为 (6:B),其次为(8:A)。 8.布氏杆菌分为(流产)、(马尔他)、(猪)和(绵羊)等8个种。 9.炭疽杆菌的抗原包括(荚膜)抗原、(菌体)抗原等,致病因子包括(荚膜 )和(炭疽毒素)。 10.莱姆病、猪喘气病、裂谷热和鹦鹉热的病原名称分别为(伯氏疏螺旋体)、 (猪肺炎支原体)、(裂谷热病毒)和(鹦鹉热亲衣原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