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娟演唱的二泉映月
(自动播放)
7/21 7/21
听琴声悠悠 是何人在黄昏后 身背著琵琶沿街走 背著琵琶沿街走
8/21 8/21
阵阵秋风 吹动著他的青衫袖 淡淡的月光 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遥遥出巷口 弯转又上小桥头
9/21 9/21
旁白: 胡琴声里,颤动着一个东方冤魂的背影。 心被深重的灾难舂碎,脚被狰狞的命运镣铐, 眼被焦灼的叹息烫瞎,喉被盈腔的悲愤堵塞, 只剩下几根枯瘦的手指,抚摸自己挣扎不已 的神经——那两根琴弦。
13/2113/21
憔悴琴魂做漫游 平生事儿难回首 岁月消逝人淹留 年少青丝 转瞬已然变白头
14/2114/21
苦伶仃 举目无亲友 风雨泥泞怎忍受 荣辱沉浮无怨尤 荣辱沉浮无怨尤 惟有这琴弦解离愁
15/2115/21
晨昏常相伴 苦乐总相守 酒醒人散余韵悠 酒醒人散余韵悠 莫说壮志难酬 胸歌千首 都为家乡山水留
10/2110/21
四野寂静 灯火微茫隐花楼 操琴的人 试问知音何处有 一声低吟一回首 只见月照芦荻洲 只见月照芦荻洲
11/2111/21
琴音绕丛林 琴心在颤抖 声声犹如松风吼 又似泉水淙淙流 又似泉水淙淙流
12/2112/21
旁白: 两个失明或失聪的却善于抒叙美妙月光语言的
音乐大师——华彦钧和贝多芬,穿渡时光隧道, 横越世纪屋脊,相互映照着它们心中的明月。
16/2116/21
旁白: 哀伤的旋律,滋润过焦渴的希望, 悲愤的音符,升华为喋血的呐喊, 我们民族在颠簸的梦幻中,沿着 夜的月光,走向了辉煌的朝阳。
17/2117/21
天地悠悠 唯情最长久 共祝愿 五洲四海烽烟收 家家笙歌奏 年年岁岁乐无忧 年年岁岁乐无忧
18/2118/21
纵然人似黄鹤 一抔净土惠山丘 此情绵绵不休 天涯芳草知音有 你的琴声还伴著泉水流
华彦钧4岁丧母,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音乐演奏;20岁 时,父亲患病去世;21岁时患了眼病,35岁双目失明;因社 会动乱、生活无着,道产卖空,他无法再做道士,只得流落 街头,以卖艺为生,饱受了人间的艰辛和苦难。
5/21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 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 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 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 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 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 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 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2/21
第二年,杨、曹两位专家再次到无锡拜 访阿炳的时候,这位饱经沧桑的艺人已经去 世,他留下的六首乐曲也成了绝唱。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阿炳没有被人 们所忘记,他的名字已经由无锡传到了北京, 传遍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3/21
4/21 4/21
阿炳是这位艺人的乳名,他的姓名“华彦钧”(1893? -1950),是江苏省无锡东亭人,是当地“雷尊殿”一位道 士——华清和的儿子。华清和擅长演奏二胡、三弦、琵琶等 乐器;其中,以琵琶演奏最为精通。
6/21
演填作 唱词曲 石程华 丽健彦 娟钧
( 阿 炳 )
由程健填词,石丽娟演唱的《二泉映月》,内容和形式 与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调性吻合,古典韵味与口语 的流畅顺达兼顾,写出了曲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心态神 韵,可以说是《二泉映月》乐曲的一篇很好的文学释文。
下面听听由程健填词石丽娟演唱的《二泉映月》
你现在听到的是瞎子阿炳历史原声录音…… 《二泉映月》
1/21
1893年9月19日,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在无锡出生。一 曲《二泉映月》不仅让中国也让世界认识和记住了阿炳(华 彦钧)的名字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和 携带着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找到了当地有名的民 间艺人——“瞎子阿炳”,要为他的演奏录音。当两位专家 说明来意后,阿炳回答说:“我已经有两年不演奏乐器,我 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一件也不能用了。”据传,两年前 曾有老鼠咬断了阿炳的琴弦,作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阿炳 认为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即放弃了演奏。杨荫浏先生听 说后立刻为阿炳购买了二胡和琵琶,与曹安和一起好言相劝, 阿炳终于同意了演奏。他说:“我荒疏得太久了,让我在家 里练上三天再演奏吧。”三天后,两位专家录下了阿炳演奏 的《二泉映月》等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
19/2119/21
这首二十世纪东方的 《月光奏鸣曲》,袅升如 烟,迷漾似雾,闪烁如繁星,进似火粒,穿越了一 个世纪,弥漫遍整个神州,也响彻于西方天宇。
完
水墨画创作 吴冠中
ppt制作
宽者如春
20/2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