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五官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五官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编辑课件
19
临床表现
本病的特点是常有反复急性发作史 平时可有咽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 嗽或口臭 小儿可因扁桃体肥大而出现呼吸不畅、打 鼾、吞咽或言语共鸣障碍 胃肠道及全身中毒症状
编辑课件
20
检查
扁桃体及腭舌弓呈慢性充血,隐窝口见黄、白色干 酪样物;
扁桃体表面可见疤痕,凹凸不平,与周围组织粘连; 颌下淋巴结常肿大;
编辑课件
21
扁桃体大小分度
Ⅰ度:扁桃体在扁桃体窝内; Ⅱ度:扁桃体超过咽腭弓; Ⅲ度:扁桃体超过中线。
编辑课件
22
编辑课件
2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反复急性发作史是主要诊断依据 ,结合局部检查进 行诊断。
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扁桃体角化症 扁桃体肿瘤
编辑课件
24
扁桃体角化症
编辑课件
25
扁桃体肿瘤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14
出院指导
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如气候干 燥可用红霉素或四环素眼膏涂在鼻腔内,保持鼻 腔黏膜避免干燥出血。
编辑课件
15
慢性扁桃体炎病人的护理
概述: 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窝内 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
编辑课件
16
编辑课件
17
病因
1、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 2、反复发作的急性扁桃体炎隐窝内上皮坏死,细菌
编辑课件
38
紧张部穿孔
编辑课件
紧张部大穿孔
39
病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用药不当。 病菌毒性过强。 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低下。 咽鼓管及中耳内通风引流通道长期阻塞。 鼻部及咽部的慢性病变。
编辑课件
40
致病菌
常见致病菌为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杆菌较多。常为混合感 染。
26
并发症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长期低热 等
病灶性扁桃体炎
编辑课件
27
治疗
非手术疗法:抗菌治疗+免疫疗法和抗变 应性措施 扁桃体切除手术:扁桃体剥离术或扁桃体 挤切术
编辑课件
28
扁桃体切除术适应证
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扁桃体周脓肿史; 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 功能 ; 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病灶;上呼吸道急性; 炎症和急性中耳炎与扁桃体炎有明显关联; 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 ; 扁桃体良性肿瘤。
编辑课件
48
病因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种学说,但是都不肯定。认 为唇腭裂是一种多因素遗传疾病,具体病因可以 分为两大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 括母体环境、感染、药物、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营 养等诸多方面。
编辑课件
49
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
唇腭裂治疗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 法修补。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可以进行唇腭裂整复 手术的条件是要符合四个“十”的标准:
大量出血
1.凡士林填塞: 前鼻孔或后鼻孔填塞。 2.血管结扎。 3.镇静、抗休克、感 染、止血药物治疗。
编辑课件
6
病情介绍
患者:梁玖,60岁,农民,于2011-8-12急诊科出车接入 院,入院诊断:鼻出血查因。患者主诉因“反复鼻出血1 周,再发2小时”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 鼻腔出血,在当地医院予鼻腔填塞、止血、抗炎等对症处 理后症状缓解。于8月12日无明显诱因左鼻腔再次出血, 在当地医院予凡士林纱填塞及静脉用止血药后仍有少量渗
9
护理措施
1、维持有效血容量,预防或纠正休克。 2、保持情绪稳定及良好的睡眠状态,促进病人早日
康复。 3、嘱病人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以增加营养。 4、指导病人简易止血方法。 5、尽量避免打喷嚏,以免填塞物松动或血管破裂。
编辑课件
10
6、教会患者及家属有关减轻疼痛的方法。
7、双侧鼻腔填塞者,口唇涂石蜡油或敷湿纱布, 多饮水或含服喉片,做好口腔护理。
活环境,不能过于干燥、高温及有灰尘。
编辑课件
12
鼻出血的预防
出血时,注意安静与休息,饮食方面要增加 营养。出血多时,取半卧位。大出血时,用冷 毛 巾湿敷前额。亦可用热水泡洗双脚。
出血时禁止用热水洗脸。头位不能低于腰部, 睡眠时枕头宜高些。忌咀嚼硬物。
尽量控制喷嚏、咳嗽,控制不住的,在咳嗽时 捏紧鼻翼。
编辑课件
30
扁体挤切术刀
编辑课件
扁桃体剥离术
31
五、术后处理:
1、术后体位:全麻者未清醒前应采用半俯卧位。 局麻者,儿童取侧卧位,成人平卧或半坐位。
2、饮食:术后四小时进冷流质饮食,次日改用半 流质饮食。
3、注意出血:病人应随时将口内唾液吐出,不要 咽下。
4、创面白膜形成:术后第二日扁桃体窝出现一层 白膜,对创面有保护作用,白膜完全脱落需10-14
五官科常见疾病的护理
编辑课件
1
鼻出血
一、概念: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鼻腔疾病常见症状之一, 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 之一。其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反复涕中带血, 因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重者可大量出血而休 克,危及病人的生命。
编辑课件
2
二、病因
1、局部原因:炎症、外伤、肿瘤。
2、全身原因: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 3、解剖因素:鼻中隔偏曲、血管畸形。
编辑课件
41
分类
按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三型: 单纯型:最常见,多因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 致病菌经咽鼓管感染所致。 骨疡型:又称肉芽型,常为重症坏死型中耳炎所致。 胆脂瘤型:所谓胆脂瘤并非真正肿瘤,而是一种位 于中耳内的囊性结构,囊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 囊外以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与邻近的骨壁或 组织紧密相连,囊内除充满脱落上皮及角化物质 外,尚可含胆固醇结晶,故称之为胆脂瘤。
编辑课件
3
三、出血部位
1、前鼻孔出血:青少年多见; 2、后鼻孔出血:老年人多见; 3、中鼻道、嗅裂区出血:特发性出血引起; 4、鼻咽部出血: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引起。
编辑课件
4
编辑课件
5
鼻出血处理
少量出血
1.冰敷、挤压鼻前部。 2.麻黄素面片、明胶海绵填
压。 3.局部烧灼、冷冻治疗。 4.抗感染治疗。
与炎性渗出物充塞,隐窝引流不畅导致。 3、继发于猩红热、白喉、麻疹、流感等。 4、与自身变态反应有关。
编辑课件
18
病理
增生型:淋巴、结缔组织增生,腺体肥大, 多见于儿童。 纤维型:淋巴组织变性萎缩,纤维组织增生 收缩,腺体缩小变硬。 隐窝型 :隐窝内干酪样物,或隐窝口因瘢痕 粘连而引流不畅,形成脓栓或囊肿,成为感染 灶。
1、出生十周以上;
2、体重十磅(六—七公斤)以上;
3、血红蛋白在十克以上;
4、白细胞在一万以下。
目前主张唇裂手术时间一般是在孩子6个月左右 的时候,腭裂患儿1岁半到2岁左右时行腭裂整复 术。
编辑课件
50
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
入院后首先要改变的是孩子的喂养方式。如有 条件,这种改变从手术前两周就可以开始。由于 刚刚做过唇裂整复手术的口唇周围的肌肉愈合还 很脆弱,奶瓶喂养时圆形的奶瓶嘴和孩子的吸食 会影响伤口的生长愈合。因此,家长们应该在手 术前就要教孩子练习用汤勺进食。母亲喂养的孩 子在进食的时候可以先把奶水挤到干净的容器里, 然后在用汤勺喂给孩子。汤勺喂养的孩子手术以 后预防伤口裂开、促进愈合和缩小瘢痕非常重要。
8、鼻腔填塞物,一般在24~48小时分次取出。碘 仿纱条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
9、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入宣教,如介绍主管医生、 主管护士、病区环境等。
编辑课件
11
鼻出血的预防
禁止挖鼻. 少进或忌食烟酒辛辣刺激性食品. 禀质体热者,少食辛热食品如芥,韭,雪里红 ,榨菜之类. 患有高血压病者,时时注意血压的升降动态. 接触有害气体时应采取有效的卫生预防措施. 有鼻出血史者,尤其为时令性发作的,要注意工作与生
(2)鼻中隔右偏曲
编辑课件
8
住院情况
患者入院第2天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中性粒细 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结果仍明显于正常值,分 别于8月13日、14日、15日按医嘱给患者输同型 添加红细胞及血浆。
患者于8月14日拔除左侧鼻腔填塞物,左鼻腔无 活动性出血。
血压波动在100-130/60-90mmHg。
编辑课件
5、需要手术者,积极作好手术前后的护理。
编辑课件
46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有鼓膜穿孔不宜游泳,在沐浴或洗头时 可用干棉球堵塞外耳道口,以免诱发中耳感染。
2、教会患者正确的滴耳和洗耳方法及注意事项: (1)用药前用3%过氧化氢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 外耳道及鼓室的脓液,并用棉签拭干,方可滴药。 (2)忌用氨基苷类抗生素制剂(如新霉素、庆大霉 素等)滴耳,以免耳中毒。(3)脓液多或穿孔小 者,忌用粉剂,否则影响引流,甚至导致并发症。 (4)忌用腐蚀剂。
编辑课件
33
2、颈部并发症:颈深部感染、颈淋巴结炎、皮下气 肿等。
3、耳部并发症:可发生放射性耳痛,偶有急性中耳 炎。
4、肺部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肺脓肿、肺不张,现 已少见。
5、颅内并发症:极少见。 6、全身并发症: (1)发热 (2)脓毒病
(3)病灶性疾病急性发作。
编辑课件
34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天。
5、创口疼痛:术后24小时疼痛明显,可适当用镇 静止痛药。
编辑课件
32
六、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1、咽部并发症: (1)出血
原发性:术后24小时发生。 继发性:常发生于术后5~6天。 处理: ①扁桃体窝有血凝块 压迫止血
②活动性出血点 电凝、结扎、缝扎
③弥漫性渗血 纱球缝合压迫
(2)创口感染 (3)创面瘢痕形成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