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 PPT课件
1.3.3 全球环境
又称地球环境。包括大气圈中的对流层和平 流层的
下部、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它是人 类生活
和生物栖息繁衍的场所,是向人类提供各种 资源的
场所,也是不断受到人类活动改造和冲击的 空间。
1.3.4.宇宙环境 指的是大气层以外的环境。它是人类生存环
1.4 环境共性
环境是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客观物质体 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它既有依托 作用,又有限制作用,因此,有合适与否, 优劣之分。
§1 环境
1.1 环境的概念 广义:
相对于某一类生命主体(群体或个体)周围的外 部条件的总和,包括主体的存在空间、维持生命活动 的能量和物质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直接或间接因 素。即是以某一事物为中心而存在于周围的事物。
狭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环境是指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 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 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 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保护概论 PPT课件
第一章 环境概述
引言 §1、环境 §2、环境问题 §3、人类与环境 §4、环境科学 §5、环境保护
引言
2002年10月我国一位专家独自去德国考察,在一个景色秀 丽的小河边他停下车来休息。他看见车上有一个小泥点, 于是取了一块抹布,擦了泥点,然后去小河边,用清澈的 河水洗抹布。此时,一位德国老太太走过来,很不客气地 对他说:“如果你不马上停止这样做,我就要起诉你。” 这就是一个普通德国公民对河流的保护意识。显然,他们 非常清楚,哪些事情绝对不能做,如果你做了,就是违 法,就可以被起诉。
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地震、洪 涝、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或地方病。
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或破坏而引 起的环境问题.
意大利维苏威火山暴发
印度洋海啸
印 度 洋 海 啸 中 的 伤 亡
唐山大地震
2.1.1 次生环境问题分类
次生或第二环境问题是主要环境问题,可分 为两类: (1)生态破坏 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出环境承载力,
2.2 环境问题的发展时期
1、人类发展初期的环境问题
人是自然食物的采集者和捕食者,主要是利用环 境而很少有意识地去改造环境,当时人还是自然界的 奴隶,对自然界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人类发展初期的环境问题是因过度的采集和狩 猎,消灭了居住区周围的许多物种,破坏人们的 食物来源,使其生存受到威胁。因而这一时期, 人类总是在迁徒。
交通 工业 农业 建筑 通讯工程
图1. 环境的组成
经济关系 道德观念 文化风俗 意识形态
1.3 环境的结构
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区
境
区域环境
结
构
全球 环 境
宇宙
环
境
1.3.1 聚落环境
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 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按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大小可分为:
如:古代三大文明地区之一–––巴比伦的美索不达米 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哈巴拉、玛雅(中 美洲人类突然消失)文明;我国的黄河流域等.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这是墨西哥境内保存较完好的一座玛雅 金字塔
3、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
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 起了第二次浪潮,但造成了严重的环 境污染现象,规模大,影响深是前所 未有的,八大公害事件,主要表现为 SO2污染、光化学烟雾、水域重金属污 染和毒物污染几大类。
形成 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等现象。
①森林植被破坏;②沙漠化;③土壤侵蚀;
④环境地质问题(人工爆破、地下核试验、采
空区塌陷等);⑤生物物种的消灭。
2)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引起 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危害人体健康 和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现象。
①大气区域性污染;②水源与江河水污染;③噪 声污染;④土地污染(废弃物);⑤全球性污染
居室环境
聚落环境
院落环境 村落环境
城市环境
1.3.2 区域环境
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环境。以自然 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森林、草原、沙漠、 冰川、海洋、湖泊、河流、山地、平原等多 种类型。
以人工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城市、 农村、工业区、旅游区、开发区等多种 类型。
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地区的环境由 其若干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素),以其 特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环境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变动性特征。
§2.环境问题
2.1 环境问题分类 指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 这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以至健康和生命造 成危害的问题。
分类
第一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
2、第一次浪潮时期的环境问题
第一次浪潮,即原始农业、畜牧业、新石器时期。这是 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使用农具,建立灌 溉系统,过定居的生活等,人们不再频繁迁徒了,解决 了生存的危机,有稳定的生活,但是,“刀耕火种”, “反复弃耕”导致土壤破坏,出现水土流失,使沃土变 成了不毛之地。这就是以土地破坏为特征的人类第二个 环境问题。
1、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
2、美国多诺拉事件
3、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 ❖
4、美国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5、日本水俣事件
俣
水俣事件成因
其他: 国际环境教育界提出了新颖而科学的“环境定义”: 主要有两要点:
1) 人以外的一切就是环境; 2) 每个人都是他人环境的组成部分。
1.2 环境的组成 对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而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 环境和社会环境。
1.2.1 自然环境 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生物有机体、无机体, 它是人类发生、发展和生存的物质基础。
1.2.3 人工环境 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加工改造所形成的环境, 或人为创造的环境。
1.2.4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 精神 条件的总和。
自 然 环 境
环
人
境
工 环
境
社 会 环 境
物质:空气、水、土壤、生物 能量:阳光、引力、地磁力、地热、气温 自然现象:太阳地球稳定性、全球要素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