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燃烧》课程设计题目:燃气燃烧课程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名:**学号: ***********指导教师:**2016年 12 月 26 日目录1设计概述 (1)2设计依据 (1)2.1原始数据 (1)2.2燃气基本参数的计算 (1)2.2.1热值的计算 (1)2.2.2燃气密度计算 (2)2.2.3燃气相对密度计算 (2)2.2.4理论空气需要量的计算 (2)2.3头部计算 (3)2.3.1计算火孔总面积 (3)2.3.2计算火孔数目 (3)2.3.3计算火孔间距 (4)2.3.4计算火孔深度 (4)2.3.5计算头部截面 (4)2.3.6计算头部截面直径 (4)2.3.7计算火孔阻力系数 (5)2.3.8计算头部能量损失系数 (5)2.4引射器计算 (5)2.4.1计算引射器系数 (5)2.4.2计算引射器形式 (5)2.4.3计算燃气流量 (6)2.4.4计算喷嘴直径 (6)2.4.5计算喷嘴截面积 (6)2.4.6计算最佳燃烧器参数 (6)2.4.7计算A值 (7)2.4.8计算X值 (7)2.4.9计算引射器喉部面积 (7)2.4.10计算引射器喉部直径 (8)2.4.11引射器其他尺寸计算方式如附图1: (8)2.5火焰高度计算 (8)2.5.1火焰内锥高度 (8)2.5.2火焰外锥高度 (8)2.6火孔排列 (9)2.6.1确定火孔个数 (9)2.6.2火孔分布直径的计算 (9)3设计方案计算 (9)3.1已知计算参数 (9)3.2详细计算步骤 (10)3.2.1头部计算 (10)3.2.2引射器计算 (11)3.2.3火焰高度计算及加热对象的设置高度 (12)总结 (12)参考文献 (13)1设计概述通过“燃气燃烧与燃烧装置”本门课程的教学,可培养学生从事燃气燃烧设备的设计、研究、应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该课程设计是西塔品牌燃气灶具的设计与计算,本人设计的为天然气4T3。
2设计依据2.1原始数据(1)天然气的额定工作压力为2000Pa(2)一次空气系数α’=0.6(3)燃气温度为15℃(4)设计热负荷4.2Kw(5)天然气4T3的相关参数表2-1 天然气4T3的相关参数2.2燃气基本参数的计算2.2.1热值的计算根据混合法则按下式进行计算:H = H 1 r 1 + H 2 r 2 + ⋅ ⋅ ⋅ ⋅ ⋅ ⋅ + H n r n (2-1)式中H ——燃气(混合气体)的低热值( kJ / Nm 3 );H 1 , H 2 ,⋅ ⋅ ⋅H n ——燃气中各可燃组分的低热值( kJ / Nm 3 ), 查表可得;r 1 , r 2 ,⋅ ⋅ ⋅r n ——燃气中各可燃组分的容积分数,(原始数据);2.2.2燃气密度计算根据混合法则按下式进行计算:ρ g = ρ1r 1 + ρ 2r 2 + ⋅ ⋅ ⋅ ⋅ ⋅ ⋅ + ρ n r n (2-2) 式中ρg ——燃气(混合气体)的密度 (kg / Nm 3 ) ;ρ1 , ρ2 , ρ3 ——燃气中各组分的密度 (kg / Nm 3 ) ,查表可得; r 1 , r 2 ,⋅ ⋅ ⋅r n ——燃气中各可燃组分的容积分数,(原始数据);2.2.3燃气相对密度计算2909.1gs ρ=(2-3)式中s ——燃气的相对密度,无纲量;ρg ——燃气(混合气体)的密度 (kg / Nm 3 ) 。
2.2.4理论空气需要量的计算当燃气组分已知,可按下式计算燃气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2110=V [0.5 H 2 + 0.5CO + ∑ ( m + 4/n)C m H n + 1.5H 2 S − O 2 ] (2-4) 式中V 0 ——理论空气需要量 ( Nm 3干空气 / Nm 3 干燃气) ;H 2 , CO, C m H n , H 2 S ——燃气中各种可燃组分的容积分数; O 2 ——燃气中氧的容积成分;对于烷烃类燃气(天然气,石油伴生气,液化石油气)可采用101000238.0H V =(2-5) h H V 1000253.00= (2-6)式中 1H h H ------燃气(混合气体)的低热值和高热值(kj/kg )2.3头部计算2.3.1计算火孔总面积pp q QF =(2-7) 式中F p —火孔总面积 (mm 2 ) ; Q —设计热负荷 (Kw) ; q p —额定火孔强度 Kw / mm 2 。
2.3.2计算火孔数目2π4pp d F n =(2-8)式中n ——火孔数目(个) F p ——火孔总面积 (mm 2 ) ; d p ——单个火孔的直径; π ——圆周率,取3.14 。
2.3.3计算火孔间距s = 2.5d p(2-9)式中s——火孔间距(mm);d p——单个火孔的直径。
2.3.4计算火孔深度h=2.3d p (2-10)式中h——火孔深度(mm)d p——单个火孔的直径。
2.3.5计算头部截面F h = 2 F p (2-11)式中F h——头部截面积(mm 2 ) ;F p——火孔总面积(mm 2 ) 。
2.3.6计算头部截面直径πph FD4=(2-12)式中D h——头部截面直径(mm) ;F p——火孔总面积(mm 2 ) 。
2.3.7计算火孔阻力系数22p 1ppμμξ-=(2-13)式中ξ p ——火孔阻力系数; µ p ——火孔流量系数。
2.3.8计算头部能量损失系数127327321-+⨯+=tK p ξ (2-14) 式中K 1——头部能量损失系数,无量纲; ξp ——火孔阻力系数;t ——混合气体在火孔出口的温度。
2.4引射器计算 2.4.1计算引射器系数sV u 0'∂=(2-15)式中u ——引射系数,无量纲;α’——一次空气系数,无量纲; s ——燃气的相对密度,无纲量。
2.4.2计算引射器形式本设计采用Ⅲ 型引射器,可使引射器的尺寸最小,其能量损失系数K=3。
2.4.3计算燃气流量lg H QL 3600=(2-16)式中L g ——燃气的流量(Nm 3 /h);Q ——设计热负荷(Kw);H l ——混合气体的低热值(kJ / Nm 3 )。
2.4.4计算喷嘴直径40035.0HsL d gμ=(2-17)式中d ——喷嘴直径(mm);L g ——燃气的流量(Nm 3 /h); s ——燃气的相对密度,无纲量。
H ——燃气的额定工作压力(Pa )。
2.4.5计算喷嘴截面积24dF j π=(2-18)式中F j ——喷嘴截面积(mm 2 )d ——喷嘴直径(mm);2.4.6计算最佳燃烧器参数1K KF lop =(2-19)式中F lop ——燃烧器参数,无量纲;K ——引射器能量损失系数,无量纲; K 1 ——头部能量损失系数,无量纲。
2.4.7计算A 值lopp F F s K A )1)(1(μμ++=(2-20)式中A ——设定量,K ——引射器能量损失系数,无量纲; u ——引射系数,无量纲; s ——燃气的相对密度,无纲量; F p ——火孔总面积(mm 2 ); F lop ——燃烧器参数,无量纲。
2.4.8计算X 值AA X 211--=(2-21)式中 X ——设定量;A ——设定量。
2.4.9计算引射器喉部面积p lop t F XF F = (2-22)式中F t ——引射器喉部面积(mm 2 );X ——设定量;F lop ——燃烧器参数,无量纲; F p ——火孔总面积 (mm 2 )。
2.4.10计算引射器喉部直径πtt F d 4=(2-23)式中d ——引射器喉部直径(mm); F t ——引射器喉部面积(mm 2 ); π ——圆周率,取3.1415 。
2.4.11引射器其他尺寸计算方式如附图1:2.5火焰高度计算2.5.1火焰内锥高度31086.0⨯=p p ic q Kf h (2-24)式中h ic ——火焰内锥高度(mm);K ——与燃气性质及一次空气系数有关的系数; f p ——单个火孔的面积(mm 2 ); q p ——火孔热强度(Kw /mm 2 ),已知2.5.2火焰外锥高度311086.0⨯=pp p out d q f nn h (2-25)式中h out ——火焰外锥高度(mm);n ——火孔排数;n1——表示燃气性质对外锥高度影响的系数;f p——单个火孔的面积(mm2 );q p——火孔热强度(Kw /mm2 ),已知。
d p——单个火孔的直径,已知。
2.6火孔排列2.6.1确定火孔个数根据计算出的火孔总个数,确定每排火孔的个数,合理分配布置。
2.6.2火孔分布直径的计算πii nD5.7=(2-26)式中D i——第i 排火孔的分布直径(mm);n i——第i 排火孔的个数;π——圆周率,本设计取3.14。
3设计方案计算3.1已知计算参数已知燃烧器的热负荷为Q=4.2Kw,气源为天然气H1=12930KJ/m3,gρ=0.553kg/m3。
一次空气系数α’=0.6,过剩空气系数α=1.8,二次空气流速取0.5m/s,火孔出口温度为100℃,火孔内平均温度为330K,火孔出口温度为373K,火孔热强度q p=9.5W/mm2。
3.2详细计算步骤3.2.1头部计算(1)计算火孔总面积F p 取火孔热强度q p =9.5W/mm 2则火孔的总面积p p q Q F ==3105.92.4-⨯mm 2=442mm 2 (2)确定火孔尺寸及数目n ,选择圆火孔直径d p =3.0mm ,所以火孔数目2π4ppd F n ==2314.34424⨯⨯=57个,采用凸缘铸铁头部,孔深为2倍的火孔直径为6.0mm 。
火孔间距离为直径的2倍为6mm 。
(3)火孔排列,火孔布置两排,内圈占30%,外圈占70%。
(4)燃烧器头部截面积,进入头部的气流分为两路,每一路流通截面积所涉及的火孔面积为总面积的1/2。
根据F h = 2 F p ,燃烧器头部流通截面积至少为其后火孔总面积的2倍,所以头部截面积为2525222⨯=⨯=p h F F mm 2=442mm 2 (5)计算理论空气量101000238.0H V ==129301000238.0⨯=3.077m 3 (6)二次空气面积按61"0'10')("⨯∂-∂=H v V F aφ计算内排孔所需二次空气口面积。
内排孔的热负荷约为总热负荷的30%,为4.2×30%=1.26Kw ,过剩空气系数取1.8,二次空气流速为0.5m/s ,则内排孔所需二次空气口面积61"0'10')("⨯∂-∂=H v V F aφ=610129302.15.0077.3)6.08.1(⨯⨯⨯-=686.6mm 2(7)计算头部能量损失系数K 1选取火孔流量系数μp =0.8,火孔阻力系数22p 1ppμμξ-==0.56,混合气体在火孔出口的温度T p =373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