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楼梯与电梯
(7)进行楼梯净空高度计算。首层平台下净空高度等于
平台标高减去平台梁高,考虑平台梁高为350mm左右。 150×11-350=1300mm。不满足2000mm的净空要求, 采取第二种措施。 一是将首层楼梯做成不等跑楼梯 第一跑为13级,第二跑为9级。 二是利用室内外高差 本例室内外高差为600mm,由于楼梯间地坪和室外地 面还必须有至少100mm的高差,故利用450mm高差,设 3个踏步高为150mm的踏步。此时平台梁下净空高度为: 150×13+450-350=2050mm,满足净空要求。 下面进一步验算进深尺寸是否满要求: 300×12+1850+550=5450 <6600-120×2=6360mm (8)将上述设计结果绘制成图。
—0.600
综合上两种方式 采取长短跑梯段
的同时,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 高。
2.100
14个 踏步
将底层采用单跑楼梯
直接从室外 上二层,底层用直行单跑或直行双跑 楼梯直接从室外上二层。
3.600
提高底层层高 公共建筑如办公楼、商场、
宾馆等可采用加大底层层高的办法。如层高选 用4800mm以上
根据层高H和初选步高h 定每层步数N: N=H/h。 根据步数N和步宽b决定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 : L=(1/2N-1)xb 确定梯井宽度C。 根据楼梯间开间净宽A 和梯井宽C 确定梯段宽度a : a=(A-C)/2, 检验其是否满足紧急疏散人流股数要求(调整C)。 根据初选中间平台宽D1(D1≥a)和楼层平台宽D2(D2 >a) 以及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 检验楼梯间进深净长度B, D1+L+D2=B。 规定:在B 值一定,如尺寸有余,一般可加宽b 值 和D2 值。
楼梯间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行式, 二是非通行式,对于通行式必须保证 平台梁底面至地面的净高≥2000mm。
例题:
现以层高为3600mm通行式楼梯为例,采用平行双 跑楼梯,采取等跑式,即第一跑与第二跑等长。因此平 台顶面标高为1.800m,在扣除平台梁高300mm,净高 只有1500mm,与净高要求2000mm,尚差500mm。 不满足要求。(采用300*150) 当首层平台下作通道不能满足2m的净高要求时, 可以采取以下办法解决:
一般楼梯段需考虑同时至少通过两股人流,即上行 与下行在楼梯段中间相遇能通过。按每股人流500 -600mm宽度考虑。
单人通行时为900mm, 双人通行时为1000-1200mm, 三人通行时为1500-1800mm,其余类推
同时,需满足各类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梯段宽 度的限定。如住宅≥1100mm,
楼梯段的净高是指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
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m范围内)量至正上 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距离。应大于2.2m。见图5.11
平台过道处净高是指平台梁底至平台梁正下
方踏步或楼地面上边缘的垂直距离。应大于2m。
见图5.11
二、楼梯位置的确定 • 楼梯应放在明显和易于找到的部位。 • 楼梯间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 • 四层及以下的建筑物,楼梯间应放在距出入口小于15 米处 ; 五层及以上建筑物底层楼梯间应设出入口。 三、楼梯尺寸计算 在进行楼梯构造设计时,应对楼梯各细部尺寸进行详 细的计算。现以平行双跑楼梯为例说明楼梯尺寸的计算 方法。如图:
扶手宽度宜为60 ~80 mm。
顶层平台的水平安全栏杆扶手高度应适
当加高一些,一般不宜小于1000mm,为 防止儿童穿过栏杆空档而发生危险,栏杆 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20mm
室外楼梯扶手高度也应适当加高一些,
常取1100mm。
7.楼梯的净空高度
楼梯的净空高度包括楼梯段的净高和平台过道处 的净高。
5.2 楼梯的设计
一、楼梯的组成
楼梯由梯段、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①梯段:3级≤踏步步数≤18级; ②楼梯平台:有中间平台和楼层平台之分; ③栏杆扶手:栏杆扶手是设在梯段及
楼层平台
中间平台 楼层平台
中间平台
楼层平台
中间平台 栏杆 楼层平台
中间平台
公建≥1300mm等。
4.楼梯平台的宽度
楼梯平台是楼梯段的连接,也供行人稍加休息之 用。所以楼梯平台宽度大于或至少等于楼梯段的宽 度,即规定了楼梯平台宽度取值的下限。
即:平台宽度分为中间平台宽度D1和楼层 平台宽度D2,平台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梯段宽 度。 对于平行和折行多跑类型的楼梯, 休息平 台宽度必须大于等于梯段宽度;对于直行多 跑楼梯,其中间平台宽度等于梯段宽度。
不设置平台梁 平台梁高为其梁长的1/12
左右,一般均在300~400mm之间,如果取消平 台梁,将上、下梯段和平台组合成一个整体式 的折板,将板直接支承在承重墙体上。
四、楼梯设计实例
1.设计步骤: (1)根据建筑物的类别和楼梯在平面中的位置,确定楼 梯的形式。 (2)根据楼梯的性质和用途,确定楼梯的适宜坡度,选 择踏步高h,踏步宽b。 (3)根据通过的人数和楼梯间的尺寸确定楼梯间的楼梯 段宽度a。 (4)确定踏步级数。用房屋的层高H除以踏步高h,得 出踏步级数n=H/h。踏步应为整数。结合楼梯的形式, 确定每个楼梯段的级数。 (5)确定楼梯平台的宽度D’。 (6)由初定的踏步宽 b确定楼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注 意楼梯段的踏步宽的个数比楼梯段的踏步级数少一个,最 后一个踏步宽并入了平台宽。 (7)进行楼梯净空的计算,使之符合净空高度的要求。 (8)最后绘制楼梯平面图及剖面图。
踏步常用高度尺寸 踏步的高度,成人以150mm左右较适宜,不应高于 175mm。 踏步的宽度(水平投影宽度)以300mm左右为宜,不 应窄于260mm。 当踏步尺寸较小时,可以采取加做踏步檐或使踢面倾 斜的方式加宽踏面。踏口的挑出尺寸为20~25mm。见图 5.9。
3.楼梯段的宽度
楼梯段是楼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供人们上下通行的,因此楼梯的宽度 必须满足上下人流及搬运物品的需要。楼 梯段宽度的确定要考虑同时通过人流的股 数及是否需通过尺寸较大的家具或设备等 特殊的需要。
平面图
剖面图
踏步大样(四种任选)
开敞前室
封闭前室
2.设计实例 [例]某学生宿舍楼的层高为3.3m,楼梯间开间尺寸4.0m,进深尺寸6.6m。 楼梯平台下作出入口,室内外高差600mm,试设计楼梯。缓冲尺寸 550mm,平台梁高350mm 墙厚240mm,楼梯井60mm。 • 解: (1)据题意确定楼梯为一双跑式楼梯。 • (2)该建筑为一学生宿舍,楼梯通行人数较多,楼梯的坡度应平缓些, 初选踏步高为150mm,踏步宽300mm。 • (3)据开间尺寸4.0m,减去两个半墙厚120×2和楼梯井宽60mm。计 算出楼梯段的宽度,即: • a=(4000-120×2-60)/2=1850mm>1300mm • 楼梯段宽度满足通行两股人流的要求, (4)确定踏步级数。房屋的层高除踏步高:3300/150=22级。初步确定 为等跑楼梯,每个楼梯段的级数为22/2=11级。 (5)确定平台宽度。平台宽要大于等于楼梯段宽。即楼梯平台宽 D≥1850mm。 (6)确定楼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验算楼梯间进深尺寸是否够用。此时 注意第一级踏步起跑位置,距走廊或门口边要有规定的过渡空间 (550mm)。 300×10+1850+550=4850mm<6600-120×2=6360mm ( 可以)
中间平台 梯段
楼层平台
楼层平台 栏杆
梯段
平台梁
梯段
梯段
楼梯的组成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技术研究所绘制
1、楼梯的尺度要求 楼梯的坡度指楼梯段的坡度,由踏步高宽比决定。它有两 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斜面和水平面所夹角度表示; 另一种表示方法是斜面的垂直投影高度与斜面的水平投影 长度之比。 楼梯常见坡度范围为20º ~45º ,即1/2.75~1/1,其 中30º 左右较为通用。坡度小于20º 时,应采用坡道形式。 坡度大于45º 时,则采用爬梯。 常见尺寸:住宅:1:1.5 公共建筑:1:2
2.楼梯踏步尺寸
踏面宽度与人的脚长和上下楼梯时脚与 踏面接触状态有关。踏步的宽度应与成年男 子的脚长相适宜,当踏面宽300mm时,人 的脚可以完全落在踏面上,行走舒适。当踏 面宽减少时,人行走脚跟部分可悬空,行走 就不方便。
踏步尺度 楼梯的坡度由踏步高h(踢面)与踏步宽b(踏面) 来控制,常用坡度30°左右。b、h符合下式:b+h=450mm。 梯段尺度 梯段宽度:每股人流宽度为550+(0~ 150mm),每个梯段 最小宽度为1100~1400mm(每个梯段须保证二人同时上下)
解决方案:
改有长短跑楼梯
将楼梯底层设 计成“长短跑”,让第一跑的踏步数 目多些,第二跑踏步少些,利用踏步 的多少来调节下部净空的高度。
2.550
由12个踏步改为 17个踏步, 所以高度: 150*17=2550
下沉地面 在建筑室内外高差较大的
前提下, 局部降低平台下过道处地面标高。 例如室内外高差800mm。用下沉地面的 方法可以达到通行净高的要求,但却增加 了房屋的底盘高度,因而增加了工程造价。
6.栏杆(或栏板)扶手高度
扶手高度是指踏面中心到扶手顶面的垂直距离。扶 手高度的确定要考虑人们通行楼梯段时依扶的方便。
一般室内扶手高度取900-1000mm;
托幼建筑中楼梯扶手高度应适合儿童身材,扶手高
度一般取600mm;但注意在600mm处设一道扶手, 900mm处仍应设扶手,此时楼梯为双道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