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内容摘要………………………………………………………………………………引言………………………………………………………………………………一、教育公平的理论探索………………………………………………(一)教育公平的内涵………………………………………………………………1、教育起点的公平……………………………………………………………2、教育过程的公平……………………………………………………………3、教育结果的公平……………………………………………………………(二)教育公平的法治保障的理论探讨………………………………………………1、教育关系的法治保障,保障教育权利的公平………………………………2、教育行为的法治保障,维护教育过程的公平………………………………3、教育行为的法治保障,维护教育过程的公平………………………………二、当前我国教育公平法治保障缺失的主要表现……………………………………(一)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对教育公平缺乏法治保障的具体表现…………………………………………1、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布局的不合理,造成区域之间教育不公平…………2、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造成城乡之间教育的不公平……………3、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残疾人教育问题……………………三、健全法治保障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一)立法方面,加快相关教育立法…………………………………………………(二)执法方面…………………………………………………………………………1、明确政府责任……………………………………2、建立有效的教育行政问责制度……………………………………………(三)完善监督制度…………………………………………………………………1、主要发挥人大监督作用……………………………………………………2、社会舆论、群众监督…………………………………………………………(四)努力加强教育司法建设…………………………………………………………四、结语…………………………………………………………………………………参考文献………………………………………………………………………………致谢词…………………………………………………………………………………摘要:教育公平是公民的受教育权能够通过制度性的保障而公平地得以实现的一种社会权利分配状态,它是社会公平在受教育权方面的具体表现。
当前教育公平缺失现象存在于社会的各种层面上,给社会的正常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针对我国教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立法、教育执法、教育司法等方面作出努力, 对教育公平实施有利的法治保障,使教育公平的目标从理想变为现实,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ABSTRACT:Education fair is a citizen's right to education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can pass fairly to the realization of a social right distribution state, it is social justice in the manifestation of education aspects. The current education fair hiatus phenomenon exists in the society of level,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ety brought many adverse imp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in education legislation, education, law enforcement, education judicial aspects of education fairness effor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avorable legal support, make the education fair target from ideal into reality,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sustainable healthy development.关键词:教育公平,法治保障,和谐社会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切实巩固和提高,农村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高等教育实现又快又好发展,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仍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教育的强烈需求,还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城乡、区域、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切需要深化,这一系列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教育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教育公平迫切需要法治保障。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中,如何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教育公平成为了我们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教育公平的法治保障理论探索(一)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公平是主体人对教育活动认识的价值取向,涵盖了人们对教育特殊社会功能的认识;同时教育公平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教育公平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的概念,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的内涵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起点的公平。
它是指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与自由发展,即教育权利公平。
衡量标准可定位在让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2、教育过程的公平。
它是指在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的投放、教学课程的设置、师生关系互动等方面,通过相应的制度、政策继续体现和维护教育公平。
衡量标准可定位在让受教育者都有机会获得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3、教育结果的公平。
它是指人的发展的公平,即每个人都能有效利用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取得符合其个性、才智学业上的成功,从而为其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衡量标准可定位在让受教育者人人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为了从法律上更好地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必须为教育公平提供法治保障。
(二)教育公平的法治保障的理论探讨教育公平的法治保障即是通过对教育关系、教育行为和教育发展的协调、规范和引导,以保障教育秩序、达成教育目的、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实践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发面:1、教育关系的法治保障,保障教育权利的公平。
教育关系是人们在教育活动中结成的以教育者为主体的、具有广泛社会参与性的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社会关系。
教育关系的法治保障,实质上就是通过法律理顺教育关系框架,使各教育关系主体的权利得到保障,权力得到保证,整个教育工作按照既定目标、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利益,保障教育公平。
教育关系的法治保障的前提是建立一套教育法律制度,法律所规范的即是制度框架内的教育关系。
它对教育权利公平的保障表现为:首先,通过法律建立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确保每个公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使教育权利从自然权利发展为法律权利从不平等的特权发展为普通的平权、从义务性规范发展为以权利为本位的、权利和义务统一的法律规范,从个人权利发展为民族的、国家的共同权利;其次,法律在规定了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对于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的权利和义务也作了明确的规定,理顺教育权利关系,从而保护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利,调动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及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实现教育权利的公平;再次,通过一定的法律机制协调政府对于学校、学校对于教师、教师对于学生这几者之间的教育权力关系,使权力主体正当运用教育权力,顺利履行职责,以维护教权利的公平。
2、教育行为的法治保障,维护教育过程的公平。
教育行为是基于教育关系而出现的、围绕着教育权力的获得和运用以及教育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教育行为作为教育关系的直接动态体现,主要表现为教育行政、学校管理、教育实施等多种形式。
教育行为的法治保障,维护着教育过程的公平,表现为:教育行政法治保障为教育过程的公平奠定基础。
发展教育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国家的责任,通过法律来控制教育则是国家的必然选择。
所谓教育行政,也就是国家通过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领导和管理,是国家教育权力的体现。
教育行政法治保障体现为政府及有关部门严格依法行政,在法律所赋予的权限内履行相应的职责,保证教育事业资源、经费的投入和其它基本条件,正确地引导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对其它教育关系主体教育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促使其依法正当地行使教育权。
学校管理法治保障为教育过程的公平创造条件。
与教育行政不同,学校管理主要侧重于学校系统的内部管理,通过对学校内部的人、物、财、事等组织、协调和领导,科学设置课程,落实教学计划,实现教育目标。
学校管理法治保障体现为学校为了有效地进行管理,在确立内部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所订立的规章制度,不能同现有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并且,教职工依法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事务。
教育实施法治保障为教育过程的公平提供保证。
对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的法治保障,在于为教育实施创造更好的内外部环境。
教育实施的过程也就是教育教学的过程,对教育实施的法治保障体现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施教,学生受教,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既有教师的权威地位及其权力运用的保障,又有学生权利的充分维护。
3、教育发展的法治保障,追求教育结果的公平。
教育发展的法治保障首先表现为教育优先发展。
当前,关于教育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教育优先发展,也就是相对于社会其它方面来说,教育这一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社会事业应当领先一步,适度超前发展。
通过法律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将依法完善教育经费筹措体制,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逐年增加教育拨款,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从而为追求教育结果的公平提供物质保证和精神力量。
发展与改革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改革是为了发展。
教育改革是政府根据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状况及教育自身的特点,有计划分步骤进行的,对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
因此,教育发展的法治保障又表现为教育改革的法治保障。
法律不仅使教育改革的举措合法化,为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够有力地巩固教育改革的成果,完善教育体制,清除积弊,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教育改革的法治保障为追求教育结果的公平提供了动力支持。
教育发展的法治保障还表现为终身教育的法治保障,它为追求教育结果的公平提供了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