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身方法
――出生后12到18个月的肥胖儿; ――12到16岁的肥胖者; ――成年人体重超过理想体重60%(或体重指数大于40)的肥胖 者; ――妇女妊娠期间肥胖,且产后体重没有恢复的肥胖者;
用标准体重评定肥胖度
? 南方人标准体重 =(身高-150)×0.6+48 ? 北方人标准体重 =(身高-150)×0.6+50 ?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标准×100% ? +10%--10%正常 ? 10%-20%超重 ? 20-30%轻度肥胖 ? 30-50%中度肥胖 ? 50%以上重度肥胖
体重指数和 健康危险 的关系
下面列出了 体重指数 和 健康危险 的关系,在中国
肥胖病的诊断标准为体重指数大于25 。世界卫生组织的
标准是,BMI 大于25 为超重,大于30 为肥胖。在诊断肥
胖时还应考虑腰围与臀围的比例(WHR), WHR 大于0.9
对健康是不利的。
体重指数
健康危险
-182.5
一般
第二讲
运动与体重控制
运动与体重控制内容
? 身体成分 ? 了解肥胖的定义、种类、原因 ? 减肥的方法 ? 运动减肥的原理及方法 ? 减肥与营养
国际医学界的关注
? 肥胖病——二十一世纪的健康杀手
? 减肥属于生理—心理—社会医疗美容系统工程。国际上 在减肥瘦身技术上的新趋势非常强调个体化治疗,包括 饮食控制、行为矫正、体育锻炼、生物医学减肥瘦身等 。
中西方人的体型和肥胖类型差异
依照国际惯例,目前采用体重指数(BMI)、身体脂肪 百分比、超重度三种方法来衡量、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
较为理想的测验方法是先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 )的平方,计算出一个人的BMI值,然后用腰围除以臀围( W/H),得出数值后再与根据年龄性别在与标准数值相比 较,若自身数值大于标准,则表示存在并发症因子。再根据 BMI值和有无并发症因子两项指标,查出自己的健康风险与 肥胖程度。
? 肥胖增加的首要因素是 “能量摄入过多和能量消耗过少 ” ,还有是某些内科疾病的并发症,此外还有遗传因素有 一定关系。
? 大多数现代人从美学的眼光关心自己的身材和体重,而 医学界已清楚地认识到,肥胖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最 大威胁,减肥是一个综合医疗的治疗过程。
我国及世界肥胖现象
? 肥胖人口日见增多,全球已达12亿。联合国环境调查组织-世界观察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肥胖正在成为 世界范围的一个主要问题,与80年代相比,全世界超重人 数大幅度增长,已有12亿人口。美国有55%的人超重,23 %的成人肥胖,20%的儿童肥胖或超重。在英国,有1/5 的妇女和1/6的男性肥胖;45%的男性和33%的妇女超重 。
运动减 肥的成效往往不及节食快,要持续一 段较長的時間,所以需要极大的恒心和毅力。此 外,运动过量,会令到体力虛耗,精神委靡,食 欲不振,反而会危害健康,所以必須量力而为。
运动是减肥的好方法
? 1、要增加肌肉活动,就需要增加热量,这样可以促进脂库 中脂肪的“燃烧”,改变肌肉与脂肪的比例。
? 2、运动可以做为消耗脂肪的刺激,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 进脂肪代谢。
? 在西方国家,每年花在肥胖症上的支出占医疗总支出的2 %至5%左右。
? 据我国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我国肥胖人口已达7000万左 右,我国城市人口中有17%是肥胖者,北京市肥胖人口占
总人口的30%多,中国的儿童有51%是肥胖者。
世界卫生组织采用的标准
?长期以来世界卫生组织采用的体重指数(BMI指数)法( 以体重/身高平方)仅能反映出患者肥胖的一个侧面。而 且,对亚洲人而言,当BMI指数超过23时,就表示肥胖; 而对欧洲人而言,这一指数的正常标准为25以下。因此, 同样一个体重指数,相对欧亚两个人种而言,肥胖的严重 程度并不相同。因此,亚洲人急需符合自身特点的肥胖判 定方法,以指导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
从最简单的道理上讲,肥胖是人体能量摄入和消耗失衡的结果, 即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结果造成能量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下 来,经过一段时间后体重明显增加形成肥胖。
在肥胖的早期阶段,脂肪细胞体积变大,随着体重的不断增加, 脂肪细胞的数目开始增多,这时肥胖是很难治疗的。有研究发现,通 过节食或限制能量摄入减肥后,脂肪细胞的数目并不减少,所以当恢 复正常饮食后,体重也回到减肥前的状态。一般下列时期的肥胖是很 难治愈的。
-<2530
开始增高
-<3035
较高
-<3540
很高
> 40
极高
台湾对运动减肥法的评价
? 危险程度:*(最高为5粒*) ? 原理:以运动燃烧身体內多余的脂肪 ? 好处:可以改善体型,促进体能及健康 ? 弊端:成效缓慢,並要善养成运动的习惯
? 注意事项: 可以请健身教练提供指引,或者根据 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的运动
? 过分地追求瘦体型或低体脂会导致健康问题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标准
? BMI=体重/身高2 ? BMI等级度
类别 高危险范围 边界危险范围 适宜范围 低范围
男 27.8 25.0-27.7 19.0-24.9 17.9-18.9
女 27.3 24.5-27.2 18.0-24.4 15.0-17.9
肥胖与脂肪细胞研究
? 3、运动可以降低血脂,使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 减少脂肪在心脏、肝脏、血管中的沉积,减少冠心病、脂肪 肝等疾病的发生率。
? 4、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从而提高心肌工作能力,使 心肌收缩力加强,增强了肥胖者心血管系统对体力负荷的适 应能力。
身体成分
是指组成身体的肌肉、脂肪、 骨骼和其他组织的相对百分比 。
身体成分与健康
? 肥胖会引发退化性疾病,损害健康,甚至缩短人 的寿命
? 过多的腹部脂肪会增加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女 性多堆积于 腰臀大腿 皮下,男性于腹部,并伴有 腹腔内脏堆积,内脏相对容易减,但对身体危害 大。腰臀比女性小于 0.8,男厘米、体重 90公斤、 腰围102厘米、臀围 105厘米的42岁男子,其 BMI值应为 31.1(公斤/平方米),属于“Ⅰ 级肥胖”;患者 W/H值为0.97,由于0.97 >0.95,所以患者属于“有”并发症因子, 根据BMI=31.1(公斤/平方米)和“有”并 发症因子,由标准数据中得知该患者具有“高 ”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