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肥料产品包装标识知识解析

肥料产品包装标识知识解析


法,并应同时标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9、警示说明
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不当,易造成财产损坏或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 应有警示说明。
10、其它
10.1 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要求的,应符合其规定。 10.2 生产企业认为必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其它标识。
-14-
(三)标识印刷、字体字号要求
-2-
一、肥料标准的分类
标准的分类 标准的制定和类型按使用范围划分 • • • • • 国际标准 区域标准 国家标准 专业标准 企业标准 标准按行业划分: • • • • GB国家标准 DB地方标准 QB企业标准 HB行业标准
NY农业行业标准 ZY中医行业标准 YY医药行业标准 HG化工行业标准 YZ邮政行业标准 SB商业行业标准
肥料产品包装标示பைடு நூலகம்知识解析
主讲人: 电 话:
2014年8月10日 荆州
目录
一. 肥料标准的分类 …… …… …… …… …… …… 2 二. 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 …… …… …… …… … …4 三. 主要产品国家标准 …… …… …… …… …… …19
1. 复混(合)肥料
2. 磷酸二铵、磷酸一铵 3. 氯化钾 4. 尿素 四. 常见肥料的执行标准 …… …… …… …… ……34

2.0
90
2.0
80
2.5
80
2.0
90
2.0
80
2.5
80
-24-
GB 10205-2009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表 2 、料浆法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要求

30.0
a、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应小于4.0%,且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1.5% b、以钙镁磷肥等拘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为“构溶性磷”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项目不做检验和判定。若为氮、钾二元肥料,“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项目不做检验和判定。 c、水分为出厂检验项目。 d、特殊形状或更大颗粒(粉状除外)产品的粒度可由供需双方协议确定。 e、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大于30. 0%的产品,应在包装袋上标明“含氯(高氯)”,标识“含氯(高氯)”的产 品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可不做检验和判定。
-6-
(二)标识内容和标注规定
1、肥料名称及商标
1.1 应标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经规定的肥料名称。对商品名称或者特殊 用途的肥料名称,可在产品名称下以小1号字体予以标注。 1.2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产品名称没有规定的,应使用不会引起用户、消
费者误解和混淆的常用名称。
1.3 产品名称不允许添加带有不实、夸大性质的词语,如“高效XX”、
标识的定义
用于识别肥料产品及其质量、数量、特征和使用方法所做的各种表示的 统称。标识可以用文字、符号、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物等表示。
GB18382 对标识、标签、包装肥料、容器、肥料、缓效肥料、包膜肥料、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单一肥料、大量元素(主要养分)、中量元素(次要养分)、微量元 素(微量养分)、肥料品味、配合式、标明量、总养分,均有明确定义。
复混(合)肥料 GB 15063-200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2009年11月30日发布 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强制执行延长6个月)
-19-
GB 15063-2009 复混(合)肥料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的要求
项 目 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a/% ≥
-11-
(二)标识内容和标注规定
4、其它添加含量
4.1 若加入其它添加物,可标明其它添加物,应分别标明各添加物的含量 及总含量,不得将添加物含量与主要养分相加。 4.2 产品标准中规定需要限制并标明的物质或元素等应单独标明。
-12-
(二)标识内容和标注规定
5、生产许可证编号
对国家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标明生产许可证的编号。
-17-

(三)标识印刷、字体字号要求
2、装5-25kg(或5-25L)肥料的容器
最小文字高度至少为5mm,其余应符合1的规定。
3、装5kg(或5L)以下肥料容器
如容器尺寸及形状允许,标识区最小尺寸应为12mm×70mm,最小文字高度至少为 3mm,其余应符合1的规定。
-18-
三、主要产品国家标准
指 标
高浓度 40.0 中浓度 30.0 低浓度 25.0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b/%
水分(H2O)的质量分数c/% 未标“含氯”的产品

≤ ≥ ≤ ≤
60
2.0 90
50
2.5 90 3.0 15.0
40
5.0 80
粒度(1.00mm~4.75mm或3.35mm~5.60mm)d/% 氯离子的质量 标识“含氯(低氯)”的产品 分数e/% 标识“含氯(中氯)”的产品
五. 肥料相关法律法规…… …… …… …… …… …35
-1-
一、肥料标准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

强制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做到全国统一。

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 1988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89年4月1日起执行。
2009年11月30日发布 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强制执行延长6个月)
-23-
GB 10205-2009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表1、传统法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要求
磷酸一铵
项目 外观 总养分( N+P2O5 )的质量分数/% ≥ 总氮( N )的质量分数/% ≥ 有效磷(以 P2O5 计)的质量分数/% ≥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 64.0 11.0 51.0 90 60.0 10.0 48.0 85 优等品 12-52-0 一等品 11-49-0 合格品 10-46-0 优等品 18-46-0
6、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
应标明经依法登记注册并能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生产者或经销者名称、地址。
7、生产日期或批号
应在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或产品外包装上标明肥料产品的生产日期或批号。
-13-
(二)标识内容和标注规定
8、肥料标准
8.1 应标明肥料产品所执行的标准编号。
8.2 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肥料产品,如标明标准中未有规定的其他元素或添 加物,应制定企业标准,该企业标准应包括所添加元素或添加物的分析方
3
组成
○ ○
作为附加标识内容的元素、养分或其他添加物 ○ 4 产品标准编号 ○ ○ 5 生产许可证号(适用于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肥料) ○ ○ 6 净含量 ○ 7 生产或经销单位名称 ○ ○ 8 生产或经销单位地址 ○ ○ 9 其他 ○ ○ 注:进口肥料可不标注表中第 4 、 5 项,但应标明原产国或地区(指香港、澳门、台湾)。
磷酸二铵
一等品 合格品 15-42-0 14-39-0
颗粒状,无机械杂质 56.0 9.0 45.0 80 64.0 17.0 45.0 90 57.0 14.0 41.0 85 53.0 12.0 37.0 80
水分( H2O )的质量分数/%
粒度( 1.00-4.00mm )/% a 水分为推荐性要求。 ≥
微量元素含量低于0.02%或(和)中量元素含量低于2%的不得标明。
-9-
(二)标识内 容和标注规 3、养分含量 定
3.2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3. 2.1 应标明N、P2O5、K2O总养分的百分含量,总养分标明值应不低于配合 式中单养分标明值之和,不得将其他元素或化合物计入总养分。 3.2.2 应以配合式分别标明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百分含量,如氮 磷钾复混肥料15-15-15。二元肥料应在不含单养分的位置标以“0”, 如氮钾复混肥料15-0-10。 3.2.3 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不在包装容器和质量证明书上标明(有国
“XX肥王”、“全元素XX肥料”等。
1.4 企业可以标注经注册登记的商标。
-7-
(二)标识内容和标注规定
2、肥料规格、等级和净含量
2.1 肥料产品标准中已规定规格、等级、类别的,应标明相应的规格、等级
、类别。若仅标明养分含量,则视为产品质量全项技术指标符合养分含
量所对应的产品等级要求。 2.2 肥料产品单件包装上应标明净含量。净含量标注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
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除外)。
-10-
(二)标识内容和标注规定
3、养分含量
3.3 中量元素肥料 3.3. 1 应分别单独标明各中量元素养分含量及中量元素养分含量之和。 含量小于2%的单一中量元素不得标明。 3.3.2 若加入微量元素,可标明微量元素,应分别标明各微量元素的含 量及总含量,不得将微量元素含量与中量元素相加。 3.4. 微量元素肥料 应分别标出各种微量元素的单一含量及微量元素养分含量之和。
-3-
二、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
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
GB 18382-200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2001-07-26 发布
2002-01-01 实施
(强制执行延长6个月)
-4-
二、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
(一)标识的定义
(二)标识内容和标注规定
(三)标识印刷、字体字号要求
-5-
(一)标识的定义
-20-
GB 15063-2009 复混(合)肥料
7 标识 7.1 产品中如果含有硝态氮,应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硝态氮”。 7.2 以钙、镁、磷肥等构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的产品应在包装容器上标明为“构溶 性磷”。 7.3 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大于3.0%的产品,应根据4.2要求的“氯离子的质量分数”, 用汉字明确标注“含氯(低氯)”、“含氯(中氯)”或“含氯(高氯)”,而不 是标注“氯”、“含Cl”或“Cl”等。标明“含氯”的产品,包装容器上不应有忌 氯作物的图片,也不应有“硫酸钾(型)”、“硝酸钾(型)”、“硫基”等容易 导致用户误认为产品不含氯的标识。有“含氯(高氯)”标识的产品应在包装容器 上标明产品的适用作物品种和“使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的警示语。 7.4 含有尿素态氮的产品应在包装容器上标明以下警示语:“含缩二脲,使用不当 会对作物造成伤害”。 7.5 产品外包装袋上应有使用说明,内容包括:警示语(如“氯含量较高、含缩二 脲,使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等)、使用方法、适宜作物及不适宜作物、建议 使用量等。 7.6 每袋净含量应标明单一数值,如50 kg。 7.7 其余应符合GB 1838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