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PPT
第四节、平曲线路面加宽及其过渡
平曲线加宽原因:
(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前后轮轨迹不重合,占路面宽度大。 (2)由于横向力影响,汽车出现横向摆动。
(一)加宽值的计算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以后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
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
b——圆曲线上的全加宽
2.高次抛物线过渡
在加宽缓和段上插入一条高次抛物线,抛物线上任意点的加宽值: 式中:
bx=(4k3-3k4)b
Lx k L
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及对路容有要求的二级公路。
3.回旋线过渡
在缓和段上插入回旋线,这样不但中线上有回旋线,而且加宽以后 的路面边线也是回旋线,与行车轨迹相符,保证了行车的顺适与线形 的美观。
结构尺寸 下面介绍下桥梁布置的主要尺寸:
净跨径: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用 L0 表示, 对于拱桥是指每个孔拱跨两个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计算跨径:对于设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 距离,用L表示,对于拱桥,为相邻拱脚截面形心店之间的水平距离。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B单
a c xy 2
B双=a+c+2x+2y x=y=0.50+0.OO5V
2、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平原微丘区采用3.75m的车道。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 时,可采用3.50m。 主要考虑因素: (1)计算行车速度高,远景交通量大,特别是我国载重汽车混入率高。 (2)参考了德国、法国的高速汽车公路,意大利、日本的高速公路、东欧 各国的一级公路、英国和加拿大的高速公路,其车道均为3.75m。
非机动车道最小宽度一般为4.5m~5.0m(考虑管线)
第三节 人行道、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一、人行道的布置
1、功能 2、宽度 大城市3~10m 步行道宽度: 中等城市2.5~8m 小城市2~6m
种植带宽度
设施带宽度
3、人行道的布置
第三节 人行道、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二、路肩的作用及其宽度 1. 路肩的作用:
2 A1
b b1 b 2
2R
A2 2 2R'
2 A1
A2 2 2R
令A12+A22=A2,上式仍旧归纳成为:
NA2 b 2R
0.05V 3.一个车道摆动加宽值: b R A2 0.05V b N( ) 曲线上路面的总加宽值为: 2R R
'
4. 平曲线加宽标准:
由三条以上车道构成的行车道,其加宽值应另行计算。
5. 平曲线加宽要求:
路面应在曲线内侧进行加宽。
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
四级公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时,当路面加宽后剩余的路 肩宽度不小于0.5m时,则路基可不予加宽;小于 0.5m时,则 应加宽路基以保证路肩宽度不小于0.5m。 分道行驶公路,当圆曲线半径较小时,其内侧车道的加宽值 应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设计时应通过计算确定其差值。
三、中间带的作用及其宽度
1.适用场合:高速、一级公路。
2.中间带的构成:两条左侧路缘带 中央分隔带
三、中间带的作用及其宽度
3.中间带的作用:
(1)将上、下行车流分开。 (2)可作设置公路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没施的场地,也可作为行人 (3)分隔带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眩 目,
作用:城市道路的横断面,可以分隔快车道与慢车道、机动车道与非机 动车道、车行道与人行道等。
最小宽度:规定为2.0~2.25m。在北方寒冷积雪地区,还应考虑能否满
பைடு நூலகம்
足临时堆放积雪的要求。
1. 种植带 2. 设施带
五、 路缘石:路面与其它构造物之间的标石
在分隔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一般都需要设置路 缘石。路缘石的形状有立式、斜式和曲线式等几种。
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及对路容有要求的二级公路的下列路段:
(1)位于大城市近郊的路段; (2)桥梁、高架桥、挡上墙、隧道等构造物处; (3)设置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地段。
4. 直线与圆弧相切过渡
5.插入二次抛物线过渡
b b bx Lx (L x L T ) 2 L 4TL
bx b Lx L
(一)加宽值的计算
1. 普通汽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
b = R-(R1+ B)
2 2
A2 A R1 B R A R 3 2 R 8R
2 A2 A A b b 3 2 R 8R 2R
式中:A——汽车后轴至前保险杠的距离(m): R——圆曲线半径(m)。
(1)桥跨结构(上部结构):是在线路上遇到障碍(如河流、山谷或者 其他路线等)而中断时,跨越这类障碍的主要承载结构。
(2)桥墩、桥台(统称下部结构)是支承在桥跨结构并将恒载和车辆活 载传至地基的建筑物。桥台设在桥梁两端,桥墩则设在两桥台之间。桥 墩的作用是支承桥跨结构,而桥台除了支承桥跨结构,还要与路堤衔接 并防止路堤滑塌。
2.双幅路:
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行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3.三幅路:
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的非机动车车道。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4.四幅路
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
第二节 行车道宽度
一、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 3 )美国各州公路的工作者协会认为,各级公路合乎理想的车道宽度为 3.66(12ft),不宜大于3.97m(13ft)。近年来美国有的城市将行车道宽度 减为3.35m(11ft)甚至3.05m(10ft)。
3、城市道路的行车道宽度
行车道宽度
4、特殊车道宽度:
爬坡车道、变速车道:3.50m; 错车道:不小于5.50m;
15且长度不小于10m的要求设置。
Lj=15b,
且Lj≥10m
《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4. 平曲线加宽标准:
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值的 1/2采用。
三类加宽值的采用: 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一类加宽值; 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类加宽值。 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桥梁工程
第一节
桥梁的定义组成
一、桥梁的定义
桥梁是指为公路、铁路、城市道路等跨越河流、山谷 等天然或者人工障碍而建造的建筑物。 桥梁不但要保证桥上的交通运行、渠道和管路通过, 而且也要保证桥下水流的宣泄、船只的通航和车辆的 运行。
二、桥梁的组成
下面这个图表示的是一座公路桥梁的大体概貌,桥梁一般由 以下几部分组成:
(3)墩台基础:是指桥上全部荷载传至地基的底部的结构部分,基础工 程是在整个桥梁施工中比较困难的部分,而且常常要在水中施工,所以 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复杂。 (4)支座:在桥跨结构和桥墩、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称为支 座。它不仅要传递很大的荷载而且要保证桥跨结构产生一定的变位。
(5)锥形护坡:在路堤和桥台的衔接处,一般还要在桥台两侧设置锥形 护坡以保证迎水部分路堤边坡的稳定。
行车道是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部分的总称,包括快车道和 慢车道,在一般公路和城市道路上还有非机动车道。 行车道的宽度要根据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 车行驶速度来确定。 行车道宽度应该满足车辆行驶的需要,双车道公路应满足错 车、超车行驶所必须的余宽。
1、一般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双车道公路有两条车道,行车道宽度包括汽车宽度和富余宽度。根据《标 准》规定,设计车辆最大宽度为2.5m,加错车、超车所必须的余宽来确定 行车道的宽度。
bx
b (T L x ) 2 4TL
(三)加宽缓和段的长度
( 1 )对于设置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采用与缓和曲线相同的
长度。
( 2 )对于不设缓和曲线,但设置有超高缓和段的平曲线,可采用与超高缓
和段相同的长度。
(3)既不设缓和曲线,又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按渐变率为 1:
(1)支挡作用;
(2)供临时停车或堆料; (3)增加有效行车道宽度;
(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
第三节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两侧带与路缘石
2.路肩的构成:
硬路肩:有路面铺装的路肩。 土路肩:加固路肩:粒料改善土 混凝土预制块铺装 土路肩: 路基土
3. 路肩的宽度:
(二)加宽的过渡:
加宽缓和段: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上加宽后的宽度的渐 变段。 适用于二、三、四级公路 1.比例过渡: 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逐渐加宽。加宽缓和段内 任意点的加宽值:
Lx bx b L
式中:Lx——任意点距缓和段起点的距离 (m); L——加宽缓和段长(m);
的安全岛使用。
还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的作用。
(4)路缘带可引导驾驶员视线,
4. 中间带的宽度
中间带的宽度是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止驶入对向行车道的护栏、
种植、防眩网等所需的设置带宽度而定的。
5. 中间带变宽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