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一、解表药及方剂发散表邪、解除表症为主的药物,有发汗、解肌的作用,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证。
1.1辛温解表辛温解表药代表:细辛、紫苏、荆芥、桂枝、防风、生姜、麻黄、苍耳子(口诀:戏子精贵防生麻疮)①麻黄汤: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口诀:干妈贵姓)②桂枝汤:功能发肌解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证见恶风发热、汗出组成: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口诀:大勺炒姜汁)③荆防败毒散:功能发汗解表、散寒除湿。
主治外感挟湿的表寒证,证见发热无汗、肢体疼痛,用于风寒咳嗽1.2 辛凉解表辛凉解表药代表:葛根、桑叶、升麻、柴胡、薄荷(口诀:格桑生柴禾)①银翘散:功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治外感风热、风热咳嗽,是辛凉解表的主要方剂②小柴胡汤:功能和解少阳,主治少阳病,本方为治伤寒之邪传入少阳的代表方。
二、清热药及方剂2.1清热泻火清热泻火药代表:石膏、知母、栀子、芦根①白虎汤:功能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经证或气分热盛,证见高热大汗、口干舌燥、脉洪大有力。
本方用于治疗阳明经证或气分实热证。
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口诀:师母炒米)2.2 清热凉血清热凉血药代表:牡丹皮、地骨皮、生地、白头翁、玄参(口诀:牡丹地生白参)①犀角地黄汤: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本方为治热入血分之各种出血证的重要方剂。
组成:犀角、生地、白芍、丹皮(口诀:单脚扫地)2.3 清热燥湿清热燥湿药代表:黄柏、秦皮、黄连、黄芩(口诀:柏皮连琴)①白头翁汤: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血痢组成: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口诀:白翁练琴)②茵陈蒿汤:功能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常用于肝胆湿热组成:茵陈蒿、栀子、大黄(口诀:茵陈治黄)③郁金散:功能清热解毒、涉肠止泻,主治肠黄,常用于大肠湿热2.4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药代表:板蓝根、蒲公英、连翘、金银花、紫花地丁(口诀:男仆瞧金子)①黄连解毒汤:功能泻火解毒,主治三焦热盛或疮疡肿毒,本方为泻火解毒之要方。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口诀:百子练琴)三、泻下药及方剂3.1攻下药: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试用于宿食停积,粪便燥结所引起的里实证。
攻下药代表:大黄、芒硝、番泻叶①大承气汤:功能攻下热结、破结通肠,主治结症、便秘,证见粪便秘结、腹部胀满3.2 润下药:多为植物种子或果仁,富含油脂,具有润燥滑肠的作用,故能缓下通便润下药代表:火麻仁、郁李仁、食用油、蜂蜜①当归苁蓉汤:功能润燥滑肠、理气通便,主治老弱、久病、体虚患畜之便秘四、消导药及方剂4.1 消导药:凡能健运脾胃、促进消化、具有消积导滞作用的药物,也称消食药消导药代表:麦芽、鸡内金、莱菔子、神曲、山楂(口诀:卖鸡来神山)①曲蘖散:功能消积化谷、破气宽肠②保和丸:功能消食和胃、清热利湿,主治食积停滞,治一切食积五、止咳化痰平喘药及方剂5.1 温化寒痰温化寒痰药代表:白前、天南星、半夏、旋覆花(口诀:白天下花)①二陈汤: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咳嗽,本方为治疗以湿痰为主的多种痰证的基础方。
组成:陈皮、茯苓、制半夏、炙甘草(口诀:陈茯制草)5.2 清化热痰①麻杏甘石汤:功能辛凉泄热、宣肺平喘,主治肺热气喘,本方是治疗肺热气喘的常用方剂。
组成:麻黄、杏仁、炙甘草、石膏5.3 止咳平喘①止嗽散:功能止咳化痰、疏风解表,主治外感咳嗽,本方为治外感咳嗽的常用方,用于外感风寒咳嗽,以咳嗽不畅、痰多为主证。
②苏子降气汤:功能降气平喘、温肾纳气,主治上实下虚的喘咳证。
证见痰涎壅盛、咳喘气短,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肾气不足者。
六、温里药及方剂温里药:药性温热、能祛除寒邪的药物,又称祛寒药温里药代表:吴茱萸、小茴香、肉桂、艾叶、附子、干姜(口诀:吴小桂爱副将)6.1 温中散寒方:适用于中焦脾胃虚寒证①理中汤:功能补气健脾、温中散寒,主治脾胃虚寒,是治疗脾胃虚寒的代表方剂。
组成: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口诀:参姜白草)②茴香散:功能温肾散寒、祛湿止痛,主治风寒湿邪引起的腰胯疼痛③桂心散:功能温中散寒、健脾理气6.2 回阳救逆方:适用于脾肾阳虚、心肾阳虚之阴寒重症①四逆汤:功能回阳救逆,主治少阴病或大阳病误汗亡阳。
证见四肢厥逆、恶寒倦卧、神疲力乏、舌苔淡白、脉微沉细。
组成:熟附子,干姜、炙甘草七、祛湿药及方剂7.1 祛风湿药及方剂祛风湿药代表:羌活、独活、秦艽、桑寄生(口诀:羌独秦桑)①独活散:功能疏风祛湿、活血止痛。
主治风湿麻痹,证见风湿性腰胯疼痛、四肢关节疼痛。
②独活寄生汤:功能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主治风寒湿痹、肝肾两亏、气虚不足。
本方为治疗痹证日久、肝肾气血不足的常用方剂。
7.2 利湿药及方剂利湿药代表:茯苓、猪苓、泽泻、茵陈、金钱草、车前子(口诀:腐竹折成金车)①五苓散:功能渗湿利水、温阳化气、和胃止呕。
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证见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
组成:桂枝、茯苓、泽泻、白术、猪苓(口诀:贵妇择白猪)②八正散:功能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下注引起的热林、石淋,证见尿频、尿痛或闭而不通,本方为治疗热淋的常用方剂。
7.3 化湿药及方剂化湿药代表:白豆蔻、草豆蔻、佩兰、藿香、苍术(口诀:白草佩香术)①平胃散:功能健脾燥湿、行气和胃、消胀除满。
主治胃寒食少、寒湿困脾,证见食欲减退、肚腹胀满、大便溏泻、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组成:大枣、甘草、白术、生姜、厚朴、陈皮(口诀:大草猪生厚皮)②藿香正气散: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中暑,证见发热恶寒、肚腹胀满、舌苔白腻、脉象滑。
八、理气药及方剂理气药代表:青皮、陈皮、厚朴、香附①橘皮散:功能理气散寒、和血止痛。
主治马伤水起卧,本方广泛用于治疗马属动物伤水冷痛。
②越鞠丸:功能行气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由于气、火、血、痰、湿、食诸郁所致的肚腹胀满、嗳气呕吐、水谷不消等属于实证者。
本方是治疗气、火、血、痰、湿、食六郁证的基础方。
组成:香附、栀子、苍术、川芎、神曲(口诀:父子唱川曲)九、理血药及方剂9.1 活血祛瘀药及方剂活血祛瘀药代表:川芎、王不留行、赤芍、红花、桃仁、益母草、丹参、乳香(口诀:川王吃红桃益生香)①桃红四物汤:功能活血祛瘀、补血止痛。
主治血淤所致的四肢疼痛、血虚有淤、产后血淤腹痛。
本方用于血淤诸证。
组成: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红花、生地(口诀:归人吃川花生)②红花散:功能活血理气、清热散瘀、消食化积。
主治料伤五攒痛,即蹄叶炎,证见站立式腰曲头低,四肢攒于腹下。
③生化汤: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主治产后血虚受寒、恶露不行、肚腹疼痛。
本方为治疗产后淤血阻值的基础方。
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归川淘姜草)④通乳散:功能补益气血、通经下乳。
主治气血不足、经络不通所致的缺乳症。
9.2 止血药及方剂止血药代表:小蓟、三七、白及、槐花(口诀:小三白怀)①槐花散:功能清肠止血、疏风理气。
主治肠风下血或粪中带血,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便血。
组成:侧柏叶、荆芥穗(荆芥炭)、枳壳、槐花(口诀:百岁之槐)②秦艽散:功能清热通淋、祛瘀止血。
主治热积膀胱、弩伤尿血。
证见尿血、弩气弓腰、脉滑十、收涩药及方剂10.1 涩肠止泻药及方剂涩肠止泻药代表:五倍子、乌梅、诃子、石榴皮、肉豆蔻(口诀:五梅子皮肉)①乌梅散:功能涩肠止泻、清热燥湿。
主治驹奶泻及其他幼畜的湿热下痢。
10.2 敛汗涩精药及方剂敛汗涩精药代表:金樱子、五味子、浮小麦、牡蛎(金五卖牡蛎)①牡蛎散:功能固表敛汗。
主治体虚自汗,证见身常汗出,夜晚尤甚,脉虚。
组成:生黄芪、麻黄根、浮小麦、牡蛎(口诀:骑马卖牡蛎)②玉屏风散:功能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及体虚易感风邪者,证见自汗、恶风、舌淡苔白、脉浮缓。
本方为治表虚自汗及体虚易感风邪的常用方剂。
组成:黄芪、白术、防风(口诀:黄白风)十一、补虚药及方剂11.1 补气药及方剂补气药代表:黄芪、党参,甘草、白术、山药(口诀:黄生炒白药)①四君子汤:功能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见体瘦毛焦、精神倦怠、四肢无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本方是治疗脾气虚弱和补气的基础方,用于脾胃虚弱证。
组成:茯苓、党参、炙甘草、白术(口诀:茯生赶猪)②补中益气汤: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诸证,证见精神倦怠、汗自出、粪便溪溏或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常用方。
③生脉散:功能补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暑热伤气、气津两伤之证。
证见精神倦怠、汗多气短、舌红无津、脉虚弱等。
本方是治疗气津两伤的基础方。
组成:麦门冬、五味子、党参(口诀:卖五参)11.2 补血药及方剂补血药代表:阿胶、白芍、当归、熟地黄(口诀:茭白归地),其中当归既可补气和血、活血止痛还可润肠通便。
①四物汤:功能补血调血。
主治血虚、血淤诸证,证见舌淡、脉细或血虚兼有瘀滞。
本方是补血调血基础方,合四君子汤称八珍汤。
组成:熟地黄、白芍、川芎、当归(口诀:弟摆船归)11.3 助阳药及方剂助阳药代表: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杜仲、补骨脂(口诀:冬天羊肉重补),其中肉苁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①肾气丸:功能温补肾阳。
主治各种家畜各种肾阳虚衰,证见尿清粪溏、后肢水肿、四肢发凉。
②巴戟散:功能温补肾阳、通经止痛、散寒除湿。
主治肾阳虚衰,证见腰胯疼痛、后腿难移。
11.4 滋阴药及方剂滋阴药代表:女贞子、枸杞子、百合、天冬、麦冬、沙参、石斛(口诀:女子白天卖沙石)①六味地黄汤:功能滋阴补肾。
主治肝肾阴虚。
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
组成:山萸肉、茯苓、丹皮、山药、熟地黄、泽泻(口诀:渔夫单要熟蟹)②百合固金汤:功能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主治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燥咳气喘。
本方为治肺肾阴虚、咳嗽痰中带血的常用方。
十二、平肝药及方剂12.1 平肝明目药及方剂平肝明目药代表:石决明、决明子、木贼①决明散:功能清肝明目、退翳消淤。
主治肝经积热、外传于眼所致的目赤肿痛。
12.2 平肝熄风药及方剂平肝熄风药代表:僵蚕、全蝎、蜈蚣、天麻、钩藤(口诀:僵蝎攻麻腾)①牵正散(疏散外风方):功能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歪嘴风,证见口眼歪斜,或一侧耳下垂,或口唇麻痹下垂,俗称面瘫。
②镇肝熄风汤(平息内风方):功能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口眼歪斜、转圈运动或四肢活动不利。
十三、外用药及方剂①冰硼散: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
主治舌疮,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②青黛散: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③桃花散:功能防腐收敛止血。
主治创伤出血。
组成:陈石灰、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