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测量项定义
1.2 度量项定义
具体措施有:
第一、在进行Review会议时,组织者应该让Reviewer积极发言,活跃会议氛围,起到激发即兴思维的效果;第二、对一些重要缺陷进行跟踪,并指定跟踪人;原则上应该对所有的确定缺陷都作跟踪,但是工作量可能会太大,所以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作重点跟踪;
第三、对涉及到接口的缺陷,建议采用提同步问题单的形式,以确信接口各方都能关注该缺陷的修改以及可能导致的接口方面的变更。
第四、组织者发汇总表单确认的同步问题单,并将同步问题单号更新到汇总表单;
第五、作者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对汇总表中需讨论的以问题进行讨论,并将结果更新到组织者发送的汇总表单中;
评审活动的充分性:当工作产品的缺陷密度和计划的不一致时,即当前工作产品的缺陷密度不符合历史经验值,首先需要分析的就是评审活动的充分性,评审活动是否有效,评估评审活动是否有效主要有:评审工作量的分析、是否充分预审、每次评审的规模是否合理、评审专家选择是否合适、分析缺陷的分布情况(如某些需求点缺陷多,是否就说明这部分评审充分,而某些就基本没有,是否就说明这部分评审不充分)、分析评审专家提出的缺陷数量(为什么某个专家提的问题特别多,为什么某些评审专家就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是否说明一些评审专家投入不足,影响评审的充分性)。
还是强调一点:召开会议,和项目组成员一起进行分析,建议会议上由每个开发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产品进行一个评估。
重新review:经过评审活动的有效性分析后,如果决定评审不充分,就可以进行重新review活动,这里补充说明缺陷密度偏离目标的一些分析。
如果缺陷密度比目标值低,可能是工作产品缺陷的确比较少,也可能是评审不充分,没有发现足够的缺陷;如果缺陷密度比目标值高,可能是评审工作比较好,基本把缺陷都发现了,也可能是工作产品质量太差,缺陷太多。
缺陷的收敛性:这里主要是指当缺陷密度偏离我们定的质量目标时,经过分析,决定重新进行review活动,这时如果重新review后还发现不少问题,缺陷没有收敛,说明我们原来的review活动不够充分;如果经过重新review,已经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了,即缺陷迅速收敛,基本可以说明之前的评审是有效的,当前重新review的工作产品质量是符合要求的
最后的评价(过程效率):软件需求评审有效性(%)、详细设计评审有效性(%)、代码评审有效性(%)。
如,软件需求评审有效性(%)=软件需求规格评审发现的SRS类缺陷数/ SRS类缺陷总数。
这个数据可以用来验证在项目阶段过程中分析缺陷密度是否正确,不过目前这几个度量项还没有一个组织级的质量目标(即统计的经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