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海南师范大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库及答案【含解析】

2019年海南师范大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库及答案【含解析】

2019年海南师范大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库及答案【含解析】一、单选题1.()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幼儿教师教育观、儿童观的集中体现,也是评价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指标。

A、关心幼儿B、信任納儿C、热爱幼儿D、尊重幼儿【答案】C【解析】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指标。

故选C。

2.()是教育幼儿的前提。

A、细心B、耐心C、爱心D、童心【答案】C【解析】爱是幼小儿童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爱学生是教师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只有爱孩子了才能教育好孩子。

故选C。

3.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这种方法是()。

A、示范法B、范例法C、观察法D、演示法【答案】A【解析】示范法是直观教学方法之一,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

故选A。

4.教育目的的性质与方向是由()决定的。

A、科技发展B、社会生产力C、政治经济制度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客观规律【答案】C【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以及受教育的权利。

故选C。

5.在幼儿期,幼儿大量使用的判断是()。

A、直接判断B、间接判断C、形式判断D、客观判断【答案】A【解析】幼儿使用判断多是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现象直接进行的。

故选A。

6.四角向中心折及变化是()的折纸教育活动内容。

A、学前班B、幼儿园大班C、幼儿园中班D、幼儿园小班【答案】B【解析】幼儿园各年龄班折纸教育活动的内容不相同,四角向中心折及变化是幼儿园大班折纸教育的内容。

故选B。

7.幼儿语法意识从()开始明显出现。

A、2岁B、3岁C、4岁D、5岁【答案】C【解析】幼儿语法意识从4岁开始明显出现。

8.青青听妈妈说:“听那孩子小嘴多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青()。

A、思维的片面性B、思维的拟人性C、思维的纯洁性D、思维的表面性【答案】D【解析】幼儿思维通常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因此反映的只是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本质联系。

青青对“小嘴甜”和“食物甜”的“甜”的理解是一致的,只看到了表面的“甜”之间的联系。

故选D。

9.对于初生2、3个月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

A、手工、绘画材料B、用手穿的大木珠C、色彩鲜明的小球D、不倒翁,拨浪鼓【答案】C【解析】小于3个月的婴儿适合玩一些色彩鲜艳夺目的玩具,因为色彩鲜艳的玩具能够吸引婴儿的注意力,引发婴儿伸手去触摸这些玩具,促进他们肌肉的伸展。

故选C。

10.根据孩子的不同气质,在教育上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对()的孩子,应着重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僻。

A、粘液质B、多血质C、胆汁质D、抑郁质【答案】D【解析】抑郁质的孩子多表现为敏感、畏缩、孤僻;粘液质的孩子多表现为安静、迟缓、有耐性;胆汁质的孩子多表现为反应快、易冲动、难约束;多血质的孩子多表现为活泼、灵活、好交际。

故选D。

11.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A、无意注意占优势B、有意注意占优势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答案】A【解析】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开始发展。

12.本学期王老师和李老师共同负责小2班。

开学初,两位老师决定,王老师负责唱红脸,鼓励幼儿;李老师负责唱白脸,对幼儿严格要求。

两位老师的想法违背了()原则。

A、协调一致B、尊重学生C、游戏主导D、保教结合【答案】A【解析】对幼儿的教育要坚持一致性,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教育者应当用统一的、确定的教育手段、途径、要求对待幼儿,避免幼儿无所适从。

故选A。

13.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

这种做法()。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大班可行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答案】B【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它当时主要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幼儿园在很早就对幼儿进行正规学术培养的错误做法,大量的研究发现,幼儿期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具体形象的、以游戏为主的自发性学习,而不是这种“小学化”教学。

故选B。

14.幼儿园课程以()为基础。

A、教师讲授B、幼儿自学C、幼儿的间接经验D、幼儿的直接经验【答案】D【解析】由于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即用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耳朵听到声音、舌头尝到味道、鼻子嗅到气味、皮肤感到温度和质地等,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幼儿只有通过感官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比较容易地真正达到理解。

所以,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主,答案为D。

15.从记忆内容看,幼儿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

A、运动记忆B、形象记忆C、情绪记忆D、语词记忆【答案】B【解析】在幼儿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

幼儿的形象记忆是依靠表象进行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视觉表象。

故选B。

16.()处于基础动作阶段。

A、9岁儿童B、1岁儿童C、5岁儿童D、10岁儿童【解析】儿童动作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处于学前期。

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反射动作阶段(初生~4个月);最初动作阶段(2岁前);基础动作阶段(2~7岁);专门化动作阶段(7~14岁及以后)。

故选C。

17.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A、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B、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答案】B【解析】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主要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关。

身体内部或外部的不舒适的刺激会引起哭闹等不愉快情绪,当直接引起情绪反应的刺激消失后,这种情绪反应也就停止,代之以新的情绪反应。

故选B。

18.中班幼儿处于()阶段。

A、独自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答案】C【解析】中班幼儿处于联合游戏阶段。

小班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期。

大班幼儿处于合作游戏阶段。

故选C。

19.关于“师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于私情之爱B、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关爱C、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D、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答案】C【解析】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和灵魂。

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收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附加条件,不论贫富贵贱,不论聪明迟钝,不论漂亮难看,不论整洁还是邋遢,不论学习好还是学习不好,都要爱,尤其对学困生、贫困生、特困生、特殊生,更要付出更多的爱。

故选C。

20.()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

A、独立自主性C、综合性D、活动性【答案】D【解析】活动性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实际来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的“活动主导论”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活动主导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活动而实现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导活动。

故选D。

21.刚入小学,有的新生在教师询问作业完成情况时,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

”“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去了,所以我没写。

”这种现象要求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

A、培养幼儿的主动性B、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C、培养幼儿的意志力D、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答案】B【解析】幼儿入小学后,学习成为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但由于幼儿园时期幼儿需完成的任务不多,他们一时难以确立这样的任务意识,题目中反映的问题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为避免这种问题,幼儿园应当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特别在大班阶段,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故选B。

22.()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A、福禄培尔B、卢梭C、蒙台梭利D、洛克【答案】A【解析】福禄培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为此,他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

因此答案为A。

2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于()。

A、儿童平均发展B、儿童全面和谐发展C、创造力的培养D、儿童智力的开发【答案】B【解析】学前教育是指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

故选B。

24.儿童情绪的动因处于以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是()。

A、1~2岁B、2~3岁C、3~4岁D、4~5岁【答案】C【解析】学前儿童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

儿童情绪最初的动因是生理需要,随着儿童成长,逐渐向满足社会性需要的阶段过渡。

研究表明,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是处于以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

故选C。

25.3~6岁儿童占优势地位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内部注意【答案】A【解析】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随着语言的发展,有意注意也逐渐发展起来。

故选A。

26.当前“入园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某私立幼儿园招生计划人数为200人,报名入园幼儿却多达1000人。

园方临时决定采取“面谈+展示”的方式,录取综合成绩排在前200名的幼儿。

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诊断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绝对评价D、相对评价【答案】C【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题干中幼儿园以200名为基准,录取排名前200名的幼儿,属于相对评价。

故选C。

27.幼儿园基本活动是()。

A、游戏活动B、幼儿学习C、教师有计划的教学D、幼儿的一日生活【答案】A【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所以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28.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说明儿童已出现了()。

A、直观的概括B、语词的概括C、表象的概括D、动作的概括【答案】C【解析】幼儿中期,幼儿已经能够掌握事物某些比较稳定突出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这时对事物的概括已经不是直观的概括,而是对头脑中存在的表象的概括。

故选C。

29.刘老师一板一眼地按照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在课堂活动中实施。

刘老师的教学属于哪种课程实施取向?()A、课程创生取向B、忠实取向C、相互适应取向D、表现性取向【答案】B【解析】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是教师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线性过程。

相关主题